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根治术临床效果比较

2019-08-01 02:50倪学海徐东楚郭云虎
医药前沿 2019年17期
关键词:结肠癌开腹根治术

倪学海 徐东楚 郭云虎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医院普外科 江苏 淮安 223300)

结肠癌是临床高发肿瘤之一,占恶性肿瘤9%,居消化道恶性肿瘤第3位,病死率约10.25/10万[1]。目前手术是结肠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完善与普及,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已成为结肠癌的重要手术方式[2]。本文就近年来我院腹腔镜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进行比较,为结肠癌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42例结肠癌患者作为对象,其中21例接受腹腔镜肿瘤根治术作为观察组,男15,女6例,年龄41~73岁,平均(54.7±8.9)岁,Duck分期B期12人,C期9人,右半结肠6例,横结肠3例,左半结肠4例,乙状结肠8例;21例接受开腹肿瘤根治术作为对照组,男14例,女7例,年龄40~74岁,平均(53.2±8.4)岁,Duck分期B期11人,C期10人,右半结肠7例,横结肠3例,左半结肠4例,乙状结肠7例。纳入标准:术前经影像学、病理学确诊结肠癌;排除术前放化疗、存在腹部手术史、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手术禁忌症、急诊手术、资料不全等不宜纳入。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肿瘤部位、Duck分期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常规术前准备,麻醉方式均为全身麻醉。对照组采取开腹肿瘤根治术,依据肿瘤部位选择切口,行肿瘤切除与邻近淋巴结清扫。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肿瘤根治术,以肚脐作切口建立CO2气腹,依据肿瘤部位做4个操作切口;升结肠、降结肠、横结肠与乙状结肠分别取头低足左倾位、右倾位与截石位。升结肠癌患者在回盲部外侧将肠系膜分离后,于病灶11cm处切断肠管,于病灶近端10cm处将病变肠管切除;横结肠、降结肠癌患者,将瘤体所在位置肠段提拉并游离,在腹腔外距肿瘤10cm以上切除病变肠管;乙状结肠癌患者,于病灶上方12~15cm处用超声刀将乙状结肠系膜分离至肠系膜下血管处离断,进行淋巴结清扫,进入直肠后间隙,在骶前筋膜前方用超声刀在腹腔镜直视下锐性分离,分离时最少距肿瘤下缘3cm以上,术中避免损伤输尿管与自主神经;术中依据情况进行淋巴结清扫,吻合器进行吻合。两组患者术后放置引流管引流,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与术后恢复情况的差异。手术指标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与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肠梗阻、吻合口感染、吻合漏等;术后恢复情况观察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日常生活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计量资料用采用t检验,统计软件为SPSS16.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日常生活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排气时间(h) 下床活动时间(h)住院时间(d) 恢复工作时间(d)观察组 21 61.27±9.51 72.61±12.45 8.57±2.14 15.69±3.17对照组 21 83.71±5.82 113.82±27.48 13.38±2.43 20.14±5.28 t - 13.625 14.367 8.254 15.391 P - 0.001 0.000 0.020 0.000

3.讨论

结肠癌开腹术术中视野大、肿瘤切除与淋巴结清扫彻底,但手术创伤大、术中出血多、术后恢复慢,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微创是现代手术治疗的发展方向,因此腹腔镜逐步在结肠癌根治术中得到应用。本结果显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虽手术耗时长于开腹手术,但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腹腔镜手术出血量少,主要在于腹腔镜成像清晰,且镜头具有放大作用,能够有效显示组织结构层次、小血管,减少组织与血管损伤,术中利用超声刀可以对出血部位进行迅速止血。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如杨更光[3]、秦颖[2]等研究显示,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术CD3+、CD4+、白介素-6、C-反应蛋白、IgM等免疫指标均优于开腹手术患者(P<0.05)。但腹腔镜手术时间较长,增加术中麻醉风险,需加强监护,防止发生麻醉意外。

淋巴结清扫是否彻底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国际抗癌联盟推荐结肠癌根治术后手术标本应不少于12枚淋巴结。本组腹腔镜组患者淋巴结清扫平均为(15.5±2.7)枚,与开腹组(15.6±2.9)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达到不少于12枚淋巴结标准。同样张彬[4]统计显示,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间差异与开腹手术患者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表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具有开腹手术相似的手术效果。

本组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日常生活时间等术后恢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与郝楠[1]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腹腔镜组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在于腹腔镜手术切口小、创伤应激反应程度低、术后疼痛程度轻,有利于早期下床活动,而早期下床活动可以促进胃肠功能化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此外腹腔镜视野清晰,可减少出血与周围组织的损害,对腹腔内脏器干扰小,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如包勇磊[5]研究显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1d、7d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开腹组患者(P<0.05);邱东达[6]研究显示,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2d、3d、4d皮质醇、醛固酮、血糖与肾上腺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开腹组患者(P<0.05)。患者应激反应轻、胃肠功能恢复快可增加患者经口营养摄入,改善术后营养状态与免疫力,进一步促进术后康复。

综上所述,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虽手术时间长,但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但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可能存在腹腔内黏连与解剖变异,增加腹腔镜手术难度、并发症发生率与术中转开腹率,临床因慎重选择手术方式[7]。

猜你喜欢
结肠癌开腹根治术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术后辅助治疗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1 32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避免中转开腹的治疗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肠癌7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