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启蒙了我的诗韵人生

2019-08-01 09:13塘萍
东方少年·阅读与作文 2019年6期
关键词:唐诗三百诗韵读诗

塘萍

记得十三岁那年,我考进了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教语文的李靖轩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课,首先吸引了我。至今,印象最深的还是他讲唐诗。他每讲一首诗之前,总会轻轻地踱着步子,半闭着眼睛,把那首诗先给同学们背诵一遍。李老师对唐诗的爱,他那陶醉的神态,一下就抓住了我,仿佛跟着他的声音走进了美妙的境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让我看到了三峡的浪花,两岸的秀丽。杜甫在成都草堂写下的《绝句》,简直就是一幅迷人的畫挂在你眼前。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字里行间洋溢出重阳思亲、兄弟情深的乡愁。

我在课堂上对读诗产生了兴趣,课外又追着老师去询问唐诗的一些知识,从那时开始,我真的喜欢上诗了。后来,李老师见我这么酷爱读诗,就建议我去图书馆系统地阅读《唐诗三百首》。一打开这本书,我才知道唐诗的辉煌,我一篇篇欣赏,一句句细品,那美感,那韵味,如同一股春风扑面而来,又渗透到我的心怀。从阅读唐诗开始,我还养成了几乎每天放学之后都要去校图书馆看书的习惯。我不仅阅读,还随身带着笔记本,把自己喜欢的抄到本子上。几年下来,我抄录的各类诗歌已有一千多首了。

中学毕业那年,我报名参军,应征入伍,就是带着《唐诗三百首》和《诗词格律十讲》走进了军营。军队真是一所大学校,我对诗的爱好,在这里变成了学习和实践。从写诗起步,我又逐渐学习各类韵文学的写作,比如:朗诵诗、快板词、三句半、歌词等。因为各种小节目的编写,大多离不开辙韵的运用。

从组织战士文艺宣传队,到调进部队文工团成为专业创作员,诗韵就这样贯穿在了我的人生中。三十年前,在上海四川北路的街头,从乡村小姑娘卖鲜花的叫卖声里,我捕捉到了诗韵,创作出歌词《白兰花》。不久前,与北京民族乐团合作,我将诗、词、曲的韵律融合,完成了《燕京八景》组曲解说词的创作。我的歌词作品获得文化部群星奖金奖,曲艺作品获得中国曲艺牡丹奖。

少年时爱读的一本《唐诗三百首》,竟让爱好变成了终身的职业,也为我的人生岁月增添着快乐。

猜你喜欢
唐诗三百诗韵读诗
张诗韵
《唐诗三百首》该被抛弃吗
该怎样向《唐诗三百首》致敬
南园十三首·其五
读诗的窗口
风入松
文武双全
辣妈当道拒绝走形
看花的人回过头来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