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教育变革中大学育人质量的再思考

2019-07-30 05:45祃海霞李桂琴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学生中心管理体系

祃海霞 李桂琴

摘要:基于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的“以学生为中心”思想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正在发生一场“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的深刻变革,对“以学生为中心”育人质量进行评估,需要通过学情调查等方式从学生反馈中观测学生在校期间的收获以及大学支持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程度,从而获取评价大学办学质量的重要数据,评定育人效益,促进学校变革与学生成长,同时促进“以学生为中心”思想的真正落地。

关键词:学生中心;育人质量;学情调查;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9)02-0089-04

一、以学生为中心思想的理论渊源

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提出教育要适应人的天性、适应身心发展规律的主张,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提出教育最主要的原则就是要适应自然,法国思想家卢梭更是在先贤的理论基础上系统提出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瑞士教育理论家裴斯塔洛奇、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福禄贝尔进一步发展了对自然适应性教育原则的诠释,之后的美国教育家和哲学家杜威则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这一教育理论,提出“教育即自然生长理论”,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观[1]。根据部分学者的观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渊源来自于杜威的“儿童中心论”。这一理论特别强调尊重人类自由的天性、尊重儿童的心灵和遵循教育的规律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在教育界影响很大[2]。杜威在反对传统教师中心说的同时,并不否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他甚至认为教师在其所主张的教学进程中比在传统教学进程中要付出更为艰巨的劳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主要特征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常采用协作式、个别化、小组讨论等形式或多种形式组合起来进行教学。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再是灌输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引领学习方向,培养观察、发现、研究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除此之外,霍姆伯格有指导的教学会谈理论、西沃特的持续关注理论都从“以学生为中心”的角度出发,对课程材料编写和开发以及学习支持提供了具体的策略和原则;魏德迈和穆尔的学生自治理论也与“以学生为中心”思想有密切联系,提出了影响或决定学习自主性的因素;丹尼尔的独立学习理论、史密斯的相互依存学习理论都以“以学生为中心”作为其理论前提和基础。以皮亚杰、科恩伯格、斯滕伯格、卡茨、维果斯基等为代表人物的建构主义认知理论[3]所创设的独具特色的学习模式,更是为“以学生为中心”提供了理论指导,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可以说,在最新信息技术成果深入融合教育活动的当下,基于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的“以学生为中心”思想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成为大学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

二、以学生为中心思想的涵义

理解和把握以学生为中心思想的涵义,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就教学结构而言,学生处于四要素的中心地位。在教师、学生、媒体、内容等教学要素中,学生处于中心地位,其他要素要为学生学习服务。

2. 就教学环境而言,强调学习环境对学习的支持。不管是资源建设硬环境,还是服务与管理软环境,都强调环境和技术对学习的支持度,强调科学性、人文性、多渠道性、快捷性,重视对学生的研究,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支持、关照和引导。

3. 就学习方式而言,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主动的。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的认识是主体的“构造”过程[4],学习过程是人的认知思维活动的主动建构过程,学习者根据各自不同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对外界的信息作出不同的反应,从而建构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学习方式是主动的。其主動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自主制定执行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策略和方法;自主控制学习过程;自主进行学习评估。这种自主的个性化学习,与传统教育模式中的学生学习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就学习范式而言,强调师生学习共同体的作用。根据教育科学和心理学理论,教育是一种相互联系而不是个体封闭的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学生在学习资源的作用下,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下,逐渐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可见,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个性化学习不等于个别学习。

三、以学生为中心教育变革中育人质量的再思考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正在发生一场“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的深刻变革,学生将成为大学最为关心和重视的群体,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将成为未来大学赖以存在的基础。学校支持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程度将从根本上影响这所大学的生存和发展。大学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五大使命,但人才培养始终是第一位的,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是检验大学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大学的定力就体现在对育人初心的坚守上。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对“以学生为中心”育人质量的考量,并不是简单的对高校资源投入、声望排名或科研成果等方面做量化评估和比较,而是需要通过多种调查方式,如学情调查、成长满意度调查等,从学生的反馈中观测学生在校期间的收获以及大学支持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程度,从而获取评价大学办学质量的重要数据。评定学校育人的效益,同时及时发现工作中现存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调整与改革,调查的最终目标指向“促进学校变革与学生成长”“以学生为中心”得以真正实现。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开展了学情调查实践与研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如何反思教育、重塑教学这一新的时代命题。学情调查实践与研究选择了育人目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管理体系、学习环境、学生成长等六个维度,旨在衡量大学支持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程度以及给学生带来的增值,进而反映这所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质量。

现借助网络调查平台获得的某大学三年级学情调查数据为基础开展实证分析与研究。此次调查中参与问卷4 341份,回收有效问卷4 230份,问卷回收率为97.4%。参与调查的学生覆盖经管法、理工农医、文学艺术等学科的54个专业,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通过调查数据分析,笔者认为如下三方面内容应引起思考。

1. 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当前大学都在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体系转型,要让学生在大学四年除了知识积累外,在能力和素质层面也有实质提升,大学必须改“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创造和能力培养模式。这个改变的关键是转变教师的授课方式,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创新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方法[5]。笔者依托学情调查数据,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两个维度来分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是否有效地支持了学生学习和成长,“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得到真正体现。

现代的教学需要秉持建构主义的哲学立场,更加注重教学情境或环境、课堂以及课外教学活动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支持。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师生互动指标的整体评价较低,其中,“与老师讨论自身学业表现”评价得分相对最低,仅为46分;其他从低到高依次为“与任课老师或辅导员交流个人职业发展规划”47.9分、“参與学校或老师组织的竞赛或科研活动”48.7分、“课下与老师交流讨论学习问题”50.8分、“课上主动向老师提问或参与讨论”53.8分。相比师生互动指标,学生对生生互动指标的整体评价稍有改善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其中,“与其他同学一起完成项目或作业”评价得分相对较好,为65.3分;“为其他同学讲解课程内容”评价得分相对较低,为55.8分;“向其他同学请教课程内容”评价得分为62.3分。可见,“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生习惯性地被动学现象在当前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仍相当普遍。

可喜的是,在课程设置以及教师教学方面,大学始终没有放缓探索改进的进程。此次调查中,学生对课程及活动设置指标的整体评价尚可,其中,得分从高至低依次为“学校鼓励学生参加校园文体活动”评价得分相对最高,为73分、“课程强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或解决现实问题”67分、“课程强调综合不同信息形成新的想法或认识”64.8分、“课程强调对不同观点、方案或信息进行评价”63.7分、“课程强调对概念、经验或推理过程进行深度分析”63.1分。与上年相比,“课程强调解决现实问题”评价得分有了较大提升。同时,学生对教师教学指标的评价得分较2017年也有所上升,其中,“教师运用案例与例证来解释难点”得分相对最高,为77.2分,其他从高到低依次是“教师明确提出课程目标和要求”75.2分、“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了解、理解、探究与反思”74.9分、“教师强调课程核心思想与内在逻辑”73.6分、“教师及时反馈学生作业及考核中存在的问题”72.1分。

2. 以管理为导向还是以服务为导向?大学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中很重要的一个体系就是服务体系,强调要突出服务效能,以学生为中心,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笔者从管理体系、学习环境两个维度用数据来观测物理环境、资源环境、技术环境等大学环境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学校的管理体系和架构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化交流,是否有利于师生交流。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学校服务氛围的整体评价一般,为68.1分。其中,得分由高至低依次为“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与培训”69.8分、“学校提供学术辅导等支持服务,帮助学生取得学术成功”68.2分、“学校为学生提供专业认知指导”67.9分、“学校提供第二课堂、在线课堂等帮助学生提升素质与能力”67.3分、“学校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66分。

经分析,20.88%的学生“对学校教学管理水平意见很多”,23.37%的学生持不确定态度,55.75%的学生意见不多。值得肯定的是,大多数学生对学业指导体系(82.63%)、课程辅导体系(81.87%)、教务管理(83.70%)、就业创业指导(82.63%)、心理健康服务(80.85%)、资助帮扶(85.74%)、辅导员工作(89.29%)等感到满意。另外,71.12%的学生认为“反应问题的渠道畅通”,70.72%的学生认为学校“能及时答复或解决提出的意见”,可见还有30%的空间是需要继续改进的。对于学习环境,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的公共和专业教学设施(92.31%、83.92%)、网络资源(90.72%)、体育及生活设施(86.52%)能够满足需要。同时也有部分学生(占比均在6%以下)认为体育、生活设施等学习环境还有待提升。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教学质量的受益者,是教学质量保证的“合作伙伴”,在细节方面,学校还需要强化精准服务意识,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提升综合服务水平。

3. 学生单向感知还是学校持续改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教育界自古以来达成的共识。社会经济和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远远超过现成知识的获取,要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更广阔的成长空间,获取更大的成长幅度。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书面与口头表达和沟通的能力、将知识付诸实践的能力,以及在全球化不断深入、中国日渐崛起背景下的全球胜任力,都是大学在教育过程中应着重培养的能力。大学育人目标的清晰度和下沉到二级机构以及学生具体活动中的程度就变得非常重要,更关键的尤在于学生的成长体验与认知是否及时有效地参与到大学育人目标及实现过程的下一轮完善改进,即学校的持续改进是否形成闭环,是否以学生的成长质量、成才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目前的情况不容乐观,大学中能够系统开展学情调查等活动并充分利用调查结果用以改进育人工作的还不多。笔者从学生成长、育人目标两个维度开展关联分析,从持续改进的角度来发现育人过程中的差距和完善的方向。

此次调查中,学生对在校学习经历对自身知识能力水平帮助的评价较好。其中,自我认知能力评价得分最高,为77.8分,接下来依次是团队合作能力76.3分、收集信息能力76分、沟通能力75.2分、辩证思维能力74.9分、解决现实问题能力73.9分、时间管理能力73.6分、口头表达能力72.7分、书面表达能力72.7分、专业知识与技能71.8分,评价得分较低的是量化分析能力,为71.4分。与上年相比,除量化分析能力,各指标评价得分均有所提升,如图1所示。

學生通过大学学习产生了成长增值,如知识体系的完善程度、能力的提升度以及素质的发展水平等。但是,仅仅观测这些增值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把学生的成长增值与学生的满意度、与大学育人目标的契合度及达成度进行关联,以学生的成长质量、成才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改进学校的育人工作,提高育人质量。此次调查中,学生对“专业认知度”“专业满意度”“学校满意度”指标的评价分别为72.6分、72.6分、75.7分,可见与学生自身的成长需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学校还需要进一步在育人模式的顶层设计、育人目标的清晰度上做持续改进,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些育人目标及措施下沉到二级机构,体现到培育学生的一系列具体活动中去。

综上所述,在“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的教育变革背景下,大学无论是在理念认知、共识达成,还是在过程实现、持续改进上都需要加快步伐、加大力度,切实把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作为自我评价的首要指标,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为改革出发点[6],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培养成效为办学导向,追求卓越,持续改进,进而内化形成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的大学质量文化。

参考文献:

[1]叶春英.杜威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6):8.

[2]王玉婷.对教育中儿童的再认识——基于杜威“儿童中心论”的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2017(3):108-109.

[3]秦炳涛.建构主义视阈下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教学模式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8(11):93-94.

[4]张亚娟.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综述[J].教育现代化,2018(12):171.

[5]夏纪梅.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要素与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8(3):79-83,92.

[6]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2018-10-17.

责任编辑:李金霞

Abstract: The idea of "student-centered educ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humanism and constructivism has become the foundation idea of modern education. A "student-and-learning-centered education" reform is ongoing among the high-leveled education system around the world.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student-centered education",measures like student analysis need to be taken in order to observe,through the feedback from students,how much students have learnt on campus and how much support the university has contributed to students' study and personal growth,through which valuable data for evaluation of university's educational efficiency and quality can be acquired,reform of university and personal growth of students can be accelerated,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udent-centered education" can be reinforced.

Key words: student-centered,education quality,investigation of learning situation,management system

猜你喜欢
学生中心管理体系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可靠性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
“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课堂模式探讨
构建“四点一线”的项目预算管理体系
初中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素养促进学生发展
初中英语教学如何以学生为中心
高校教学设计从“抽屉”走向“学生”的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