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人员装备模块化方案初探

2019-07-31 01:39屈莉红黄国鑫陈鹤扬张明鸣孙贵新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医疗队模块化救援

屈莉红,黄国鑫,陈鹤扬,徐 涵,张明鸣,周 丽,孙贵新,3

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前身是成立于2010年的上海市卫生应急救援队,该救援队是首批通过国家卫计委审核的16 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中的一支[1]。2015 年,在中国国家卫计委与上海市卫计委、浦东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市卫生应急救援队正式向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注册申请,并于2016-05顺利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专家组的审核,正式成为国内第一支经WHO 认证的国际应急医疗队[2],并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China International Emergency Medical Team(Shanghai)],以下简称EMT-SH。

应急医疗队人员按照WHO 要求经过严格筛选和建制,90 名正式队员中,以35 岁左右的医护人员为主,具有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占比42%。具有博士、硕士学历人员共40 名,业务能力精湛,其中党员25 人,政治素养较高。此外装备有多种先进的救援设备,包括了可以执行全地形野外救援的大型奔驰越野救援车,可以用于空中搜救的救援直升机,可以进行损伤控制外科手术的大型移动医院。

尽管EMT-SH 目前具备了一定的硬件实力,但软实力还有待提升。救援队伍的应急预案规定了队伍在应对不同的突发应急任务时,应该采取的具体应对方案,详尽并有针对性的预案可以大大提升队伍的应急能力。目前,医疗队初步制订了在不同灾害模式下的任务预案,但是在出队人员、装备携带、药品准备种类及数量等诸多方面依然没有很强的针对性设计。这样可能会导致出队人员装备缺乏灵活性,不能适应特定灾难救援需要,从而减低队伍的应急能力,最终影响救援效率。因此,研究如何加强应急医疗队任务预案,提升应急医疗队的出队效率,使现有人员和装备充分发挥作用便成为了目前该队伍建设工作中亟需解决的一项重要工作。模块化方法擅长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就有多篇国内外论文研究模块化方法在救援队伍建设方面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实际参考意义[3-5]。本研究尝试对EMT-SH 的人员装备药品模块化单元改造进行初步探索,为医疗队建立灵活的任务模块抽组方案奠定基础。

1 模块及模块化理论

模块的本意,可以理解为“模件”“组件”“指令组”等。每个领域的专家对模块的定义各有不同,最初人们认为模块是可以单独进行设计和制造的部件,这些部件有时能以多种方式进行组合。童时中[6]认为模块是经过优化并具有通用意义的“标准”构成单元,是可以组合成系统、具有一定确定功能和接口结构的、典型的通用独立单元。陈文亮[7]把模块的概念定义为:具有一定功能与结构和标准化特征的独立实体。从以上不同时期不同专家对模块的定义可以看出,模块应用正在逐渐广泛,从构成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逐渐摆脱产品实体,向系统方向发展,越来越具有通用性[8]。

理解模块的不同性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模块化的过程[9]。广义的模块化是指一切由通用模块组合成的事物,比如企业的组织架构、工厂流水线的构成等[10,11]。随着模块化应用的飞速发展,模块化理论被越来越多的人看成一种新的方法论。最早,模块化是指设计和制造模块[12,13],将它们用最多的方式互相组合在一起。童时中[6]认为模块化是一种思维的工具,通过科学分析,采用多种方法来优化模块化结构,同时使用标准方法,使对象有序且规范的过程。陈文亮[7]更简单定义了模块化:模块化是在特定的系统中建立模块和运用模块的活动,主要分为两个过程,即建立模块和运用模块。

模块化是将整个系统分解成多个子系统及再将子系统组合成新系统的过程。系统分解也就是模块分解,是指把一个复杂的系统或者过程按照一定的联系分解为可以进行独立设计的半自律性子系统。模块组合的过程也就是模块集中化,是按照某种联系把单独设计的子系统统一起来,构成更加复杂系统的过程[14]。模块化的优势在于模块分解的独立性、组合的系统性,因此模块化技术和思想可以在产品生产以外更大的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比如,在企业内部组织或者社会机构组织内部。

2 EMT-SH 人员装备模块化方案的可行性及基本单元的建立

模块化思想的核心是将系统按照功能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模块,通过模块间的相互组合,可以得到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产品[15]。每个独立的模块具有单独的功能,模块之间都有显著界面,并且不可相互取代[6]。模块化理论认为系统的分解、组织模块的划分是完成系统模块化的基础。系统的划分要求模块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结构的独立性;(2)功能的确定性;(3)组合的通用性[6]。同样,应急医疗队模块化建设的前提是正确的模块化分解,必须建立具有以上三个特点的模块体系。

目前EMT-SH 的队员来自于外科、妇科、儿科、普通内科、感染科、消化科、心理科等众多临床科室,同时又配备专业的麻醉、护理、检验超声等辅助和护理人员,另外还有破拆、搜救、安保、后勤等专业人员,可以说这是一支高度专业化的医疗救援队伍。根据人员职责,大致分为检伤分类组、环境勘测组、破拆组、担架组、紧急医学救治及移动医院各功能组、后勤保障组等[16]。从结构的独立性来看,医疗队人员装备模块化单元建立具有可行性。可以按照功能区分,将医疗队划分成若干个独立的模块单元,比如,搜救模块、辅助检验模块、后勤模块等[17]。这些模块都是医疗队组织系统的组成部分,也可以说,它们是医疗队模块分解的产物。从功能的确定性看,医疗队人员装备模块化单元建立也具有可行性。医疗队是高度专业化的组织团体,每一个队员都有明确的职责和功能,这种职责和功能是相对固定的,对医疗队的人员装备进行模块分解后,可以使每个模块的功能进一步确定。这样的模块分解可以细化功能并提升工作效率。最后,从组合的通用性看,医疗队人员装备模块化单元建立同样具有可行性。目前EMT-SH 的人员组成、设备效能、物资供应、后勤保障等都是按照一个能收治和容纳100 名住院患者的中等规模医院进行设计,人机匹配处于平衡状态,也就是说医疗队模块化分解具有相同的标准,这为组合的通用性提供了前提。由于不同的模块具有相同的效能,所以应急医疗组织模块就是一种标准化的组织单元。

综合以上分析,从模块化结构的特点来看,EMTSH 的人员装备模块单元建设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模块化理论核心包含了一个基本特征,即模块化是将整个系统分解成各个子模块及将子模块组合成系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固定的规则和标准。遵循这样的原理,对EMT-SH 人员装备模块化的过程也包含了两个过程。首先是系统分解,把一个复杂的体系分解成若干个的子模块,子模块具有明确的功能;然后再将若干子模块组合成新的高级模块[18-20]。针对如何将医疗队的人员装备进行系统分解这一问题,笔者以应急医疗队的主要任务为依据,以应急医疗队现有人员装备为基础,采用队内头脑风暴的方法,邀请多名医院相关领导,以及应急医疗队领导和骨干召开小型会议,就医疗队模块单元议题展开讨论,并在会后对大家意见进行分析汇总,提出了初步功能单元。该功能单元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人员设备模块库和药品模块库,人员设备模块库由三级模块组成,即6 个一级模块,15 个二级模块和37 个子单元组成(表1)。

表1 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人员装备基本模块组成

在建立了以上完整的基本模块化单元后,就需要对应急医疗队的主要任务特点进行分析评估,进而对症下药,从模块单元中找到对应的模块单元,组合成相应的任务模块。今后一旦需要训练或者执行救援任务时,按照对应的任务模块进行抽组,组成新的应急医疗队,就可以大大提升出队效率和应急能力。

3 案例分享及讨论

2014-08-02,位于江苏省昆山市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某公司抛光二车间发生特别重大铝粉尘爆炸事故。在第一时间接到上海灾害应急指挥部门通知后,上海卫生应急救援队(EMT-SH 的前身)奉命紧急集合,以最快速度赶赴昆山。当时共出动4 部救援车辆及26 名救援人员,同时携带各类救援器材和药品,救援人员中有医师、护士和司机等,他们均来自于各临床科室及后勤部门。救援队从得到指令到出发共耗时3.5 h,到达现场后立即投入抢救工作。由于伤员较多,且大部分伤员属严重烧伤,很多经多次转运后被送到更远的医院接受治疗。转运途中,予患者吸氧、心电监护、吸痰、静脉补液等处理。在转运途中有一位危重患者出现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救援队员利用救援车上的随行设备为患者镇静,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患者病情平稳,安全转运至长海医院烧伤科。经救援队努力奋战,大量伤员得到最快速度治疗。

人员装备模块化在实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出队规模上,针对爆炸引起的火灾救援,模块化的人员装备抽组只需出动以下模块:指挥单元、通信单元、基础医疗模块、药品器械模块、卫生消毒模块、运输保障单元,由这几个模块组成新的火灾任务抽组队伍。队伍携带急救药品模块、火灾药品模块和中毒事件救援药品模块,快速进入火灾救援现场。救援人数得到精简,所携带的设备药品更有针对性,从而缩短准备时间,将出发时间提前,更快投入救援任务。另外,人员功能划分清晰,避免任务不清,造成抢救力量的浪费。除了小部分负责指挥通信协调的人员外,其余人员分为两类:现场抢救人员和伤员运送人员。现场抢救人员来自基础医疗模块、药品器械模块和卫生消毒模块,伤员运送人员是由运输保障单元组成。爆炸火灾引起的伤害相对比较单一,烧伤抢救处理和伤员及时转运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因此,简单的出队人员分类往往可以提升应急能力和抢救效率,真正做到“快速开进、快速抢救、快速转运”。携带足量的火灾药品模块和中毒救援药品模块可以增强现场抢救效果,增加存活率。从以上预估可以判断,火灾救援模块化任务抽组可以明显提高医疗队应急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缩短响应时间,救援队出发时间预计提前1 h;优化了救援队伍结构,明确了人员功能,减少救援力量的浪费;强化药品的功能以及数量,既可以节约准备时间,也可以提升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从而提升抢救效果。

4 总结与思考

笔者简要总结了EMT-SH 的队伍现状,明确了目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同时回顾了模块和模块化理论基础,分析了在EMT-SH 进行模块化建设的可行性,进而通过在其内部应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初步建立了人员和装备的基本模块体系,从而为下一阶段提升应急医疗队应急能力打下基础。

以上所有基本单元是基于医疗队内部的管理经验和集体智慧集而建立的,是否正确、能否适应今后复杂多变的救援任务,还需要通过下一步的深化研究进行纠正和完善。另外,模块化单元的建立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如何将模块化单元与实际救援任务相结合,探索出一套高度灵活高效的任务预案,最终全面提升医疗队应急能力,这也是下一步研究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医疗队模块化救援
紧急救援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援非医疗队
军地医疗队驰援武汉
3D打印大救援
模块化住宅
出征
——致敬赴援武汉的医疗队
马勒推出新型模块化混动系统
中国(福建)第15批援博医疗队首诊记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