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2019-07-27 10:51黄振香赖永波
关键词:农地流转金融支持影响因素

黄振香 赖永波

摘 要:随着农地金融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的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引起广泛关注。通过对金融支持对象、金融支持环境、法律与制度环境、第三部门发展程度四个维度对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提出相关理论假设,并设计了12个影响因素指标,展开实证分析。灰色关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支持体系内在的影响因素是关键的影响因子,据此提出改进金融机构的服务提高农地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增加农地流转金融支持力度;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健全第三部门服务体系等建议。

关键词:农地流转;金融支持;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黄振香,福建江夏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农村金融(E-mail:xscamy@qq.com)。赖永波,福建江夏学院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福建 福州 350108)。

基金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FJ2018B071)。

中图分类号:F32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398(2019)03-0080-12

一 问题的提出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引发了对资金的更大需求,土地流转的金融支持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西方学者主要从市场、产权和效率角度进行分析农地金融问题。Chengri Ding、Vega等提出了市场深化论,认为农村金融市场的深化改革需要优化市场发展的经济、政策、政治环境和改革金融监管方式Chengr I Ding. Land policy reform in China: assessment and prospects.Land Use Policy,2003,(20),pp.109-120.。Ambrose and Lacour-Litte、Stiroh等学者对土地证券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系列分析Besley T J , Burchardi K B, Ghatak M.Incentives and the de Soto Effect.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12,127(1),pp.237-282.。主张产权残缺论和低效论的学者认为目前中国土地产权残缺影响了农村土地金融市场的效率E Kerselaers and E Rogge. Changing land use in the countryside: Stakeholders perception of the ongoing rural planning processes in Flanders .Land Use Policy, 2013,(32),pp.197-206.。I.D. Hodge认为中国农村土地缺乏可转让性和安全性I D  Hodge ,W M Adams.Property institutions for rural land conservation: Towards a post-neoliberal agenda.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14,(36), pp. 453-462.。Long.H认为中国土地产权不完整,抑制了土地金融业务的发展,降低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限制了中国农地金融市场的发展Long H et al.The allo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ritical resources in rural China under restructuring:Problems and prospects.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16(3),pp.6-12.。

国内学者认为市场化的农地流转离不开金融支持,农地流转不仅需要资金的支持,农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也需要创新张瑞怀:《对四川省农村土地流转及金融需求情况的调查》,《中国金融》2009年第5期,第26—29页。。研究者们主张各种农地金融服务创新如:农地证券化的模式;设立专门的农地流转金融机构提供土地股份制、土地信托、土地债券服务罗必良、李尚蒲:《农地流转的交易费用:威廉姆森分析范式及广东的证据》,《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第12期,第30—42页。;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夏玉莲:《农地流转、区域差异与效率协调》,《经济学家》2016年第3期,第87—95页。。影响因素方面,阚立娜、李录堂、文龙娇等基于金融支持对农地流转效率影响的DEA-Tobit模型实证分析,认为财政补贴、正规借贷和民间借贷对农地流转效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阚立娜、录堂、龙娇:《金融支持对农地产权流转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以陕西省杨凌示范区为例》,《华东经济》2015年第8期,第55—61页。。曾雅婷等人基于我国粮食产区346个农户的调查数据的研究表明:农业劳动力质量、土地规模、资金投入对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曾雅婷、吕亚荣、王晓睿:《农地流转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影响的多维分析——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实证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第13—21頁。。已有研究逐步深入到农地金融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层面,值得借鉴,但目前对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和实证分析较少。为解决农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资金瓶颈,各级政府纷纷出台农地金融支持政策引导金融资本注入,实际效果却有巨大的不同。影响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的因素有哪些?因此,有必要对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寻找影响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是指金融资源从资金供给到金融服务对农地流转进行扶持和推动行为对农地流转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结果的影响,具体体现为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的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并综合体现为综合绩效。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被支持对象自身的特质及发展状况、金融市场的深化程度和竞争程度、提供支持的金融机构自身的绩效情况、法律和制度环境的发展状况、政府支持策略行为、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第三方机构和其他服务支持体系的发展状况等。在借鉴国内众多学者的研究观点及分类的基础上,从以下四个维度分析展开:

(一)金融支持对象维度

1.农业产业经济发展水平

农业产业发展对农地流转以及对其金融支持能否产生绩效起重要的约束或支撑作用。经济学家曾说过:“穷国之所以穷是因为他穷。”[挪威]埃里克·S·赖纳特:《富国为什么富穷国为什么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6页。反映了农业产业初始资源禀赋差异而导致恶性循环的现象。如果能够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提高经营绩效可以吸引更多金融资本注入农村陈爱雪、刘艳:《层次分析法的我国精准扶贫实施绩效评价研究》,《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第116—119页.,农业产业发展也能带来土地需求并提高农地的金融价值。可见农业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对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产生影响。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H1:农业产业经济发展水平对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有潜在的正向影响。

2.农地的价值和农地资源禀赋

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K,L,M,A))模型中,生产要素决定了农业产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农地(M)就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据研究,土地的金融投入绩效受劳动和资本的有效性以及土地的自然属性影响。现代社会中土地是稀缺自然资源,它不仅是商品,也是一种资本品,能为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带来收益。农地会增值的特征为投资者筹措资金带来方便和较高的预期收益。土地价值增值预期越大所能吸引的金融投入也越大,同时所产生的金融支持绩效也就越高。据此,假设如下:

H2:农地价值和农地资源禀赋对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农户的经营能力和信用程度

农户(包括农户、农业经营大户和农业企业等)作为一个自负盈亏的经济单位,经济上的成本收益考虑将直接影响他们对农地流转金融业务的参与决策。农户的经营能力和经营预期收益是农户获得借贷信用额度的重要衡量标准,也是金融机构金融支持时重点考虑的因素。Luhmann,N.认为传统社会以私人信任为主,而现代社会则更依赖于系统信任或社会信任。Luhmann N. Trust and power. Chichester,John Wiley & Sons, 1979.农户与金融机构双方稳定资金交易关系,除了靠管理、产权、契约等方式维系外,还依赖于交易主体双方的信任构建,这也这是现代社会注重对金融机构评级、对贷款客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和贷款额度授信的原因。

据此,做假设H3:农户的经营能力和信用程度对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二)金融支持环境维度

1.农村金融市场结构

金融市场结构对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的作用遵循着:“结构—行为—绩效”的逻辑框架林毅夫、孙希芳、姜烨:《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初探》,《经济研究》2009年第8期,第1—6页。。一方面竞争改变了金融配置,金融机构为把握市场会增加对农地流转信贷资金供给,增强金融支持力度。另一方面竞争提高了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以及资金运行效率,降低了经营成本,降低了贷款利息,进而对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产生影响。据此,假设如下:

H4: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程度的变化对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能力

“金融深化”理论的观点认为,金融产业对实体产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Easterly W, IslamR and Stiglitz. Shaken and Stirred:Explaining Growth Volatilit,Annual Bank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 World Bank.Washington D C.2001.Mckinnon和Shaw認为信贷市场的不完善影响了信贷配给,导致资金需求者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Shaw E S.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Ma and Smith和Bose and Cothren的研究均证明发展金融市场提高金融供给和服务能力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Ma C H and Smith B D.“Credit Market Imperfectio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oryandEvidence.” Journal of Developmenl Economics,1996,48(2),pp.351-387.可见,金融机构作为金融服务的供给者,其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直接决定了其对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的力度和绩效。本文研究的金融机构对农地流转的支持能力包括金融机构对农地流转资金方面的支持能力和对农地流转金融服务、设施水平方面的服务能力。据此,做如下假设:

H5: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能力对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6: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能力对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农村金融机构的效率

金融机构作为金融市场的功能载体,其自身经营绩效的高低决定了金融市场整体的绩效水平。Bergen A N ,DeYoung R,Genay H and Udell G F.“Globalization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Evidence from Cross-Border Banking Performance.” Brookings-Wharton papers on financial services.2000, (1),pp.23-136.金融机构的效率越高,所带动的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也就会相应越快,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就越大。农村金融机构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机构承担着提供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职能,其自身的盈利能力、业务扩展能力和控制风险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其为农地流转提供金融支持服务产品的能力和质量,其自身的绩效水平自然也就决定了其对农地流转金融支持业务的能力和绩效。据此,假设如下:

H7:农村金融机构的效率对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三)制度环境维度

1.法律制度

科斯认为制度是一种生产力,有效的制度安排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法律体系、产权制度以及信息共享机制等对于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的影响至关重要。约翰·康芒斯提出集体行动中最重要的是法律制度[美]约翰·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商务印书馆. 1962年,第87页。。马克思·韦伯也认为各种制度安排中,与经济相关的法律制度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尤为显著。农地产权、农地经营权流转及农村金融监管等法律制度的建设对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稳定至关重要,不但影响农村土地和金融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边际社会收益大于边际私人收益。据此,假设如下:

H8: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对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有着潜在的正向影响。

2.政府的支持策略

制度建设会对政府获得的潜在利润产生巨大的递增效应。递增效应必然使制度一旦运行,则会沿着一定的路径演进。[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理论的前沿》,武欣、凌斌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62页。制度创新带来巨大收益,促进地方经济繁荣,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也有利于政府提高政绩。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主要受益者有意愿也有必要出台支持政策。在农地流转金融支持活动中,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政策、拓宽融资渠道、选择合作金融机构等支持策略必然会对农户、金融机构和其他农地流转金融参与主体的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据此,假设如下:

H9:政府的支持策略对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有着潜在的影响。

3.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土地承载着社会保障和资本的双重功能,土地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保障功能,养老、失业、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都依附其上。所以,土地流转的重要前提是能够为农民提供稳定的收入、就业等基本社会保障。如果缺乏较为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则土地的社保功能不断被强化,而土地的资本功能却日益弱化。这不仅挫伤农民土地流转或获取农村土地抵押贷款的积极性,也增加了金融机构涉农业务的风险,从而对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产生负面影响。据此,假设如下:

H10: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对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有潜在的正向影响。

(四)第三部门发展维度

美国经济学家韦斯伯德提出“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理论,认为第三部门可发挥拾遗补缺的作用,与政府、市场之间可以形成互补王绍光:《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門国际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页。。在农地流转的金融市场中,信贷或金融服务供求双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加之大部分农民对于国家政策解读和认识不足,需要社会中介组织为农地流转及其金融支持业务提供信息、中介、评估、担保、组织、协调等服务,特别是农地流转服务的中介平台建设和第三方融资担保行业的发展有利于节约交易成本,提高效率促进农地流转金融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据此,假设如下:

H11: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对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有着潜在的正向影响。

三 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影响因素实证——来自沙县的统计数据

(一)指标的设计及说明

理论假设中,金融支持对象和金融支持环境方面的影响因素是农业和金融市场内部的因素,制度、政策及中介组织方面的因素属于外部环境因素,围绕着11个假设设计了12个相关指标。具体如表1。

ff

表中的F11指标与F12指标共同衡量农地流转金融支持方面的第三方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状况以验证H11假设。

(二)模型的确定及分析步骤

1.模型的确定

灰色关联分析法(Grey Relational Analysis,简称 GRA)是通过掌握各个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的态势相似程度,分析出系统中各因素间的主要关系,找出影响系统最重要的因素,从而提供科学有效的系统运行方案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其优点是在“小样本”“贫信息”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实现对系统运行的有效控制。

农地流转相关数据统计的收集工作在2008年之后才逐步开展,数据较少、时间跨度短。因此采用灰色关联分析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和数据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2.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步骤

(三)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1.样本的选取

本文以福建省沙县的数据为基础,通过统计和整理所得数据进行计量分析。首先,沙县是“中国小吃之乡”,外出经营小吃业和务工劳动力比例为66.4%,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态势良好,至2018年7月土地流转率高达72.3%,位于全国前列。其次,沙县于2011年被确定为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2016年被定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展开了一系列的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和创新,具有典型示范意义。最后,鉴于以上原因关于沙县的新闻报道,统计数据比较多,数据样本量较大,可得性较强。

2.数据及数据来源说明

相关指标数据源于中国土流网、 2007—2017年《福建统计年鉴》《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2017年、《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2017年以及三明市银监分局课题组汇编的《普惠制金融的沙县试验》一书。各个影响因素的具体统计数据归纳整理如表2,这些指标作为灰色关联模型中比较序列。

代表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的值由农地流转贷款增长率、外部资金吸收指数、农民纯收入变化指数、农地流转规模经营指数四个指标加权合成,其权重采取AHP法由专家赋权计算而得指标设计及赋权详见:黄振香、赖永波:《基于Fuzzy-Ahp 模型的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评价》,《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第61—74页。,对这些指标加权平均计算出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增长指数指标值序列作为参考序列,如表3所示。

(四)模型实证分析

把上述统计数据输入灰色系统软件进行实证分析,利用均值化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后,再输入灰色系统实验室软件按公式计算出灰色关联系数,如表4。

最后利用邓氏灰色关联度比较分析法计算各影响因素的指标对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的灰色关联度,所得结果如表5。

从灰色关联分析结果看,本部分选取的12个指标的灰色关联度系数r1—r12的指标最高值为r11=0.8738,最低值为r12=0.5384,所有指标的关联度系数均高于0.5,表明这些指标与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之间均存在着关联,这个结果验证了前文所提出的11个理论假说,说明定性分析所得的12个影响因素均对农地流转金融支持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四个维度中金融支持环境维度最为重要,此后为金融支持对象、法律与制度环境、第三部门发展程度。关联度高的影响因素指标有:建立流转服务组织的村、农业存贷比、FI指数、农村低保人数、财政贴息额度、HHI赫芬达尔指数。

四 基于灰色关联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支持对象维度灰色关联结果分析

如表6从模型数据的输出结果看,支持对象纬度影响因素指标的关联系数在0.6左右,说明本纬度指标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但在总的12项指标中排名8—10,排名及影响力中偏后。

支持对象维度三个指标中关联度最高的是农业GDP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业GDP的提高意味着农业经济发展和经营绩效的提高,从而遵循着:提高农业经营绩效——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农地流转金融的绩效提升——吸引更多的资金——农业的经营绩效进一步提升,实现良性循环。这也证明了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提高其经营绩效的意义。

按照传统经济学理论,土地不仅是商品,也是资本品,土地价值和增值的预期越大所能吸引的金融投入也越大,所产生的金融支持绩效也就越高。近十年来沙县的农地流转平均价格从250斤谷/亩上涨到400斤谷/亩,但是r3指标在所有影响因素中排名为第九名,关联度比预期低,除了农地价格及租金具有价格刚性易涨难跌的原因,也反映了当前农地市场中价格和地租的杠杆功能未充分发挥,农地资本化运作尚未普遍,农地的价值实现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国农地金融制度亟需完善。

农户授信额度在本纬度中的关联系数0.6447,有较强关联,农户还款能力和资本信用越高,其获得农地流转贷款的可能性越高,规模生产的能力越强,对农地流转金融绩效的影响也越大。当前我国农村正在转型,一方面农户的授信额度已经开始对农户的金融获得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系统的社会信任体系正在构建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指标排名第十比较靠后,这也反映了农村商业和社会信用体系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的现实情况。

(二)金融支持环境维度灰色关联结果分析

金融支持环境维度的四个影响因素有三个是反映农地流转金融支持体系内部因素的指标,其中HHI指数即赫芬达尔指数是反映金融市场体系竞争程度的指标。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了本维度指标的重要性,表7的几个指标中,农业存贷比的灰色关联度达0.8591排名第二,反映农场金融机构自身金融支持能力的资金调动能力的FI指标的关联度0.8153排名第三,而反映金融机构服务能力和设施水平的金融服务机具数量指标的灰色关联度排名第七。这些都表明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的诸多影响因素中,金融支持体系内在影响因素才是重要的关键的影响因子。

HHI赫芬达尔指数的排名为第六,从HHI指数走势看,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竞争逐步有所加强,但总体结构相对稳定且2016年比2015年稍微集中。总体看,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程度逐步增强但是尚未打破农村金融市场垄断格局,因此,这几年市场结构的变化对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影响较稳定。

FI指标与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比关联系数排第二、三名,且两个指标的均值都比较高,反映出沙县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转化能力非常强,盈利水平较高,对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提升的贡献大。但值得注意的是,沙县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比平均值为125.76%,最高为2011年度131.49%,最低也有119.46%,高指標提示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蕴含着巨大的风险。鉴于农村金融体系的特殊性,涉农金融机构的存贷比虽然不受央行规定商业银行最高的存贷比例为75%的限制,但沙县近四年的存贷比均高于100%的安全警示线,足以表明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潜藏着较大风险亟需加强金融监管。

(三)制度环境维度灰色关联结果分析

金融支持环境维度影响因素的三个指标中关联系数农村低保人数0.7804排名第四,财政贴息额度0.7601排名第五,见表8。可见,政府的金融支持策略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对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的绩效影响相对比较大。随着农村保障制度的健全农民后顾之忧逐步得以解决,农民土地流转的意愿也随之增强,从而实现规模经营,有助于提升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的绩效。

近年来政府十分重视对农地流转金融支持,以农地经营贷款财政贴息为例,从2008年开始至今,沙县政府财政贴息额度总数达1732.4万元,平均每年近两百万元。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沙县的农地流转、提升了农地流转金融支持效率,为沙县农村金融改革顺利进行奠定基础。财政支持固然重要但是政府介入必须依照市场规律,保持合理边界。在土地流转及其金融支持的过程中,政府应严格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主要承担服务、引导、规划和监管职能。

此外,完善的法律法规环境有助于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农地流转金融支持活动,提高金融支持农地流转的绩效。然而农地产权制度不明晰,土地流转使用权和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开展和后期抵押权的实现操作难,制约了农地金融业务的开展。土地抵押担保制度、投资制度等相关配套法律制度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地资本化进程。

(四)第三部門发展维度灰色关联结果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本维度的两个指标均与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存在关联,其中建立流转服务组织的村排名第六,村级融资担保基金数排名第十一。验证了本文提出的H11理论假设: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对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有潜在的正向影响。

相比而言,目前农地流转的中介平台建设的要比村级融资担保基金要好得多。目前沙县建立流转服务组织的村达到了183个,实现了全覆盖,且与农户的联系较为紧密。该指标对的灰色关联度为0.8738,排名第一,见表9。映证了中介组织的发展对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有正向影响的假设。然而目前农地流转其它中介服务发展相对缓慢,供求和政策消息受阻、缺少科学的评估标准、缺乏权威的评估部门、缺少融资担保机构,不能适应农地流转的实际需要。一些地方虽然成立了中介组织,但是数量少服务功能不完善,比如沙县虽然建立了4个农地金融担保机构和83个村级融资担保基金,但担保机构实力普遍弱小、担保评估手续繁杂,这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的提升。

五 结论与建议

灰色关联实证分析结果12个指标的关联度均高于0.5 ,表明围绕金融支持对象、金融支持环境、法律与制度环境和第三部门发展程度四个维度设计的12个指标与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之间均存在着关联。且诸多影响因素中,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盈利能力、金融支持能力、农业生产效率、农地资源禀赋等内在因素是关键的影响因子。表明金融支持体系服务能力和经营效率等内在的影响因素对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提升最重要。外部影响因素中,社会保障体系和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社会中介组织和社会信用体系等因素有较大的影响,市场竞争环境、法律的完善程度等也对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也有一定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改进金融机构服务,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从内部因素入手,金融机构树立主动营销理念,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创新和优化贷款品种、创新贷款形式、完善金融服务水平,比如适度增加信贷品种,延长贷款期限,降低利率,扩大贷款额度等,节约企业、农户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努力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合理进行岗位分工,健全经营管理活动的运行程序,降低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增强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同时,要健全农村金融风险监管制度,控制农村金融市场风险,确保农地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

第二,增加农地流转金融支持力度,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农业产业发展对农地流转以及对其金融支持绩效提升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农业生产效率、农地资源禀赋、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产业的经营绩效的提高是根本的内在的因素。因此,一方面可以直接投资形式加大对农地流转的金融支持力度,提升农业产业经营绩效从而提高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比如,直接对农田改良、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生产、基础设施、农业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基础性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可采用直接或间接补贴等方式对农地流转进行金融支持。比如进行农地抵押贷款贴息、农地规模化经营补贴、农机农资补贴、以及农产品补贴等。

第三,完善相关制度,提升外部环境绩效。有效的制度安排会提供激励机制、降低不确定性、降低交易费用,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除了农业产业和金融市场的内部因素外,有效的产权制度、社会保障制度、金融市场组织体系等外部因素对于金融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的提高也很重要。明确农地产权关系,确认农民完整物权性质的农地承包经营权、支配处置权,适当延长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年限。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弱化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增加农地流转意愿。对土地进行确权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农地产权交易市场制度,完善农地金融市场组织体系。

第四,健全第三部门服务体系,提高农地金融服务效率。以土地为基础进行融资之前,必须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地价值的评估。创新农地金融服务提升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绩效的前提是建立科学的土地价值和农资产评估体系。因此,建立和完善第三部门农村土地价值评估制度,优化土地价值、流转租金以及第三方农资产评估服务是关键。此外,农地流转服务体系也是一个关键的绩效影响因素。建议在各县区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信息平台,在乡镇建立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对管辖范围内土地流转信息发布、供求联系、农地流转及金融政策宣传,对于预流转的土地价值进行评估,推动农地流转和相关的金融服务工作。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Financial Support Performancein Rural Land Transfer

——Case Study Based on Shaxian Data in Fujian Province

HUANG Zhen-Xiang,LAI Yong-Bo

Abstract: With the reform of rural land financial system, the performance and financial support of rural land transfer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have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By means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four dimensions of financial support object, financial support environment, legal and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the degree of the third sector,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relevant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designs 12 influencing factors indicators, and carries out empir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 that the internal factors of financial support system are the key factors. In view of this,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as following: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of agricultural land, increasing financial support for rural land transfer, improving relevant supporting systems, and promoting the service system of the third sector.

Keywords: rural land transfer; financial support; influencing factors

猜你喜欢
农地流转金融支持影响因素
国外农地制度与农地流转的经验与借鉴
襄阳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地确权、农地流转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金融支持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