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克氏针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效果观察

2019-08-01 02:49崔树廷刘子祯汤斌
医药前沿 2019年17期
关键词:指骨手部克氏

崔树廷 刘子祯 汤斌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手足显微外科 山东 聊城 252600)

掌指骨骨折需要更多的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固定方法包括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和开放复位微孔板螺钉内固定[1]。而克氏针固定是其中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研究显示,克氏针治疗有操作简单和微创安全等特点,收集2016年10月—2018年12月100例掌指骨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开放方式治疗组采取常规手术方案,交叉克氏针治疗组实施交叉克氏针。分析手术治疗的时间、掌指骨骨折平均愈合的时间、掌指骨骨折术后住院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手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并发症分析了交叉克氏针治疗掌指骨骨折的应用,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10月—2018年12月100例掌指骨骨折患者随机分组。交叉克氏针治疗组50例,男女28例和22例,年龄32~76(52.72±2.48)岁。掌骨骨折14例,指骨骨折36例(近节指骨骨折16例,中节指骨骨折的患者则有20例)。开放性骨折40例,闭合性骨折10例。粉碎性骨折12例。合并指神经损伤 2例。合并肌腱断裂的有10例。

开放方式治疗组50例,男女有29例和21例,年龄32~78(52.11±2.82)岁。掌骨骨折15例,指骨骨折 35 例(近节指骨骨折15例,中节指骨骨折 的患者则有20例)。开放性骨折40例,闭合性骨折10例。粉碎性骨折11例。合并指神经损伤2例。合并肌腱断裂的有10例。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开放方式治疗组采取常规手术方案,常规给予开放治疗,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切口在第一掌骨中三分之一起,为L形,显露骨折端,复位后用克氏针内固定,内固定完成后逐层缝合。

交叉克氏针治疗组实施交叉克氏针。先将骨折端撬出,斜向给予两枚克氏针,分别从桡侧面以及尺侧面进入,之后钻出皮肤,将克氏针向着远端进行退针,直至针尖和骨折端平行。复位骨折之后,电钻促使两枚克氏针分别从桡侧面和尺侧面穿出1~2毫米,针避免穿过关节面,将远端的多余克氏针剪去,之后尾端弯曲成为钩状,将其埋入到皮下[2]。

1.3 观察指标

分析手术治疗的时间、掌指骨骨折平均愈合的时间、掌指骨骨折术后住院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手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并发症。

1.4 统计学处理

SPSS12.0软件,t、χ2检验分别对计量、计数数据的分析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前后手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手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交叉克氏针治疗组手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开放方式治疗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评价指标比较(,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评价指标比较(,分)

组别 n 时期 手功能评分 生活自理能力评分 生存质量评分交叉克氏针治疗组50治疗前50.24±5.24 56.62±4.21 52.11±2.65治疗后94.24±6.24 92.21±5.24 95.56±3.22开放方式治疗组 50治疗前50.22±5.89 56.45±4.27 52.03±2.11治疗后84.45±6.01 80.21±5.22 80.58±2.81

2.2 两组手术治疗的时间、掌指骨骨折平均愈合的时间、掌指骨骨折术后住院的时间对比

交叉克氏针治疗组手术治疗的时间、掌指骨骨折平均愈合的时间、掌指骨骨折术后住院的时间优于开放方式治疗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手术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比较()

住院的时间(d)开放方式治疗组 50 67.14±2.24 15.16±3.21 8.62±2.21交叉克氏针治疗组 50 41.02±1.17 11.24±2.11 6.21±1.27 t- 5.134 6.324 5.713 P- 0.000 0.000 0.000组别 n 手术时间(分钟)平均愈合的时间(周)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交叉克氏针治疗组并发症低于开放方式治疗组,差异显著(P<0.05),交叉克氏针治疗组并发症中,1例出现针孔感染,发生率是2%。开放方式治疗组并发症中,6例出现切口感染,2例僵硬,总发生率是16%。

3.讨论

在掌指骨骨折之后,若不及时治疗,可形成肌腱粘连并限制受影响的手指的功能。掌指骨折在手外伤中更为常见,由于手部功能的特殊功能,手部骨折治疗的重要性和技术性远比其他长骨骨折治疗复杂。适当的治疗将直接影响手部功能的康复。早期复位固定对于最终恢复手部功能至关重要。治疗原则包括尽可能恢复关节解剖,消除角度和旋转畸形;坚固可靠的固定;使用无创手术尽量减少对肌腱,神经和血液供应的干扰,并减少各种并发症;实施早期无痛的功能训练,最大限度改善手部功能[3-4]。

在治疗方面,交叉克氏针治疗具有微创性,切口非常小,可避免切口瘢痕影响美观,同时成本低,操作简单,并且骨折部位血液供应损害很小,可加速患者术后骨折的愈合和更早进行康复锻炼,加速骨折的愈合进程,缩短治疗的时间[5-7]。

本文开放方式治疗组采取常规手术方案,交叉克氏针治疗组实施交叉克氏针。结果显示,交叉克氏针治疗组手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手术治疗的时间、掌指骨骨折平均愈合的时间、掌指骨骨折术后住院的时间、并发症和开放方式治疗组比较有优势,P<0.05。

综上所述,掌指骨骨折患者实施交叉克氏针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指骨手部克氏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钢丝横穿末节指骨法治疗锤状指的临床疗效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末节指骨骨折
两种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比较
AO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中节指骨基底掌侧骨折伴关节脱位
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闭合复位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
克氏针张力牵引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克氏针悬吊法在急性伸肌腱Ⅰ区损伤中的应用
发生于手部的硬下疳一例
复明胶囊疑致手部肿痛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