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地山《落花生》赏析

2019-08-01 09:13张玉清
东方少年·阅读与作文 2019年6期
关键词:落花生红薯道理

张玉清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施肥,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落花生,好不好?”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后园的茅草亭过这个节。

晚上天色不太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么?”

我们争着答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點评:

许地山的散文《落花生》多年来选入小学课本,家喻户晓,它短小精悍,道理明晰,如此直白的道理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也能明白,所以不用我再多讲什么。但是我觉得这篇好文有一点遗憾,作为更适合给小孩子读的文章,它太偏重于讲道理,而忽略了趣味性,其实这篇散文是可以写得很有趣味的,小孩子们种花生的过程、观察花生生长的过程(包括除草捉虫等)和最后小孩子们收获花生的过程,如果比较详细地写下来,写出那些来自生活的真实的细节,这也是我们读者很想读到的细节,它会是很有趣的散文,可是恰恰是这一部分却略去不写了。

而写出生活中看似简单随意的细节,其实是一个作家最见功力之处。读这篇作品时,我曾经试图在自己的脑海里补充上种花生和收获花生的细节,但是我做不到,因为我没有种过花生,也没有收获过花生,我只吃过花生,我没有来自于生活的种花生和收花生的经历,所以是怎么也写不出这样的细节的。由此可见,那些来自真实生活的真实细节是非常宝贵的。

细想一想《落花生》这篇散文所讲述的道理,其实是怎么讲都行的,也可以用红薯来讲,用土豆来讲,用山药来讲:“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红薯,就开辟出来种红薯吧。”

但是如果不仅仅是讲道理,而是要写细节,那么种花生的过程和收获花生的过程就是独特的,具有了不可替代性。种花生是一个样子,种红薯又是一个样子,种山药是一个样子,种土豆又是一个样子,包括每一次收获都是不同的。那么大家想一想,其实我们更愿意读的是这种不同的过程,而不仅仅在于明白一个道理。

猜你喜欢
落花生红薯道理
我挖到了大红薯
各极其妙的《落花生》
这只猫说得好有道理
道理
论功能对等理论下的散文翻译
智珠
有趣的挖红薯
落花生
红薯的滋味
喜欢你,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