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媒体数据对东盟国家恐怖主义的新态势分析

2019-07-25 01:33杨玉君
文化与传播 2019年2期
关键词:东盟国家恐怖袭击恐怖分子

杨玉君 李 凯

近年来,受到全球恐怖主义新态势的影响,东盟国家内的恐怖主义格局正在急剧变化。2017年5月,菲律宾马拉维市爆发了恐怖袭击事件将东南亚恐怖主义的发展推至顶点。2018年10月12日,据外媒The Diplomat报道,2017年缅甸若开邦北部镇压期间,超过6700名罗兴亚穆斯林在一个月内被杀。但时隔一年之后,东盟在解决罗兴亚难民危机中的作用非常有限。①“ASEAN’s Limited Role in Solving the Rohingya Crisis”,The Diplomat ,2018年10月12日,https://thediplomat.com/2018/10/aseans-limited-role-in-solving-the-rohingya-crisis/,登录时间:2019年1月31日。

2019年1月19日,据新华社内比都报道,缅甸国防军2019年1月18日称,缅甸政府已将若开军定为恐怖组织,要尽快消灭。若开邦北部布迪当镇区4处警察哨所当天同时遭若开军武装袭击,共造成13名警员死亡、9名警员受伤,丢失40支轻型武器和1.6万发子弹。②“缅甸军方说政府已将若开军定为恐怖组织”,新华网,2019年1月19日,http://www.xinhuanet.com/mil/2019-01/19/c_1210042137.htm,登录时间:2019年1月26日。2019年1月19日,据泰国媒体报道,泰国南部那拉提瓦府一处寺庙18日晚发生枪击事件,约10名武装分子闯入那拉提瓦府一处寺庙并开枪,当场造成包括寺庙住持在内的2名僧人死亡,另有2名受伤的僧人事发后被送往医院。③“泰国南部一寺庙发生枪击事件造成至少2人死亡”,新华网,2019年1月20日,http://www.xinhuanet.com/mil/2019-01/20/c_1210042507.htm,登录时间:2019年1月26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于1月28日引菲媒消息,菲律宾苏禄省霍洛市一座天主教堂27日发生的两次爆炸造成的受伤人数升至111人,遇难者人数仍为20人。《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称,据菲律宾第九区警察局27日晚证实,伤者人数从此前的81人升至111人,包括17名军人、2名警察、2名海岸警卫队成员和90名平民。警方还证实遇难者人数仍为20人。恐怖组织“伊斯兰国(IS)”宣称为菲律宾教堂连环爆炸事件负责。①“菲律宾教堂爆炸已致至少20死111人伤 IS宣称负责” ,反恐信息网,2018年12月28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Nzc5MTU2OA==&mid=2654401607&idx=2&sn=6ebf4b36c9de4fda4795412b6f7c5dba&chks m=80bae2f8b7cd6bee03fa9fc37dd753dbc7cd6946457af6570a326c1795f25cb2bfd7adf4ef44&mpshare=1&scene=23&srcid=0131 aWo2XVqT6vkrbZ2bREqn#rd,登录时间:2019年1月31日。以“伊斯兰国(IS)”为主的恐怖势力逐渐向东盟国家渗透,由此见可,这对东南亚国家造成局部地区的安全隐患,其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本研究运用GTD中媒体数据中恐怖主义袭击事件的数量、攻击类型、武器信息、目标受害者信息等变量,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双重维度对1970-2000年与2001-2017年两个阶段的东南亚恐怖袭击事件进行分析,观察进入21世纪之后,东盟国家发生恐怖主义事件的新态势。

一、东盟国家恐怖主义数据源的选择

(一)数据源选择——GTD数据库的介绍

数据源的选择将对研究结果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将通过抓取GTD(Global Terrorism Database)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的相关信息,获取东盟国家恐怖主义袭击的媒体数据。GTD数据库,首先,收集包括媒体文章和电子新闻档案,以及某种程度上现有数据集中次要来源的材料,如书籍、杂志和法律文件等;其次,该数据库位于马里兰大学的START总部,截止到2019年1月整合了1970年到2017年全部时间段的收集全球恐怖事件数据,到2017年GTD 拥有181692条全球恐怖主义事件的系统数据②“Global Terrorism Database”,https://www.start.umd.edu/gtd/,登录时间:2019年1月31日。;最后,笔者根据研究目标,经统计得出GTD涵盖了东盟国家12486条数据,同时收集到恐怖主义袭击的日期、位置、武器信息、目标受害者信息,伤亡人数以及袭击者等变量因素。

(二)GTD对恐怖主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首先,GTD把恐怖主义的内涵定义为非政府或个人,威胁或实际使用非法物理和暴力,通过迫切或恐吓以达到政治、经济、宗教或社会目的行为。③“CODEBOOK: INCLUSION CRITERIA AND VARIABLES”,GTD,July 2018,https://www.start.umd.edu/gtd/downloads/Codebook.pdf,登录时间2019年1月31日。

其次,在恐怖主义事件发生的现实中,GTD中的时间必须包含有以下三个属性④“CODEBOOK: INCLUSION CRITERIA AND VARIABLES”,GTD,July 2018,https://www.start.umd.edu/gtd/downloads/Codebook.pdf,登录时间2019年1月31日。:第一,这一事件必须是故意的——一个行为人有意识的计算的结果。第二,这一事件必须需要一定程度的暴力或直接的暴力威胁——包括财产的暴力威胁,以及人身的暴力威胁。第三,事件的凶手必须是非政府组织或者个人。数据库不包括国家恐怖主义行为。

(三)GTD的主要特点

GTD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具有如下特点:首先,简略性与详尽性并重,尽可能准确完整地记录每一起事件的所有要点,不遗漏,不偏废。其次,建立了完善文本变量的策略,使庞大的文本数据库转化为数字数据成为可能。再次,GTD建立了可视化工具,使用户能够对GTD数据采取可视化分析,能够直观地了解到全球恐怖主义的发展趋势。⑤周青松:《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及对中国反恐数据库建设的启示》,《情报杂志》2016年第9期,第9页。

2017年间全球发生的恐怖暴力事件的可视化地图

二、东盟国家1970-2017年的恐怖主义时间演化

数据来源:GTD数据库。

东南亚恐怖主义的来源由分离主义与族群主义的纷争。恐怖主义在东南亚地区并非新鲜事。冷战时期,它们多半由种族主义者与宗教基本教义派所推动。自 20世纪 90 年代以来,由于部分东南亚国家过度积极地推动现代化运动,也导致重视传统的“伊斯兰极端派”势力迅速发展开来。特别是“9·11”事件后,这个问题更受到国际关注。①闫坤:《东南亚恐怖主义发展的背景》,《衡水学院》2014年第3期,65页。笔者从GDT数据库中选取了东盟国家从1970年到2017年被恐怖主义袭击次数的年度数据,以时间序列呈现出图表1。由图1可知,首先,1970-2000年相较于新世纪之后东盟各国受到恐怖袭击的趋势相对平缓;其次,自2001年以来,东盟国家的恐怖袭击次数呈迂回曲折的上升趋势;最后,自2013年以后每年发生的恐怖主义事件均超过了1000件,到目前为止2013年达到了东南亚恐怖事件爆发的顶峰,有1189件。本研究运用媒体数据中恐怖事件的攻击类型、武器信息、成功与否等变量进行分析,观察进入21世纪之后,东盟发生恐怖主义事件发生变化的新态势,对1970-2000年与2001-2017年两个时间段的东南亚恐怖袭击进行比较分析。

(1)按照恐怖主义袭击的攻击类型进行分析

GTD数据库将恐怖主义事件的攻击类型主要划分为暗杀、武装袭击、爆炸、劫持、劫持人质(路障事件)、劫持人质(绑架)、设施或基础设施攻击、徒手攻击、未知9大类型。②“CODEBOOK: INCLUSION CRITERIA AND VARIABLES”,GTD,July 2018,https://www.start.umd.edu/gtd/downloads/Codebook.pdf,登录时间2019年1月31日。通常情况下每个恐怖事件只记录一个攻击类型。笔者以2000年为分界点,研究1970-2000年与2001-2017年恐怖主义事件各种攻击类型百分比的变化,如图2、3所示。

数据来源:GTD数据库。

数据来源:GTD数据库。

从攻击类型的占比观察图2、3,1979-2000年和2001-2017年两个阶段,东盟国家发生恐怖事件的主要攻击类型有暗杀①根据“CODEBOOK: INCLUSION CRITERIA AND VARIABLES”中对暗杀定义为:一个主要目标是杀死一个或多个特定的、突出的个人。通常实施在一些能引起注意的人身上,如高级军官、政府官员、社会名流等等。、武装袭击②根据“CODEBOOK: INCLUSION CRITERIA AND VARIABLES”中对武装袭击定义为:攻击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被害人使用枪支,易燃物,或锐器(刀等)造成人身伤害或直接致死。、轰炸爆炸③根据“CODEBOOK: INCLUSION CRITERIA AND VARIABLES”中对轰炸爆炸定义为:一种攻击,其主要的影响是由一种能量不稳定的材料迅速分解,释放出一种对周围环境造成物理伤害的压力波。可以包括高爆或低爆的炸药(包括脏弹)但不包括通过裂变或融合释放能量的核爆炸装置,或以一个非常慢的速度进行分解的燃烧装置。、劫持人质(绑架)④根据“CODEBOOK: INCLUSION CRITERIA AND VARIABLES”中对劫持人质(绑架)定义为:一种主要目的是控制人质,通过让步或中断正常行动而实现政治目标所采取的行为。绑架与上面的路障事件的区别是,他们需要向另一个地点转移所劫持的人质。、基础设施攻击⑤根据“CODEBOOK: INCLUSION CRITERIA AND VARIABLES”中对劫持人质(绑架)定义为:一种行为,可以使用炸药,其主要目的是破坏非生物目标,如建筑物、纪念碑、火车、管道等。这些攻击包括纵火和各种形式的破坏活动(例如,破坏火车的轨道是一个设施/基础设施攻击,即使有乘客死亡)。五大类。首先,在1970-2000年与2001-2017年两个时间段属于轰炸、爆炸和武装袭击的攻击类型分别上升了5%和10%,表明这两种攻击类型自2000年以来为恐怖分子常用的袭击手段,并持上升趋势。其次,在1970-2000年恐怖主义事件运用暗杀的攻击类型为17%,在2001-2017年为9%,下降至八个百分点,说明暗杀是新世纪以前恐怖分子较为常规的攻击手段。最后,在1970-2000年绑架人质(绑架)的恐怖袭击为9%,而在2001-2017年将至5%,有趣的是基础设施遭受攻击的类型与之相反。

(2)按照恐怖主义事件的武器信息进行分析

GTD数据库将恐怖主义事件的武器信息主要划分为生物武器、化学武器、放射性武器、核武器、轻武器、爆炸物/炸弹/炸药、假武器、燃烧武器、致乱武器、交通工具、破坏设备、其他、未知13大类型。经笔者在GTD数据库中所收集到的东盟国家恐怖主义袭击所使用到的武器类型主要有轻武器⑥根据“CODEBOOK: INCLUSION CRITERIA AND VARIABLES”中对轻武器定义为:一种以炸药作为推进剂发射射弹的武器。、爆炸物或炸弹炸药⑦根据“CODEBOOK: INCLUSION CRITERIA AND VARIABLES”中对爆炸物/炸弹/炸药定义为:一种由能量不稳定的物质,经过快速分解,释放冲击波对周围环境造成物理伤害的武器。、燃烧武器⑧根据“CODEBOOK: INCLUSION CRITERIA AND VARIABLES”中对燃烧武器定义为:一种武器,能吸引火焰、引起火灾或剧烈燃烧并能在爆炸时产生强烈的热火。、致乱武器⑨根据“CODEBOOK: INCLUSION CRITERIA AND VARIABLES”中对燃烧武器定义为:针对人而不是财产的武器,不包括与使用者和目标同时接触的射弹类武器。、未知6大类型。

数据来源:GTD数据库。

数据来源:GTD数据库。

从东盟国家恐怖主义袭击的武器信息占比观察图4、5,不难发现在1970-2000年至2001-2017年两个阶段,东盟国家恐怖分子使用轻武器和爆炸物、炸弹、炸药、燃烧武器的占比分别上升2%、7%、2%左右,说明自1970年以来东盟国家发动恐怖袭击的武器类型未发生太大的变化,轻武器和爆炸物、炸弹、炸药是恐怖分子常用的武器。

(3)按照恐怖主义袭击的目标或受害者类型进行分析

GTD数据库将恐怖主义袭击目标或受害者的类型主要有商业、政府、警察、军事、教育等22大类型。该变量主要记录了目标或受害者的一般类型,当一个受害者因为与某个特定的人,如突出人物的关系,而受到特别攻击时,目标类型反映了动机。①“CODEBOOK: INCLUSION CRITERIA AND VARIABLES”,GTD,July 2018,https://www.start.umd.edu/gtd/downloads/Codebook.pdf,登录时间:2019年1月31日。经笔者统计东盟各国仅有21种统计类型,如下图6、7所示。

数据来源:GTD数据库。

由图6可知,在1970-2000年,东南亚恐怖主义的主要袭击目标或受害群体主要锁定在商业②根据“CODEBOOK: INCLUSION CRITERIA AND VARIABLES”中对商业定义为:商业被定义为个人或组织以从事商业或商业活动作为谋生手段。攻击涉及对一个企业或公民个人消费场所如餐馆、加油站、音乐商店、酒吧、咖啡厅等的任何攻击。、政府③根据“CODEBOOK: INCLUSION CRITERIA AND VARIABLES”中对政府定义为:任何对国会大厦、政府成员、前成员,包括有官方能力的政党的成员,他们的车队,或由政党赞助的活动,政治运动,或政府资助的机构进行的攻击。此值包括袭击法官、公职律师(例如,检察官),法院和法院系统,政客、皇室、国家元首、政府雇员(除警察或军队外),情报机构和间谍,及与选举相关的攻击。、警察④根据“CODEBOOK: INCLUSION CRITERIA AND VARIABLES”中对警察定义为:该变量包括对警察部队或警用设施的攻击,这包括警察局、巡逻队、警校、警车、检查站等。也包括对监狱或监狱设施,及监狱或监狱工作人员或警卫的袭击。、军事⑤根据“CODEBOOK: INCLUSION CRITERIA AND VARIABLES”中对军事定义为:包括攻击部队、巡逻队、营房、车队,吉普车和飞机的行为。还包括攻击招兵网站,和从事警务职能的士兵(如在检查站和反毒品活动现场工作的士兵)。、公民自身和私有财产⑥根据“CODEBOOK: INCLUSION CRITERIA AND VARIABLES”中对公民自身和私有财产定义为:该值包括对个人活动,一般的公众的攻击,及对公共领域,包括市场,商业街,繁忙的十字路口和步行街的攻击。5大群体。其中,公民自身和私有财产被恐怖主义袭击的重点关注目标,占17.1%;军事领域为第二,占15.4%;商业领域为第三,占14.8%;政府为第四,占13.6%;警察为第五,占10.5%。

数据来源:GTD数据库。

由图7可知,在2001-2017年,东南亚恐怖主义的主要袭击目标或受害群体主要锁定在商业、政府、军事、公民自身和私有财产4大群体。公民和自由财产依旧是恐怖主义袭击的重点关注目标排第一位,占21%;军事为第二,占19.3%;政府为第三,占16.4%;商业为第四,占13.5%;警察为第五,占10.9%。不难发现,比较图6、7得出:首先,自1970-2017年公民和自由财产领域一直是东南亚恐怖主义分子的重点袭击对象;其次,进入新世纪以来,东南亚恐怖分子的所袭击目标群体逐渐由商业领域转向政府领域。

三、东盟国家1970—2017年的恐怖主义空间分布

本研究从空间维度观察东盟国家1970—2017年恐怖主义的发展情况。笔者从GTD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中抽取自1970-2017年东盟各国所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数量,刻画出恐怖主义袭击东盟各国的可视化分布图,如图8所示。在1970-2019年,东盟地区被恐怖分子主要袭击的主要国家有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缅甸。首先,菲律宾是恐怖分子袭击的高发地带,排名第一,袭击次数共计6910次;其次,泰国排名第二,袭击次数共计3850次;最后,印度尼西亚和泰国是受到恐怖袭击较多的国家,袭击次数分别是763次、584次。

图8恐怖主义袭击东盟各国的分布图

笔者根据GTD中的变量:袭击成功、死亡总人数、受伤总人数,列举出东盟十国受到恐怖主义袭击的数据,如图9所示 。有图可知,首先,无论在1970-2000年,还是2001-2017年,菲律宾都是被恐怖主义袭击的重点地区,不同的是,在2001年的死亡总人数大幅度减少,但受伤总人数变化不大。其次,在1970-2000年,印度尼西亚被恐怖主义袭击在东盟十国中排名第二,泰国排名第三,而在2000-2017年这种现象恰恰相反。最后,从图表9观察,在进入新世纪之后,老挝、越南很少遭受到恐怖分子的袭击,文莱、新加坡几乎没有遭受到恐怖分子的袭击。

图9 东盟各国恐怖主义袭击的数据

四、结论

基于GTD中媒体数据对恐怖分子在东盟国家袭击的恐怖事件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分析新世纪东盟国家恐怖主义形势变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笔者从时间与空间的双向维度,及GTD中的不同变量,探寻1970-2017年东盟各国受到恐怖主义袭击变化的新态势,得出如下结论:

(一)从东盟国家1970-2017年的恐怖主义空间分布观察,按照恐怖主义袭击成功的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变量进行分析,观察东盟十国进入新世纪以来,菲律宾、泰国是恐怖主义袭击的高发地带,印度尼西亚、缅甸是受到恐怖袭击中较为频繁的地区。

(二)从东盟国家1970-2017年的恐怖主义时间分布观察, 1970-2000年相较于新世纪之后东盟各国受到恐怖袭击的趋势相对平缓;进入新世纪之后,东盟国家的恐怖袭击次数呈迂回曲折的上升趋势。并且,进入2013年以后,东盟十国每年发生的恐怖主义事件均超过了1000件,到目前为止2013年达到了东南亚恐怖事件爆发的顶峰。

(三)从恐怖主义袭击的攻击类型进行分析,在1970-2000年与2001-2017年两个时间段,恐怖分子在东盟国家的恐怖活动中所使用轰炸、爆炸和武装袭击的攻击类型持上升趋势,表明这两种攻击类型新世纪以来为恐怖分子常用的袭击手段。

(四)从东盟国家恐怖主义袭击所使用的武器情况观察出,在1970-2000年与2001-2017年两个时间段,东盟国家恐怖分子在战争中主要使用轻武器和爆炸物、炸弹、炸药的前后两个阶段的变化不大,说明自1970年以来恐怖分子在发动袭击所示所使用的武器类型未发生太大变化,轻武器和爆炸物、炸弹、炸药是常规的使用武器。

(五)从恐怖主义袭击的目标或受害者类型进行分析,进入新世纪以来,东南亚恐怖主义的主要袭击目标或受害群体主要锁定在公民自身和私有财产、军事、政府、商业四大群体。与1970-2000年不同的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东南亚恐怖分子的所袭击的目标逐渐由商业领域转向政府领域。

猜你喜欢
东盟国家恐怖袭击恐怖分子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未知的恐怖分子》中的媒体、政府与话语权力
如何探测到城市里的恐怖分子
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古沉船为例
AK—47为何成为恐怖分子的杀人利器
俄将加强同东盟国家军事合作
恐怖袭击
英国警戒级别提到“次高”
《纽约时报》有关“本土恐怖分子”报道分析
东盟两次危机全靠中国伸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