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学如何讲道德课

2019-08-03 01:26藤原千晓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9年5期
关键词:集体道德意识

文_藤原千晓

日本人素质之高举世公认,除受益于历史文化传承,还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分不开。日本中小学讲“做人”的课程很多,有《道德》《生活》《社会》《家庭》《公民》《福祉》等。

《道德》课贯穿九年义务教育,由四部分组成:正视自己;与人相处;珍视生命;集体意识。现以日本小学一二年级的《道德》教科书为例略加说明。

第一部分“正视自己”:“生活有规律,快乐每一天”;“自己的事情要做好”;“对的事情,积极去做”;“诚实大方,堂堂正正”。

比如按时起床、吃饭,正确过马路,上课积极回答问题,放学和老师打招呼,回家对父母有礼貌,以及如何上厕所,不能撒谎、恶作剧、打小朋友、背后说人坏话、偷东西……

第二部分“与人相处”:“言谈举止,友好和善”;“热情之心,亲切待人”;“结交朋友,友好相处”;“有恩之人,常怀感激”。

日常行为中,如何让别人觉得舒服和心情愉快?“跟周围的人问候打招呼,就能将彼此的心情传递给对方”。每天从早到晚该用什么样的问候语?书中留了很多空白对话框,让孩子们想象、填写。

“我们每天都会接受很多人的帮助和照顾,真想对他们说声谢谢。”

第三部分“珍视生命”:“生命价值,倍加珍惜”;“活在世上,多么美好”;“一切生物,都要关爱”;“心胸开朗,活泼向上”。

生命最珍贵。让孩子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玩、学中感觉到生命的存在,体会活在世上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爱人类,还要爱所有的生命。爱能通向快乐的生活。

日本推崇集体意识,重视合群精神与协作精神。

第四部分即“集体意识”:“相约之事,绝不食言”;“工作快乐,亲身体验”;“帮忙家务,从我做起”;“学校生活,尽情享受”;“关心家园,热爱家乡”。

社区和城市是大家的,公共设施是共享的。故要遵守规定、约定,信守诺言。比如遵守交通规则,排队,爱护图书馆的书,按期归还,公共场合不喧哗……

以上四部分并非随意设置,而是符合日本文化传统的有机整体。日本有悠久的集体意识,因此正视自己实际是正视个人在群体中的位置,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视自己后,马上阐述如何与人相处,强调珍视生命,最后上升到集体意识。

从这一道德课程设置,可看出日本社会是建立在怎样的人文基础之上,也可看出日本教育充分西化、现代化的同时,又如何顽强地保留了日本固有的儒教传统。(摘编自乐见岛)

猜你喜欢
集体道德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我为集体献一计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警犬集体过生日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