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形态识别及防控对策

2019-07-25 08:08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关秀敏王同伟
农业知识 2019年13期
关键词:心叶夜蛾斑点

文/ 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 关秀敏 王同伟

草地贪夜蛾,又称秋黏虫,属鳞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属。该虫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具有适生区域广、迁飞速度快、繁殖能力强、防控难度大等特性。受频繁的国际贸易活动和季风气候的影响,2016~2018年,该虫先后入侵非洲、亚洲,目前已给100多个国家造成严重损失,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迁飞性害虫。2019年1月11日,该虫侵入我国西南、华南地区,截至5月31日,全国已有18个省(区、市)800个县发生,面积达20万公顷。综合当前虫情动态、发育进度及气象条件等分析预测,6~7月将有大量成虫迁入黄淮海、华北及东北等玉米主产区。玉米是山东主要粮食作物,一旦该虫侵入成灾,将对山东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了便于农技人员准确识别草地贪夜蛾,及时做好防控工作,本文系统介绍草地贪夜蛾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为害习性,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结果基础上,结合山东实际,初步提出山东省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对策。

形态特征

成虫:雌雄异形,翅展32~40毫米。雄蛾体长16~18毫米,前翅灰棕色,有淡黄色,椭圆形的环形斑,翅顶角向内各具一大白斑,环形斑下角有一白色楔形纹,翅外缘有一明显的近三角形白斑。雌蛾体长18~20毫米,前翅多为灰褐色或灰色和棕色杂色,环形纹和肾形纹灰褐色,轮廓线黄褐色。雌蛾和雄蛾的后翅都为银白色,有闪光, 边缘有窄褐色带。

卵:卵粒为圆顶型,顶部中央有明显的圆形点,底部扁平,直径约0.4 毫米 ,高度约0.3毫米。初产时为浅绿或白色,孵化前逐渐变为棕色,通常100~200粒卵单层或多层堆积成块状,常覆盖浅灰色的绒毛(雌蛾鳞片)。多产于玉米上部几个叶片的正面,适宜温度下,2~3天孵化。

雌蛾

雄蛾

初孵幼虫

卵粒

卵表覆盖鳞片、绒毛

低龄幼虫

幼虫:共6龄。1龄幼虫体色为黄色或绿色,头部青黑色,体长1.7 毫米左右。2龄幼虫头部由青黑色变为橙黄色,从2龄末期开始,体背变为褐色。低龄幼虫体表具有白色纵条纹,各腹节背面都有4个长有刚毛的黑色或黑褐色斑点,1龄、2龄时各腹节背面斑点大小一致,从3龄开始,第8~9腹节背面的斑点显著大于其他各节斑点,并表现出特有的正方形排列特征,第9腹节的4个斑点呈梯形排列。其他各腹节的4个斑点虽然也呈梯形排列,但方向与第9腹节相反。同时,也可以观察到头部“ V”形纹与前胸盾板中央的条纹一起形成的白色或浅黄色倒“Y”形纹,前胸盾板与头部颜色一致。4~6龄幼虫的头部为淡黄色或深棕色,倒“Y”形纹也更明显,有些个体左右颅侧区具有不规则形状的淡黄色斑点。高龄幼虫体色和体长多变,体色有淡黄色、橄榄绿、棕色、暗灰色或黑色,体长通常为30~36毫米。幼虫表皮粗糙,有皱纹和颗粒状结构。

幼虫头部

第八腹节

蛹:长椭圆形,长14~18毫米,胸径4.5毫米宽,初化蛹时为白色,逐渐变为棕色,红棕色。蛹腹部末端有一对短而粗壮的臀棘,两根棘的基部分开;棘基部稍粗,向端部逐 渐变细。气门黑褐色,椭圆形并显著外凸。蛹腹部 背面第5~7节各节上端有一圈圆形刻点,刻点中央凹陷。

发生规律及危害习性

草地贪夜蛾无滞育现象,在适宜区域,如中、南美洲、新入侵的非洲大部以及南亚、东南亚和我国的云南、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可周年繁殖,一年可发生多代。11~30℃均适宜其发育,在28℃条件下,30天左右即可完成一个世代,而在低温条件下,需要60~90天才能完成一个世代。雌雄成虫可多次交配,单雌产卵10块以上,卵量约1500余粒。

该虫食性广,可取食玉米、高粱、甘蔗、谷子、大麦、小麦、水稻、荞麦、棉花、燕麦、花生、大豆、豌豆、黑麦草、甜菜、苏丹草、烟草、番茄、洋葱等75科353种植物。玉米上,1~3龄幼虫通常隐藏在心叶、叶鞘等部位取食,形成半透明薄膜“窗孔”;低龄幼虫会吐丝,可借助风力扩散转移到到周边的植株上继续危害;4~6龄幼虫进入暴食期,取食叶片后形成不规则长形孔洞,可将整株玉米叶片取食光,也会钻驻心叶、雄穗苞及幼嫩雌穗,影响叶片和果穗正常发育。苗期危害严重时,破坏生长点,形成枯心苗。

防控对策

1.防控目标

根据玉米生长期确定防治重点,玉米小喇叭口以前保苗为主,被害株率控制在10%以下;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期保功能叶为主,被害株率控制在20%以下;穗期保穗为主,被害穗率控制在10%以内。应急防控防治处置率达到95%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要90%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

2.防控策略

鉴于该虫首次侵入我国,防控工作从严掌握。技术层面上:成虫迁入期集中压制虫源,严防大面积扩散;幼虫期防早治小,减少被害率;长期治理树立“长短结合、综合防治”思想,协调运用生态、生物、化学措施。组织方式上:采取统防统治、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相结合策略。

3.技术措施

⑴生态调控措施:加强田间管理,实施健身栽培技术,提高玉米耐害性。过量施用氮肥有利于草地贪夜蛾取食并增加产卵量,要科学配方施肥,防止过量偏施氮肥。合理搭配玉米种植品种,玉米田可间作套种或插花种植豆类、南瓜、芫荽、苦菜、芸香等对害虫具有驱避性的植物和天敌诱集植物,减轻草地贪夜蛾虫量。

⑵理化诱控措施:成虫集中迁入期,利用草地贪夜蛾的趋光性、趋化性等特性诱杀成虫。采用性诱剂、杀虫灯、食诱剂等多种方式诱杀成虫,降低成虫种群数量,减少成虫产卵量,压低基数,减轻下一代危害。

⑶生物防治措施:采用保护利用自然天敌、人工释放天敌及施用生物农药等措施。有研究发现,草地贪夜蛾寄生性天敌有夜蛾黑卵蜂、岛甲腹茧蜂、缘腹绒茧蜂等,捕食性天敌有蠼螋、猎蝽、花蝽、蜘蛛、蚂蚁、草蛉等,防治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利用。低龄幼虫期,各地可因地制宜选择甘蓝夜蛾核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短稳杆菌等生物药剂喷施或撒施,持续控制草地贪夜蛾种群数量。

⑷化学防治措施:草地贪夜蛾5~6龄为暴食期,防治要抓住3 龄以前关键时期。应急防控使用农药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治用药有关工作的通知》(农办〔2019〕13号)推荐名单选择。要根据农药使用说明进行施药,注意交替轮换用药,施药时间选择清晨或者傍晚草地贪夜蛾活动取食阶段,注意喷洒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关键部位。根据初步研究和相关省份防治经验,草地贪夜蛾防治指标暂定百株幼虫10头(参照黏虫),或心叶初期平均被害株率达10%、心叶末期平均被害株率达20%,或穗期被害穗率达10%。

猜你喜欢
心叶夜蛾斑点
“一带一路”上的国花文化——捷克·心叶椴
可爱的小斑点
第七讲 草地贪夜蛾的迁飞及监测预警
斑点豹
科学认知草地贪夜蛾 打赢防控攻坚战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与防控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及防控措施
猪身上起红斑点怎么办?
十月,黎明不懂夜的痛(组诗)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读《竹太空心叶自愁:近体诗词习作习得录》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