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期货交易市场提升我国海外业务价值

2019-07-30 02:58王恒亮赵林
中国石油企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原油期货油气原油

□ 文/王恒亮 赵林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新华社/供图

从1993年践行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开发秘鲁项目开始,经过20多年艰难探索与高速发展,中国油气行业海外投资与贸易业务已涉足全球绝大部分油气资源国,基本建立起了非洲、中东、亚太、美洲和中亚俄罗斯五大油气合作区,形成了中亚、中俄和中缅油气管道与海上LNG进口四大油气战略通道。在看到中国油气行业海外业务从零起步取得累累硕果的同时,其本质上是中国油气行业艰难融入西方主导国际油气合作体系的20年漫长与艰辛历程。中国油气行业拥有海外油气项目的投资、开发和贸易业务,却缺乏影响和支撑上述业务的完整油气行业生态,缺乏属于自己的新项目并购经济评价和原油贸易定价基准,缺乏反映中国,以及亚太地区原油市场供需变化的“价格发现”机制,在西方油气公司制定的规则下与其共舞,不得不承受亚洲溢价和油价过度波动带来的额外损失,行业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

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的原油期货交易,是构建完善当今国际油气合作行业生态和增强中国在国际油气定价体系参与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对中国油气行业海外业务价值提升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充分发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发现功能

作为一种全球性战略资源,原油同时具备资源、政治和金融属性,但首先是资源商品属性,是商品就需要交易价格。一般来说,因为原油品质、产地、挂靠交易基准、进口地区的不同,即使同种原油也会出现不一样的价格。国际通行做法是以某种交易量大的原油价格为基准(一般欧洲地区以Brent为基准,美洲地区以WTI为基准),按照重度、含硫、含水含盐等参数变化梯度,形成原油贸易计价公式,将各参数优良变化情况在价格上予以体现。

比如中东地区,各产油国对出口到不同地区的同种原油采用不同计价方式,出口到欧洲的原油参照洲际交易所(ICE)的Brent油价调整,销往北美的原油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ME)的WTI油价联动,即商品贸易与所在消费市场的供需关系相匹配,这可以基本体现中东原油在欧洲和北美的市场需求和贸易价值。但中东销往中国和东北亚其他地区的原油则完全不同,原因在于亚洲没有一个完善、成熟的石油期货市场来发现价格,没有一个处于同等地位的基准原油价格,因而海外中国石油企业开采并销往中国的原油就只能参考新加坡PLATTS系统中迪拜和阿曼的油价进行联动,类似于WTO贸易中非市场经济主体商品与服务成本,只能参照市场经济主体中类似国家进行测算。这虽然具备一定参考价值,却并不能如实、完全反映中国和东北亚原油消费市场真实供求关系和市场动态,导致中东销往亚洲的油价普遍偏高,形成所谓“亚洲市场溢价”。

图为纽约证券交易所原油期货交易员。新华社/供图

亚洲地区一直在支付相对欧洲和北美地区更高的原油进口价格,2017年中国油气公司仅在亚洲溢价上就多支出达数十亿美元。议价能力缺失,使得中国油公司即使在供需形势与国际形势背离时,也只能被动接受国际石油价格。推出石油期货可以充分体现亚太地区真实原油供需状况,解决亚洲市场溢价,提升中国油公司价值创造能力。

高效利用国际原油期货套期保值功能

经过前些年的试错和摸索,中国油气公司海外油气资产积累已达到一定规模,提升国际化管理能力和水平成为当务之急,而价格风险管理则是主要短板之一。

目前,受制于管理理念和外汇管制等因素,中国油气公司参与国际原油期货套期保值的范围和水平均远低于西方国际大石油公司。一方面对西方主导国际油气合作生态了解和把握不透,另一方面受国有企业海外业务国家监管严格限制,且境外场外衍生品市场存在规则不透明、流动性差、产品结构复杂等不利因素,中国油气公司主动参与海外石油衍生品交易对冲风险积极性和专业性都不足,无法满足企业对冲风险敞口需要,难以完全达到企业生产经营所需效果。与国际原油期货及其金融衍生品市场相比,国内推出原油期货合约劣势在于管理经验不足、发展有待时日、原油期货衍生品不够丰富;优点在于价格波动能够更直接地反应中国国内市场原油供需关系和交易特点,且不涉及外汇转换和海外监管,交易成本较低,有利于企业以更低成本实现套保。抓住契机建立中国自己的原油期货交易平台,有助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符合中国需求的国际油气合作生态参与渠道,有助于全面提升中国油气公司的价格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也有助于以中国巨大原油消费市场体量主动影响和稳定全球油气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亚太原油期货交易定价中心

上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期货交易所已经集中了世界绝大多数的农产品、金属与石油等品种的期货交易,由此而形成的期货价格成为国际市场定价基准,西方国家利用期货市场定价机制,在国际定价体系中掌控着主导权,占据着有利地位。

依托中国庞大原油消费市场,通过原油期货交易市场提升中国在国际石油贸易定价体系中的话语权,可以与中国油气公司的海外投资、开发、贸易业务一起,形成与以Brent为核心欧洲交易区和以WTI为核心美洲交易区的三足鼎立态势,匹配和体现当今全球三大主要经济中心和能源消费中心格局,系统延伸扩展中国参与国际油气合作生态链条,摆脱中国公司在海外新项目并购和原油贸易中资产和商品原油定价权缺失困境。

目前,中国油气公司在海外新项目并购资产定价和在役项目运营管理时,一般参照挂靠布伦特油价进行价值评估和经济评价,以此确定海外上游油气投资项目并购和运营管理策略。但目前全球主要油气消费中心原油价格交易基准出现相互背离和倒挂已成为常态,WTI和Brent价差就已经出现倒挂,且随着近两年北海油田的逐步枯竭,Brent定价存有的缺陷正逐步显现。依据中国原油期货市场价格进行新项目评价,有利于更真实反映并购期油气资产储量对中国油气公司的预期价值,更客观评估和测算中国油气公司在海外开发即将销往中国的原油市场价格,得出更真实的经济评价结果和决策,有效规避价格波动风险,锁定生产成本和预期收益,做出更科学的并购和运营决策,降低投资和资产持有风险。

为中国油气公司海外业务价值提升创造条件

中国原油期货交易市场的推出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相辅相成。目前人民币已经是世界第五大结算货币,并于2016年被正式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的原油期货市场必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当前中国海外油气公司的上游投资和贸易基本以美元结算,人民币国际化一方面可以避免上游油气资产投资和回收的汇率波动风险,另一方面可以为当前中国油气公司全球油气资产运营提供更多资金清算渠道,减少资金沉淀,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原油期货市场的推出还将吸引全球主要油气资源国的参与合作,这包括国际投资者引入,以及国际社会对国内价格的关注等,必将大幅提升国内期货市场的国际化水平。而一个健康、稳定的亚洲原油贸易价格体系,有助于OPEC等产油国平衡西方国家油气定价体系的不平衡影响,特别是在WTI价格持续走低和布伦特标准油产量下降的大背景下。原油出口大国沙特阿拉伯就曾因WTI价格走低时,将出口美国的沙特原油作价基准油,由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WTI)改为阿格斯含硫原油(ASCI)。产油国对投资、开发、定价、贸易一体化亚洲油气合作生态的融入越多,中国油气公司在海外油气合作的影响就越大,与中国油气企业合作的用户黏性就越高,中国油气企业面临的国际油气合作条款、商务谈判、话语权就越大,业务投资整体效益就会越大。中国油气公司海外油气投资中现行以上游投资带动工程建设、技术服务、装备制造出口等下游业务,实现提升中方整体利益最大化的成功经验,就是很好的案例。

从西方国家油气行业发展与演进历程来看,随着中国经济整体和国际油气合作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建立健全中国原油期货交易市场与平台建设,构建完善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原油期货交易机制和油气行业定价体系,无论对保障国家油气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还是提升中国油气行业整体国际化水平与价值创造能力,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猜你喜欢
原油期货油气原油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中国海上油气》2021年征订启
中国版原油期货能走多远?
原油期货搅局者
如何利用原油期货在能源三角不可能中避险
油气体制改革迷局
含蜡原油非牛顿流变特性
大数据是“原油”,不是“汽油”
2013全球主要油气发现
中国原油期货动了谁的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