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经济高速增长下的农村减贫政策建议

2019-07-25 04:39岳彧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经济增长山西省

岳彧

摘 要:作为能源大省的山西,进入 21 世纪以来,经济增长呈现出高速发展的特征,经济增长与发展为山西减贫带来机遇,但是目前农村贫困现象依然严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农户之间贫富差距却呈现出扩大趋势。

关键词:山西省;经济增长;农村减贫

全省辖 119 个县(市、区)中有 35 个国家级贫困县、17 个省级贫困县和 5 个插花县(这些县中有部分乡村为贫困地区),贫困县数占全省总数近 50%。山西的经济在不断增长,财政收入在大幅提高,贫穷和贫困问题却没有像我们所期望的那样迎刃而解,相反却出现了贫富差距日益严重。 在一些能源富集地区,虽然县域经济、GDP和县财政收入连年迅猛增长,当地多数农民不仅尚未从中获益, 反而受累于因开发导致的各种生态灾难而日益贫困,出现此种结果与山西资源型经济发展结构、经济增长质量差有相当大的关系。 为此,针对目前山西资源型经济快速增长、农村贫困的特殊性,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一、 实施有利于提高贫困人口收入的县域发展政策

山西经济高速发展为政府带来了很强的财力,加大扶贫资金比例,调整实施有利于贫困人口受益的财政税收政策,如个人所得税、开征遗产税、开征社会保障税、开征房屋等不动产增值税等。 通过税收手段调节不同收入者之间的差距与二次分配。 在减贫方面还需继续增加减贫资金的投入比重,提高对贫困人口减贫的“瞄准率”,将减贫资金直接转向补贴贫困人口,扶贫资金、扶贫项目从主要援助贫困地区直接转向援助贫困村或贫困农户。 实行有助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区域政策,缩小各地区对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性。 调整国家对贫困地区的重点投资,增加针对于贫困区、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建立实施贫困人口、低收入者的免费制度。

二、实施向农业、农村、农民的投资倾斜政策

世界各国反贫困经验表明,宏观经济增长的政策如果能与旨在使穷人普遍受益的减贫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会大大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或者减轻贫困人口的负担和所遭受的冲击。 山西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大部分是以农业为生,农业仍是大多数贫困人口的收入来源, 帮助农民加快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在较大程度上可以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缓解贫困。 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准公共性与贫困人口资金投入能力低等因素, 急需要政府提供技术、资金、信息、人才以及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整合财政资金,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依托农业、交通、水利、林业、畜牧、农机等涉农部门项目和资金,统一规划,优势优抓,项目整合,集中投入,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重点进行日光温室、规模化种 植 养 殖、人 畜 分 离 小 区、沼 气 工 程、农产品市场等项目建设。这种资金整合的方式,是提高资金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三、实施就业与转移优先发展战略,为贫困人口创造更广的就业机会

山西经济结构以及许多县区的经济结构属“一煤独大”的“重型结构”,实现产业升级与转型是未来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在未来的发展战略中,建议各级政府,首先应将创造就业作为优先目标,实行就业导向策略,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相对其他人群,农村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的主要资产是劳动能力,而就业是他们获取收入或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 扩大他们的就业机会就等于扩大他们的收入机会,因此,实行就业优先政策的宗旨就是使他们优先获得就业机会,也包括暂时、短期、灵活的非正规就业。 其次,应积极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 山西农村贫困人口大都集中在自然、生态条件差的偏远山区,实施“移民并村、退耕还林还草”战略后,最突出的发展问题是劳动力就业与转移问题,从长远看,解决山西的农村贫困问题,其根本途径还是转移农民、减少农民。 因此,各级政府应鼓励支持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和转移。

四、加大对贫困人口的教育、卫生、医疗投资,是消灭贫困的根本途径

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要在认真抓好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农村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对农村的所有高中、职业中学、技术学校实行学费全免。 另外,应出台农村教师补助与奖励政策,保留与吸引优秀教师留在农村任教。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培养农民从幼儿园做起,让一部分留在农村的孩子能接受到与城里一样的培养与教育,“爱上农村,爱上农业”。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思想新”的高素质新型农民,把农村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要围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目标, 组织实施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阳光工程”“雨露计划” “科技入户工程”等,加强科技普及工作,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 增强农民的务农本领和转岗就业能力,把广大农民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

五、建立贫困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力的日益增强,采取政府投入、集体筹资和社会资金参与相结合的办法,逐步建立贫困地区特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參考文献:

[1]郭伟奇. 山西经济高速增长下的农村减贫政策建议[J]. 现代农业, 2009(6):83.

猜你喜欢
经济增长山西省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山西省电化教育馆召开2020年度山西省电教工作视频会议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反腐与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