不畏浮云遮望眼 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大阪峰会

2019-07-23 01:23杜尚泽管克江任寰宇
人民周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杜尚泽 管克江 任寰宇

2019年6月28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在日本大阪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携手共进,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的重要讲话,强调二十国集团要坚持改革创新,挖掘增长动力;坚持与时俱进,完善全球治理;坚持迎难而上,破解发展瓶颈;坚持伙伴精神,妥善处理分歧。习近平宣布中国将进一步开放市场,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创造世界经济更加美好的明天不懈努力。

峰会开始前,习近平同其他与会领导人依次抵达,受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迎接。

当地时间中午,峰会开始。安倍晋三主持并邀请习近平作引导性讲话。

习近平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10年后,世界经济再次来到十字路口。二十国集团有责任在关键时刻为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把准航向,为市场增强信心,给人民带来希望。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发挥市场作用,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要把握发展大势,以更大的开放拥抱发展机遇,以更好的合作谋求互利共赢,引导经济全球化朝正确方向发展;要胸怀共同未来,立足共同利益,着眼长远发展,致力于实现世界持久和平繁荣、各国人民安居乐业。

习近平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坚持改革创新,挖掘增长动力。我们要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通过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互联互通、完善社会保障措施等,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要营造有利市场环境,尊重、保护、鼓励创新,提倡国际创新合作。第二,坚持与时俱进,完善全球治理。我们要加强多边贸易体制,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使得世界贸易组织能够更加有效践行其开放市场、促进发展的宗旨。要确保金融安全网资源充足,也要让国际金融架构的代表性更加合理。要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完善能源治理、环境治理、数字治理。第三,坚持迎难而上,破解发展瓶颈。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就是动员更多资源,拉紧互联互通纽带,释放增长动力,实现市场对接,让更多国家和地区融入经济全球化。二十国集团应该继续将发展置于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优先位置,增加发展投入。第四,坚持伙伴精神,妥善处理分歧。二十国集团成员处在不同发展阶段,关键是要本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态度,平等协商、求同存异、管控分歧、扩大共识。

习近平强调,中国有信心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同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创造世界经济更加美好的明天不懈努力。

与会领导人探讨了世界经济形势、贸易、投资、创新、数字经济等议题。许多领导人表示,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带来的严重危害令人担忧。各方应该密切沟通对话,保持团结合作,加强宏观政策协调,推进结构性改革,深化创新、应对气候变化、能源、教育、环境等领域合作,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许多与会领导人还表示,应共同反对保护主义,维护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实现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实现各国高质量发展,惠及各国人民。

峰会开始前,习近平还出席了数字经济特别会议并应安倍晋三邀请第一位讲话。习近平指出,当前,数字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深刻重塑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面貌。我们要营造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市场环境,不能关起门来搞发展,更不能人为干扰市场;要共同完善数据治理规则,确保数据的安全有序利用;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要提升数字经济包容性,弥合数字鸿沟。作为数字经济大国,中国愿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保持市场开放,实现互利共赢。

国际舆论认为,大阪峰会之所以全球高度关注,源于当前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持续蔓延,贸易和投资争端加剧,全球产业格局和金融稳定受到冲击,世界经济运行风险和不确定性显著上升。二十国集团成员总人口占全球2/3,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近90%,贸易额占全球近8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责任重大。关键时刻,二十国集团如何发挥其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作用,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全球增长的催化器、全球经济治理的推进器,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经济全球化遇到一些曲折,正值世界经济进入新旧动能转换阶段。历史经验证明,世界经济长远发展的动力源自创新。体制机制变革释放出的活力和创造力,科技进步造就的新产业和新产品,是历次重大危机后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复苏的根本。在世界经济数字化已成为大势所趋的今天,习近平主席鲜明提出了高质量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找准切入点,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互联互通,完善社会保障,建设适应未来发展趋势的产业结构、政策框架、管理体系,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和韧性,正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正确途径。

伙伴精神是二十国集团最宝贵的财富。“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领导人,我们有责任在关键时刻为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把准航向,为市场增强信心,给人民带来希望。”习近平主席呼吁二十国集团成员弘扬伙伴精神,本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态度,平等协商、求同存异、管控分歧、扩大共识,展示了大国领导人的战略视野。11年前,保持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共同需要催生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机制。正是因为团结战胜了分歧,共赢取代了私利,二十国集团成员同舟共济、勠力同心,推动世界经济走出衰退深渊,走上复苏增长轨道。今天,站在十字路口的世界经济更是需要这种伙伴精神。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出“坚持改革创新,挖掘增长动力”“坚持与时俱进,完善全球治理”“坚持迎难而上,破解发展瓶颈”“坚持伙伴精神,妥善处理分歧”四点建议,为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提供了中国方案。“在世界经济处于关键时刻发出的强有力声音,必将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的稳定源”……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回应了各方期盼,赢得了世界喝彩。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长期以来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发挥了负责任大国的作用。成功举办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推動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全球经济治理注入正能量;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国提出治理新理念,打造合作新平台,开掘发展新动力,这同二十国集团的宗旨高度契合。在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肆虐的背景下,中国理念和行动意义深远。“进一步开放市场”“主动扩大进口”“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全面实施平等待遇”“大力推动经贸谈判”,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宣布五项对外开放重大举措,昭示中国将不断以实际行动践行庄严承诺,引领二十国集团成为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的行动队。

“中国有信心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同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创造世界经济更加美好的明天不懈努力。”源自中国的确定性和正能量,成为大阪峰会的最大亮色,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弥足珍贵的信心和动力。

猜你喜欢
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外媒聚焦上合峰会:风劲帆满待启航
香山峰会的新期待
峰会如何蝶变一座城
图志
历届峰会回顾
领导人这样说“健康”
如何成为优秀领导人
二十国集团和全球环境治理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举行
领导人的访美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