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西方“如画”美学观念之异同

2019-07-25 17:48覃太培
美术界 2019年7期
关键词:中西审美

覃太培

【摘要】“如画”美学观念代表了中西方美学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道审美坐标,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之下美学思想逐步发展完善的艺术结晶。中西方“如画”美学观念各自诞生于不同的文化土壤中,突显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创作主体审美意识的差异化倾向,形成了不同文化视野下创作主体审美情趣的不同追求标准。纵观中西方“如画”美学观念的发展,两种不同类的“如画”美学观念交相辉映。一方面两者因其源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各具特色;另一方面两者在情感意趣表达方面又突显出不谋而合的相似之处。

【关键词】中西;“如画”;美学观念;审美

随着文化的日益繁荣,“如画”美学观念伴随着美学思想的不断发展孕育而生。由于中西方“如画”美学观念所诞生的文化土壤不同,致使两者各自具有不同的文化特点。中国“如画”美学观念最早出现于汉代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意指对于事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描述。在西方“如画”美学观念中,“如画”一词最初由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语“Pitteresco”演变而来,指用“画家的眼光”观察自然,“以画家的方式”对自然界的事物进行联想与感触。在艺术创作中,中西方“如画”美学观念各自从不同的侧重点诠释事物不同的审美属性。

一、中西方“如画”美学观念的由来

(一)西方“如画”美学观念起源

在14世纪城市经济繁荣发展的意大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逐渐觉醒,日益厌恶天主教神权及禁欲主义,期望人性能够从神权中解放出来。于是人们借助于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倡导人文主义精神。文艺复兴运动率先在意大利兴起。

17世纪,意大利画家克劳德·洛兰(Claude Lorrain)和萨尔维特·罗莎(Salvator Rosa)在古典风景画作品中融入理想元素,以自然合理的形态对画面构成进行完美理想地组合,开创了强调秩序和理想化模式特点的意大利古典风景画。与此同时,文艺复兴时期佛兰德斯自然主义风景画派的画家们秉承着意大利古典风景画派的样式,但是与意大利古典风景画派高贵典雅般的理想化模式不同的是,佛兰德斯自然主义风景画派以自然主义的方式观察生活并选取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予以表现。例如17世纪的荷兰风景画家们的作品通常选取现实生活中的普通场景,通过对画面元素的取舍组合表现出对“如画”美的追求。

17至18世纪初期,“大旅行”(Grand Tour)成为英国上流社会文化精英分子的时尚运动。“大旅行”为英国人带来了意大利古典风景画派的“如画”审美思想。一方面英国人开始以“如画”为标准赏阅自然景观,创作风景画;另一方面,意大利古典风景画派的“如画”审美思想传入英国后与其本土文化不断地融合。18世纪初“Picturesque”这一词汇在英国开始使用,意指“看起来像画”或“适合入画”。18世纪后期,威廉·吉尔平(William Gilpin,1724—1804年)、尤维达尔·普莱斯(Uvadale Price,1747—1829年)、理查德·佩恩·奈特(Richard Payne Knight,1750—1824年)把“如画”概念与美学原理相结合并将其转变为美学观念。

(二)中国古典美学中“如画”观念的由来

中国古典美学的“如画”观念作为一个批评鉴赏概念最初出现于文学作品中对景物和人物的生动描述,包含有逼真、活灵活现的意思。例如《后汉书·马援传》中描写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为人明须发,眉目如画”,形容他面容俊美、秀丽,文章通过“如画”一词道出了人物生氣勃勃的精神风貌。

与表现有血有肉的人物风貌不同,中国古典美学的“如画”观念在表现自然景物题材上更多的是表达一种虚实相生、大象无形般的朦胧美。南宋文学家洪迈曾描述“江山登临之美,泉石赏玩之胜,世间佳境也,观者必曰‘如画”。文学作品中对于形象的生动描述使得其中的形象得到了绘声绘色的展示,从而让作品中的氛围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朱自清认为“如画”具有“像画一样”的含义。优美壮丽的自然景观能够唤起了人们心中无限的感慨于联想,美的事物能够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怡情养性。沃林格认为:“每部艺术作品就其最内在的本质来看,都只是这种先验地存在的绝对艺术意志的客观化。”中国古典美学的“如画”观念不但被运用于品鉴文学作品中的人与景,而且还贯穿于绘画题材的评价当中。题材的选取反映了不同创作主体志趣表达的差异性倾向。由于不同的创作主体拥有的生活经历不同,所以作者常以多样化的表现风格折射在其作品上。

二、中西方“如画”美学观念的特点

(一)西方“如画”美学观念的特点

贡布里希认为:“16世纪的风景画不是‘景色,绝大多数只是各种特征的堆积;它们是概念化的,而不是视觉化的。”文艺复兴运动后,西方风景画逐渐从画面的背景陪衬部分发展成为画面的表现主题并日趋完善成熟。风景画的出现使人对于自然风景的理解与感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提高。西方“如画”美学观念建立在以形为美的审美传统之上,是西方人对自然风景的一种价值判断。“从本质上来讲,‘如画是一个社会产品,它已经在艺术、建筑、文学和园艺学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768年,英国牧师威廉·吉尔平在论文《关于版画的一篇论文》(An Essay on Prints)中提到“如画”这一概念。吉尔平认为:“美丽的物体给眼睛在自然状态下的感官愉悦;‘如画美的快乐则来自某些能被绘画图解的性质……粗糙是‘优美和‘如画的最关键的不同点。”吉尔平的“如画”美学观念蕴含了“粗糙”的概念,他认为“粗糙”的形式赋予了事物自然而又整体的视觉效果。同时在他眼里,事物肮脏的特性如果在视觉上形成了“有意味的形式”的话,那么所表现出来的“粗糙”的效果也同样符合“如画”美学观念的审美标准。

尤维达尔·普莱斯对于“如画”美学观念的提出始于1757年,他认为“如画”之美具有客观性,其不仅具有存在于“优美”与“崇高”之间的另外一种审美属性,还具有无规则的变化、粗犷的美学特点。普莱斯觉得“如画”之美不但陶冶了人们的情操,而且给予了人们心理上愉悦的感觉。除了视觉效果之外,“如画”的客观特质是“粗糙、多样性、突然的变化与不规则的形式、色彩、照明、甚至声音”。

理查德·佩恩·奈特在其文章《对趣味原理的分析调查》(Analytical Inquiry into the Principles of Taste)中从感官的角度对“如画”美学观念作了详细的分析。他认为“由视觉形象及其布局特征,亦即我们所说的‘如画所引起的感官愉悦,能够被所有的人按照他们视觉器官的感受能力平等地体验到”。“如画”美源于目标受众内心的审美情趣,个人的感觉与情感是产生“如画”美的催化剂。奈特觉得“如画”美展现出了一种抽象性的视觉美感,其并不具有客观的属性。“如画”美是人们在主观条件下对于自然界的事物在光的作用下所呈现出来的视觉联想,它是一种心理联想模式,其视觉形式特征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化感情色彩。

(二)中国古典美学中“如画”观念的特点

中国古典美学中“如画”观念是外界事物作用于人内心的结果。外界事物“美”的特质激发了人的心理联想,在情感与联想的双重作用下,使得“如画”美学观念得以完美地升华体现。“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所追求及表现的终极目标,其渗透了中国传统哲学中“道法自然”的思想理念。中国“如画”美学观念根植于中国古典美学的精神文化土壤之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精神文化内核。“寄情于景”“以景抒情”是中国传统文化载体中所常见的表现手法,在中国“如画”美学观念中情感因素构成了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融的精神纽带。

中国“如画”美学观念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蕴含于本土文化载体之上,自身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识,注重精神性的追求,旨在通过主观性的联想抒发内在的审美情趣。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如画”美学观念,以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笔调对所述事物进行传神描写,突显出妙趣横生的美学意境。中国的文人墨客自古以来深受儒道释三家传统思想理念的影响。中国的山水田园诗融合了儒道释三家的思想内涵,以空寂、悠扬的审美境界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在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作品中,通过融入对自然景致的描写传达出悠扬的意境美,烘托出“诗情画意”的艺术氛围。

传统的中国绘画讲求营造生动传神的意蕴,在“似与不似”之间建构“虚实相生”的意境之美。北宋画家郭熙认为:“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谓此佳处故也。故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之,此之谓不失其本意。”意境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情感与物象的完美结合,使中国古典美学中“如画”的观念在画面意境的作用下得到完美的诠释。中国传统绘画讲究“意境”的营造,通过提炼、概括事物的本质特征以传达出特定的思想情感,反映了外界自然环境与人内在精神的结合。

三、中西方“如画”美学观念的异同

西方“如画”美学观念重理性,建立在事物客观属性的审美情趣之上,展现了自然界事物自身物理特性所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事物所构成的风景以及绘画中所表现的风景是西方“如画”美学观念的来源点,如果脱离风景或者风景题材范畴的话,那么西方“如画”美学观念将失去其孕育的内容载体。虽然西方“如画”美学观念的生成固然也离不开对于艺术氛围的联想,但是风景以及构成“如画”般风景的题材本身始终以一种审美风格的形式诠释西方美学观念中的“如画”美。

相对于西方“如画”美学观念中所蕴含的诸如粗犷、无序、变化等客观化属性风格特征,中国古典美学中“如画”观念则呈现出另外一番审美特征。中国“如画”美学观念深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讲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核,追求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之道,提倡“道法自然”的哲学理念。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如画”观念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土壤中,旨在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情境联想传达出一种理想化的境界,其更多地蕴含了主观色彩属性的心理诉求。

虽然中西方“如画”美学观念在思想观念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共性。西方“如画”美学观念的代表人物理查德·佩恩·奈特认为“如画”之美具有主观联想性,其与任何事物的客观属性无关。“如画”之美是通过联想机制建立起来的抽象性视觉之美。人们通过情感与感觉在心理联想的作用下去感受“如画”的审美趣味,追求一种人与自然心交神合的精神境界。而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如画”观念注重从“意境”上评价事物的审美属性,包含着一种联想性的心理诉求机制。两者都认为“如画”之美源于人的本体主观属性,而并不是事物自身的客观属性,因而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化感情色彩。

结语

“如画”美学观念的发展贯穿于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之中。一方面,在美学思想的土壤中孕育了“如画”美学观念之花,使得美学思想理念在“如画”观念中得到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如画”美学观念的不断发展,其在文艺领域亦得到不断繁荣,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般的蓬勃发展之势,为美学思想领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西方“如画”美学观念建立在欧洲古典美学思想基础之上,强调的是一种视觉效果上的风格形式,注重事物的客观属性,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粗犷、变化、无规则。西方“如画”美学观念的诞生及发展主要来自于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不断碰撞所引起的古典美学思想的质变。与此相反,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如画”观念则更多的关注人的主观属性,倾向于从“意境”的角度评价事物,强调情感与联想的心理机制,突显了一种理想式的心理诉求。中国古典美学“如画”观念诞生于农耕文化之中,其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哲学中的审美意识,“以情入景”的表现手法折射出“道法自然”的美学意境。“似与不似”的风格形式反映了中国古典美学中“如画”观念的审美属性,其精神内核诠释了“道法自然”思想理念。

虽然中西方“如画”美学观念由于其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而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相似之处。一方面,两者的产生都是时代文化背景下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融的产物。两者都以自然风景作为“如画”美学观念的表现载体为自然风景赋予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另一方面,两者都有注重情感与联想的有机结合。查德·佩恩·奈特的“如画”理论中所认为的联想概念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如画”观念不谋而合。

参考文献

[1]戴小蛮.风景如画——“如画”的观念与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2]范晔.后汉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

[3]洪迈.容斋随笔[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朱自清.论逼真与如画——关于传统的对于自然和艺术的态度的一个考察[A].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德]W·沃林格.抽象與移情[M].王才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6]贡布里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理论和风景画的兴起.艺术与人文科学:贡布里希文选[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

[7]吴家骅.景观形态学[M].叶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8]郭思.林泉高致[M].北京:中华书局,2010.

猜你喜欢
中西审美
中西结合呼吸康复训练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从《寡妇春怨》与《孤雁儿》对比中看中西爱情观
欧式花边的中西宫廷时尚表现
艺术家笔下的中西差别
中西结合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中西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