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酪产业成行业新风向

2019-07-25 07:51郭铁
农业知识 2019年13期
关键词:干酪奶业国标

文 / 郭铁

日前,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在中国奶业协会主办的“2019奶酪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近年来我国乳制品年均增量为0.8千克,远低于上一个10年年均2千克的增速,而大力发展奶酪产业是促进我国奶业振兴的有力助手。目前,包括妙可蓝多、蒙牛、光明、菲仕兰在内的国内外乳企均在积极布局国内奶酪市场,成为行业新风口。

国内外乳企瓜分奶酪市场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8年6月发布《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要求优化乳制品产品结构,统筹发展液态乳制品和干乳制品,支持发展奶酪等干乳制品。这被视为国内奶酪企业发展的鼓励政策。目前,包括蒙牛、光明、三元、妙可蓝多在内的多家乳企都在积极布局奶酪市场,餐饮已经成为驱动国内奶酪消费的最主要渠道。

除本土企业外,恒天然、菲仕兰等海外乳企也在分食中国奶酪市场“蛋糕”。在不久前的中国国际焙烤展上,恒天然大中华区总裁朱晓静透露,餐饮业务已成恒天然第二大收入来源,恒天然旗下安佳品牌芝士已经在中国比萨市场占比超过50%。此外,荷兰皇家菲仕兰也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未来将增加引入中国市场的乳制品品种,其中就包含奶酪产品。菲仕兰还呼吁中国尽快完善干酪相关标准,解决进口干酪不能在中国市场分切销售等问题。

国内奶酪产业受国标、消费习惯制约

与乳企的热情相比,我国奶酪人均消费量依然很低。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中国人均奶酪消费量仅为0.1千克/年,与荷兰人均消费21.6千克/年、美国人均消费15千克/年有巨大差距;而就目前国内奶酪消费量而言,进口产品依然占据主要份额。

来自中国奶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干酪进口量10.8万吨,其中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进口的切达奶酪和奶酪粉16341吨,连续5年累计增长297%。与之相对应的是,目前国内有奶酪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约45家,其中有产量的企业不到20家,2017年产量仅约4万吨,而以国内奶源为原料的自产各类奶酪估计年产不足1万吨,且品种限于再制奶酪、新鲜奶酪、俄式硬制奶酪等。

原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曾向记者透露,2018年我国国内奶酪总消费量约15万吨,除进口产品外,约有4万吨为国内加工。而在这4万吨中,仅有20%为国内企业生产的天然干酪,另外80%左右仍是国内企业利用进口原天然酪加工的再制干酪,这意味着国产天然奶酪实际产量还不到1万吨,与中国奶业协会的披露的调查数据相一致。

宋昆冈认为,影响国内奶酪发展的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国人的饮食习惯;二是现行干酪国标规定的微生物指标不合理,影响了干酪生产与销售,应尽快完成修订。此外,现行干酪生产许可条件审查细则尚未包括“干酪分切”的内容,给希望建设干酪分切包装厂的企业造成了障碍。

据了解,国外干酪的霉菌、菌落总数不受限制,但我国现行的干酪国标对霉菌、酵母菌则有限量规定,这就导致了大量优质干酪产品进口受限,不利于丰富奶酪产品的市场供给。

荷兰皇家菲仕兰中国董事长高瑞宏也曾公开表示,目前该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干酪产品有20余种,由于现行干酪国标的限制,很多产品还未能进入。

对此,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部门主任王君在今年3月的中国干酪发展研讨会上透露,从2015年起,我国就已经启动了干酪标准的修订工作,目前基本上有了草案,新标准将删除霉菌等指标,语言描述也将更加精确简洁。

猜你喜欢
干酪奶业国标
山西印发《山西省“十四五”奶业发展规划》
再制干酪新国标将落地 市场或迎新变化
唐红新:演绎产业扶贫“国标蓝本”
2019年中国干酪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干酪进口逐渐实现国产替代
农业农村部:培育奶业知名品牌
干酪粉用切达干酪快速成熟的研究
新国标颁布 肥料检出植调剂按假农药处理
车辆碰撞预警系统有望进入国标
「臭」的盛宴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