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问题及对策探索*
——以供应链管理为例

2019-08-01 01:54朱晓敏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9年7期
关键词:专任教师专业课程供应链

□ 朱晓敏

(广东理工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肇庆 526070)

1 引言

《供应链管理》课程在本科物流管理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指出: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物流系统优化理论与运营管理方法等核心知识体系。同时,在“专业理论教学课程”中明确《供应链管理》为专业核心课程。

Bernon(2013)等指出,本科生缺乏工作经验,故本科高校《供应链管理》的课程设置应该包含更多的技术内容,而现状与之明显南辕北辙。《供应链管理》课程仍以单向式、灌输式、验证式的教学模式为主。当下的教学模式无法很好地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需求,亟须在《供应链管理》课程中进一步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2 供应链管理实践教学的主要问题

①教师自身实践经验不足,导致推进实践教学的力度不足。无可否认,当下本科高校专任教师的学历、学术研究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但绝大部分的专任教师均属于高校求学——高校任职,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测报告(2016)》数据显示,具有行业背景的专任教师仅占12.1%。而自身实践经验不足的教师无法很好地根据市场需求的风向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这是当下高校实践教学水平比较低的主因之一。

②实践教学经费相对缺乏,实验室、教具与软件、实践基地供不应求,无法满足《供应链管理》综合性的实践教学需求。目前,《供应链管理》的系统操作实践教学主要通过各种生产管理软件、库存管理软件及ERP系统开展,较少使用更有对抗性的供应链管理沙盘及系统的供应链管理软件,而偶发式、分割式、演示式、验证式的软件教学并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供应链管理的综合性逻辑思维与实操技能。

③学生的参与度相对较低,自主学习不足。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以教师的“讲得好”而非学生的“学得好”为标准。特别是目前相当部分的本科高校的专业课程采用合班(大班)授课模式,即使在现有的实践教学环节,受教师—学生人数配比(《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测报告(2014)》数据显示专任教师队伍数量配备不足,新建本科院校生师比达到合格要求的院校不足30%)以及场地等的限制,也只能以讲授、演示性的实践教学方法为主,欠缺教师—学生,学生—学生间的互动,忽视了对学生的启发与自主思维培养。此外,《供应链管理》课程与物流管理专业的《采购管理》等其他课程存在较多的知识交叉、重合,使得学生对《供应链管理》课程存在一定的误解,以为《供应链管理》仅是其他课程的补充,导致学习重视不足。

④课程考核方法单一,忽略对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考察。为了规范教学管理,全日制本科高校对于学科的考核方法均有较为严格的规定,而很多新建本科院校为了应对学士学位授权评估对课程考核的管理更为严格。大部分本科高校的课程期末考核制度要求平时成绩仅占总评成绩的30%(少数科目放宽至40%)。这样的考核办法并不适合类似《供应链管理》等综合性、实践要求较高的课程,不利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不利于提高学生对于实践(验)环节、项目的学习能动性。

3 高校实践教学方向与供应链管理实践教学方案

3.1 学校结合自身与市场的需要,提供更多的平台与资源,从基础层面保障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3.1.1 师资教学角度

①适当提高具有行业从业背景经历的专任教师比例,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②发展与完善实践教学“客座教师”制度,通过聘请行业企业家、从业人员等实践界专业人士作为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客座教师”,从而在保证理论教学、科研质量的基础上,有效地弥补现有实践教学“市场导向”的不足;③进一步补充与扩大专任教师教学团队,推进“小班”教学制度的落实。

3.1.2 硬件角度

①加大与行业企业合作的力度,扩充专业实习、实训基地;②大力推进实验(训)室建设,进一步充实专业实验(训)仪器设备,提高实验(训)教学设施设备的利用率。

3.2 现行供应链管理实践教学方案

根据笔者指导学生参加第四届、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及首届广东理工学院物流方案设计大赛等赛事的经验,通过各种专业类以及创新创业类的赛事,可以更好地检验学生的理论与实训学习成果,学生对于供应链管理中的供应链结构设计、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以及关系管理等专业知识有了更加直观与深刻的认识,同时综合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未来,应进一步积极动员与鼓励学生组队参加包括“长风杯”全国大学生供应链运营大赛、“百碟杯”全国大学生智慧供应链创新创业挑战赛、全国供应链运营管理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ERP沙盘模拟对抗赛等各类专业技能大赛,实现“以赛促学”。

实践教学环节在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面向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实践教学,应避开“技能主义”陷阱,该环节的教学成果与质量评估标准不应是学生是否掌握具体的某一项技能,而应着重考虑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所需的能力类型和能力水平。

表1

猜你喜欢
专任教师专业课程供应链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十三五”回顾系列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专任教师结构(1991年—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