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用涤/棉织物的防电磁辐射整理及性能

2019-07-31 08:12
产业用纺织品 2019年5期
关键词:镀镍镀层屏蔽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轻纺服装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00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磁波的危害愈加显著,开发具有电磁防护性能的纺织品与服装尤为重要[1]。常见的电磁防护织物的制备方法,一是采用纺织纤维与金属纤维混纺、织造,利用金属纤维吸收和反射电磁波,常用的金属纤维有不锈钢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等[2];或者通过化学镀的方式对织物进行后整理,使织物具有电磁防护性能,可采用一种金属的化学镀如镀镍、银、铜等金属,也可采用多种金属的复合镀,经整理后织物的电磁屏蔽效果各不相同[3-5]。早期的电磁防护织物,尤其是用于孕妇装的防辐射织物,大都含有一定量的不锈钢纤维,考虑到织物的服用舒适性能,不锈钢纤维的含量一般不高,故其电磁防护效果受到限制。

基于此,本文借鉴杨苗苗等[6]5, [7], [8]41和詹建朝等[9]15, [10]25利用化学镀对涤/棉织物进行电磁防护整理的相关原理与结论,对服装用涤/棉混纺织物进行表面活化后再进行电磁屏蔽整理,并对织物的电磁防护、导电、服用等性能进行研究,以期为涤/棉混纺织物的电磁防护整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试验

1.1 试验准备

(1) 试样:涤/棉织物,其规格见表1。

表1 试样规格

(2) 试剂:氢氧化钠(NaOH,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OP乳化剂(分析纯,无锡市晶科化工有限公司);氯化亚锡(SnCl2,分析纯,上海展云化工有限公司);氯化钯(PdCl2,分析纯,上海展云化工有限公司);次亚磷酸钠(NaH2PO2·H2O,分析纯,上海展云化工有限公司);柠檬酸钠(C6H5Na3O7·2H2O,分析纯,上海展云化工有限公司);硫酸镍(NiSO4·6H2O,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氯化铵(NH4Cl,分析纯,上海展云化工有限公司)。

(3) 仪器:Quanta FEG 250型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广州贝拓科学技术有限公司);DR-913型织物防电磁辐射性能测试仪(温州大荣纺织仪器有限公司);MF30型指针式万用表(吉时利仪器有限公司);YG(B)811E型全自动织物悬垂性能测试仪(温州大荣纺织仪器有限公司);YG026D型电子织物强力机(温州大荣纺织仪器有限公司);YG461E/I型数字式织物透气量仪(宁波纺织仪器厂)。

1.2 电磁防护整理工艺

本文采用镀镍的化学镀方式进行电磁防护整理,具体的工艺流程:

1.2.1 前处理工艺

1.2.1.1 除油工艺

除油的目的是除去残留在试样表面的油剂等杂质,确保后续反应顺利进行。具体的除油工艺[6]12:取100 g试样并放入1 L质量浓度为80.0 g/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添加5~10 mL OP乳化剂,在85 ℃下处理70~90 min后取出,再经水洗、烘干。

1.2.1.2 敏化-活化工艺

敏化的目的是使试样表面能吸附更多的亚锡离子,为活化反应做准备。具体的敏化工艺:取适量氯化亚锌并加入蒸馏水中溶解,再加入适量稀盐酸确保氯化亚锌完全溶解,使氯化亚锌的质量浓度达到20.0 g/L,形成敏化液;然后将除油后的试样放入敏化液中,在室温下反应5 min后取出,用蒸馏水仔细漂洗,除去多余的亚锡离子。

活化的目的是利用敏化后的试样上的亚锡离子的还原性,将试样从活化液中吸附的钯离子还原为钯颗粒,为镀镍做准备。具体的活化工艺[6]15:取适量氯化钯并加入蒸馏水中溶解,再加入适量稀盐酸确保氯化钯完全溶解,使氯化钯的质量浓度达到0.5 g/L,形成活化液;然后将敏化后的试样放入活化液中,在室温下反应5 min后取出,水洗至试样上无钯离子存在。

1.2.2 镀镍工艺

将经过敏化-活化处理的试样放入镀镍溶液中,试样上的钯颗粒可直接引发镀镍反应,反应结束后取出试样,经水洗、烘干,测试织物增重率。具体的镀镍工艺[9]16:取硫酸镍20.0 g溶解于1 L去离子水中,依次添加次亚磷酸钠30.0 g、柠檬酸钠20.0 g、氯化铵15.0 g,搅拌均匀,调节溶液pH值至9,形成镀镍溶液;然后将敏化-活化后的试样放入镀镍溶液中,在室温下反应1~5 min后取出,再经水洗、干燥。1#和2#试样经镀镍整理后,分别编号为镀镍1#和镀镍2#。

1.3 性能测试

1.3.1 织物表面形态

采用Quanta FEG 250型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织物的表面形态。

1.3.2 镀层与织物结合牢度的测定

采用透明胶带法[11-12]测定镀层与织物之间的结合牢度(简称“镀层与织物结合牢度”)。以粘在胶带上的金属粉末质量评定镀层与织物结合牢度。测试结果分5个等级,其中1级的结合牢度最差,5级的结合牢度最佳。

1.3.3 镀镍速率测定

镀镍速率可采用镀镍整理后的织物增重率间接表示[8]42, [10]27。按式(1)计算织物增重率。

(1)

式中:w表示织物增重率,%;W0表示镀镍整理前的织物质量,mg;W1表示镀镍整理后的织物质量,mg。

1.3.4 电磁屏蔽性能测试

采用DR-913型织物防电磁辐射性能测试仪测试织物的电磁屏蔽性能。测试频率采用2 250~2 650 MHz,试样尺寸为10.7 cm×6.4 cm。评价指标为屏蔽效能(SE)。

1.3.5 电阻测定

采用MF30型指针式万用表测试织物的表面电阻。试样尺寸为11.0 cm×11.0 cm,每块织物选取3块试样进行测试,结果取平均值。

1.3.6 织物服用性能测试

采用YG026D型电子织物强力机测试织物的拉伸性能,试样尺寸为20.0 cm×6.0 cm,拉伸速度为200 mm/min;采用YG(B)811E型全自动织物悬垂性能测试仪测定织物的悬垂性能;采用YG461E/I型数字式织物透气量仪测试织物的透气性能;采用YG(B)022D型全自动织物硬挺度仪测试织物的刚柔性能。

2 结果与分析

2.1 织物表面形态

图1所示为2#试样在镀镍整理前后的织物表面形态。

(a) 镀镍整理前 (b) 镀镍整理后

(c) 镀镍整理后织物

表面纱线

图1 织物表面形态

由图1可知:经镀镍整理后,织物表面覆盖了一层较为致密的镀层,镀层分布较为均匀,部分纱线表面偶尔出现絮状物,这可能是由于镀镍反应速率过快,金属镍颗粒沉积在纱线表面的毛羽上造成的。

2.2 镀层与织物结合牢度

镀层与织物结合牢度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镀层与织物结合牢度

由表2可知:经镀镍整理后,镀层与织物结合牢度分别为4级和5级,说明镀层与织物结合牢固,不易脱落。

2.3 镀镍速率

镀镍速率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镀镍速率

由图2可知:随着镀镍反应时间的增加,织物增重率逐渐增大。在最初的25 min内,织物增重率基本呈线性增加,表明织物增重明显;之后,织物增重率变化缓慢,至35 min后趋于稳定。在镀镍反应初期,由于镀镍溶液中硫酸镍和次亚磷酸钠的浓度较大,反应速度加快,所形成的镍附着在织物表面,使得织物表面的活性提高,这促进了镀镍反应的发生,因此织物增重明显。随着镀镍反应的持续发生,镀镍溶液中的硫酸镍含量减少,镀镍反应速率变慢,织物增重趋于平衡。

镀镍1#与镀镍2#试样的织物增重率变化规律相似,且镀镍1#试样的织物增重率明显低于镀镍2#试样。根据表1,2#试样中含有质量分数为15%的不锈钢纤维,它的存在使得2#试样的织物表面活性大于1#试样,更易促进镀镍反应的发生和进行,加上反应过程中能形成更多的镍,因此2#试样的织物表面活性更强,镀镍反应速率更快,织物增重更明显。

2.4 屏蔽效能与导电性能

电磁波的屏蔽效能包含两部分:反射效能与吸收效能。前者与电磁波频率及镀层反射率有关,后者主要与电磁波频率、镀层电导率及镀层厚度有关[13]。当电磁波频率一定时,镀层电导率越大,反射效能越大;当电导率一定时,电磁波频率越高,则反射效能越小。对于吸收效能,电磁波频率一定时,镀层电导率越大,吸收效能越大;当电导率一定时,电磁波频率越高,吸收效能越大[10]27。因此,对于低频率的微波辐射,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主要由反射效能决定[14]。本试验分别测试了镀镍整理后织物的屏蔽效能(图3)和表面比电阻(图4)。

图3 屏蔽效能

图4 织物表面比电阻与织物增重率的关系

由图3可知:试样经镀镍整理后具有明显的电磁屏蔽性能。其中,镀镍1#试样的屏蔽效能为23.13 dB,镀镍2#试样的屏蔽效能达到46.96 dB。经镀镍整理后,织物表面沉积一定量的镍,形成金属镀层,其具有很好的吸收和反射电磁波的能力,故织物的电磁屏蔽性能得到提升。镀镍2#试样的电磁屏蔽性能明显优于镀镍1#试样,其原因除了不锈钢纤维本身可以反射和吸收电磁波外,还与镀镍反应有关。不锈钢纤维可增加织物表面的反应活性,诱使镀镍反应更易进行,织物表面更易沉积镍,形成镀镍层。

由图4可知:随着织物增重率增加,织物表面比电阻逐渐减小,而且在织物增重率相同的情况下, 镀镍2#试样的织物表面比电阻小于镀镍1#试样。当织物增重率为30%时,2种试样的织物表面比电阻均明显下降,这是因为镀镍反应是一个发生在金属材料表面的自催化氧化-还原反应,随着镀镍反应的进行,织物表面的镍镀层由不均匀逐渐向均匀过渡,这时镍镀层的均匀性占主导作用。随后,织物表面比电阻的变化较为缓慢,这主要与织物表面镀层的致密性和内部缺陷有关[15]37。

2.5 织物服用性能

织物服用性能测试结果见表3。

表3 织物服用性能

由表3可知:经镀镍整理后,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有所增加,而织物的透气性、悬垂性及柔软性有所下降,且1#试样经镀镍整理后其各性能指标的变化幅度均明显大于2#试样。其原因可能是镀镍整理后织物表面形成一层较为致密的镍,导致纱线之间的缝隙变小,织物的孔隙率减小,因此织物的透气性、悬垂性及柔软性下降,而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增大。

3 结语

(1) 经镀镍整理后,涤/棉混纺织物与涤/棉/不锈钢纤维混纺织物均具有一定的电磁防护性能,且后者的电磁防护性能优于前者,屏蔽效能为46.96 dB。

(2) 织物的电磁防护性能和导电性能随织物增重率增大而提高,且含有不锈钢纤维的织物的提高更明显,说明不锈钢纤维可与镍镀层产生协同作用,利于增强织物的电磁防护性能。

(3) 经镀镍整理后,织物的透气性、悬垂性下降,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和硬挺度系数提高。与涤/棉混纺织物相比,涤/棉/不锈钢纤维混纺织物经镀镍整理后具备更好的防电磁辐射性能,且织物服用性能受到的影响不大。

猜你喜欢
镀镍镀层屏蔽
不同镀层重量的铝硅镀层加热时的镀层结构转变规律
Ni/WC复合镀层与Ni-W合金镀层力学性能比较
把生活调成“屏蔽模式”
朋友圈被屏蔽,十二星座怎么看
稀土氯化物(镧、钇)在镀镍溶液中的应用
镍磷基镀层耐磨性的影响因素
如何屏蔽
AZ31B镁合金复合镀镍层的制备及其耐蚀性研究
稀土离子对化学镀镍的影响
几乎最佳屏蔽二进序列偶构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