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节能中心节能技术宣传推广基地负责人程楷
——整合优势资源,打造节能环保“国家队”

2019-08-06 03:00
中国设备工程 2019年13期
关键词:国家队智能设备

创建国家节能中心节能技术宣传推广基地,是国家节能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项务实举措,旨在推动建立市场导向的节能技术推广长效机制,解决供需双方尤其是技术供给方在宣传推广方面的难点、痛点,推进节能技术加快应用。

目前,基地的功能定位主要有6 个方面:一是宣传推广;二是产品展示;三是项目对接;四是教育培训;五是能源审计;六是落地服务。

国家节能中心节能技术宣传推广基地核心团队深耕与节能环保产业领域,经过多年的沉淀,有着优势的政府资源、行业资源和强大的技术力量支撑,获得政府部门和广大业内厂商及用户一致好评,目前已有许多行业知名厂商入驻国家节能中心节能技术宣传推广基地。

我们的愿景是成为推动我国节能环保事业的发动机,共同打造我国节能环保产业“航空母舰”。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卫平——坚持创新理念,助推高质量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人口红利已不断被消化,如何实现由传统的“人管机器”向“机器管人”转变,实现设备工作过程中的“管”和“控”,减少操作人员的数量,同时提高产品的质量,是近几年来本人在设备管理过程中重点思考和推进的方向。

通过向行业内外的学习和实践,江南造船已基本取代传统的丙烷和乙炔作为切割介质的使用,以更清洁的天然气作为能源介质,大幅降低传统不环保能源的利用,同时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受传统工艺和生产流程影响,船企中大部分采用蒸汽辅助生产加热,而蒸汽的利用效率一直广受 病。经市场调研和大胆尝试,目前江南造船已全部进行蒸汽替代的改造。采用电、天然气的取代,大幅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能源的外付费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在今后的设备管理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设备管理的创新发展,进一步夯实设备管理的根底、增强创新发展底蕴、拓展创新发展思维,扎实推进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努力开创设备管理新篇章。

北斗天地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钺——激发两化融合新动能,打造北斗产业新高地

兖矿集团是我国唯一一家拥有境内外四地上市平台的煤炭企业,也是第一家在境外成功收购并运营煤矿的企业。北斗天地股份有限公司是兖矿集团二级子公司和“一院四中心”科技创新体系重要支点之一,是兖矿集团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北斗导航应用技术研究所,是军民融合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北斗天地公司紧跟集团海外布局,在西安、邹城建有省级创新研发平台,在北京、青岛建有联合实验室,在拉美、非洲、澳大利亚等开拓北斗海外应用市场,致力于构建以北斗应用为特色的信息技术服务体系,打造天地一体智慧化综合服务商。

近年来,公司着眼形式任务和市场需求,开发出了一系列了军民两用产品。公司自主研发的高过载弹载记录仪,可动态记录弹上数据量及模拟量状态;自主研发的通用多通道数据采集转发装置,可同时记录多路串口数据并进行协议重组及转发;自主研发的某型号模拟装置,具备模拟实弹的弹计和惯导模块与火控系统进行422协议交互的能力。

广州学府设备管理工程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保强——以信息化推动智能化管理,实现维修策略的智能优化

如何理解“设备智能运维”?常规理解及做法:无需人工介入,借助状态采集及AI 实现对故障的预警及预测。我们的理解:一是始终关注ROI(投入产出比),最有价值的做法未必是投入最多的;二是智能=自动+判断,实现人工不好实现或者人工实现成本巨大的情况下自动调整;三是核心是决策,即自动决策或者辅助决策。

智能运维会带来哪些具体变化?一是智能运维信息化,管理幅度扩展;二是组织架构的扁平化和矩阵化;三是实时跟踪的设备信息;四是管理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五是零件级的劣化信息报警;六是设备维护的精准化和最优化。

智能运维的会面临哪些制约因素?一是管理和检修人员制约;二是软件硬件基础制约;三是标准化制约;四是信息安全制约。

关于应对思路,重点要强化两个“借助”:一是借助“标准和规范”贯穿设备管理机制,夯实系统化和体系化管理基础;二是借助“信息化” 强化过程闭环管理,解决好工作执行环节的有效性。

现阶段,建议企业选择优先展开的业务模块,不要贪大求全。用信息化推动智能化管理,实现维修策略的智能优化。学府集团愿与大家携手构建智能运维生态圈。

万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展规划部总监单小晶——智慧制造,助推企业跨越式发展

按照“永远创业、永不守业,不做最大的企业、做最健康的企业”的发展理念,万达控股集团集团坚持“以创新为先导,打造港口物流石化橡胶一体化,形成龙头产业突出、相关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这一发展战略,大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端化、精细化、绿色智能化发展。

集团的智能制造主要包括智能数字孪生工厂和智能数字孪生的石化智能制造。组成要素包括:工程和设备档案,激光扫描全息模型,工业物联网,生产和经营数据,工业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平台采集了生产装置的实时流量数据,温度、压力、流量等实时的工艺数据,原料、半成品和成品质量化验数据,这些数据采集频度达到了秒级;通过标准化的清洗,将工业大数据有效的整合存储到大数据平台中,再通过机器学习平台的建模、训练迭代输出相应分析结果,实现在工艺相关性、产品收率优化等高价值业务场景下突破性的应用。

下一步,万达控股集团将紧紧围绕“抓龙头产业、创世界品牌、做仟亿强企、铸百年万达”这一总体发展思路,全力推动企业向创新驱动型、绿色低碳型、智能制造型方向发展。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物设部副部长倪平利——即时租赁,建立中国工程机械租赁行业新生态

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由中铁一局研发的中国工程机械在线租赁平台(简称“即时租赁”),着眼于建立我国工程机械租赁行业新生态,本着开放共享的合作理念,面向全社会开放需求方及供应商的对接通道。

该平台通过建立“互联网+租赁”模式为工程机械租赁的供需双方搭建起业务对接的桥梁,解决双方信息沟通不畅的难题,真正做到“需求发布,即时响应”的建设目标,为工程机械租赁行业提供服务支撑。

即时租赁平台具有资源、模式和经验及技术三大优势:可帮助供需双方即时对接,快速筛选匹配;实时把控动态,便于精细管理;引入评价机制,培育优质服务;规范租赁市场,保障合规运行。通过一呼百应的租赁模式、真实严格的认证模式及不断累积的信用评价机制等创新模式,结合相关机制的完善,为租赁供需双方达成合作建立共赢新模式。

我们将持续完善平台功能,在平台进一步加入基于物联技术的智能管理服务,真正联结租赁场景下的各方人与物。

北京欧洛普过滤技术开发公司总经理杨淼——润滑智能监测助力设备管理提升

油液在线监控技术是将在线监测装置直接安装在系统管路或油箱上,在系统工作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检测,省略了繁琐的操作程序,避免了外界的附加污染,因而采样速度快,成本低,测量结果更能代表系统油液的真实理化性能和污染状况,为及时根据油液的理化性能变化和污染程度,采取相应的控制、净化措施及为实施按质换油提供依据。

油液监测装置采用测试单元模块化组合设计,用户可根据不同生产设备或生产线油液的监测需求选择所需要的监测参数,通过单参数监测或多参数组合监测形成独立的测试单元。

液压(或润滑)监测系统采用多个传感器监测 油液污染度(或磨损颗粒),粘度,含水率,温度等。液压系统采用进油管旁路安装,润滑系统采用回油管旁路安装。

流体污染控制是钢铁行业智能制造的优选切入点,成本低、见效快。油液在线监控消除了人为不确定性因素,取样和检测几乎同时进行,并能及时为企业提供设备的工作状态。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工程师经验进行封装,释放现场工程师精力,降低准入门槛。

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供电分公司总工程师张华英——地铁供电系统智能运维系统应用及展望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截止至2018 年底,上海地铁的总里程数已经达到673 公里、14 条线路、车站数395 座、日高峰客流量达到了1180 万人次。地铁维保的特点是设备体量大、种类多,维护人员多。

目前,智能运维平台已由传统的孤立数据分析向多源化的综合分析转变,提升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率;从事后应对向事前防范的转变,提高供电设备状态的可靠性;从传统人工驱动向数据智能驱动的转变,实现供电系统的智慧化;以设备全寿命周期为管理对象,实现设备设施的使用运行、维护与修理、备品备件、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经济管理;基于EAM 的设备设施全寿命周期管理、大数据技术,实现智能运维平台,落地评价诊断辅助决策应用。

从应用效果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运行状态可视化。二是设备履历可视化。三是电力监控深化应用。四是生产作业全流程管控体系。五是生产作业全流程管控体系。

河北瑞兆激光再制造技术有限公司监管服务中心副主任高文亮——以专业化服务推动设备管理高质量高效率发展

机电设备后服务专业化、社会化是受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所制约并为其推动的。随着机电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功能不断增加,性能也在提升,对技术改造升级及人员技术的要求更高。

随着工业行业的发展,机电设备后服务产业步入初步成型的阶段,在技术积累与理论基础方面基本成熟,使得机电设备后服务走向专业化、社会化的道路成为可能。

瑞兆激光积极探索线下、线上双轨并行的服务模式,开通网上技术咨询窗口,建立网络商务平台,进行线上技术咨询和商务对接。该服务模式旨在整合机电设备、备件、技术人才、大数据、营销网络等资源,形成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服务平台,通过为客户提供零库存,配件流转利用等措施,减少客户备件的数量和资金占有量。为热电、石油、化工、冶金、水泥、制药等行业提供及时、便捷、低成本、高质量的服务。

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永翠——港口大型设备远程可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

传统设备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低效巡查、登高维保、感知缺失、人力耗费。

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研究的设备远程可视化解决方案,在设备上加装传感器,实现无人化和自动化。同时,获取设备中的数据。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设备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从而发现设备的故障和异常,预测故障发生的趋势,推送应急和处置预案传达给设备管理人员,从而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的节能和管理。

青岛港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在2017 年5 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到今年五月份正式运营两年。在这两年中,装卸效率始终保持全球自动化码头的最高作业效率,设备故障率也很低。设备的可靠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

北京承泽星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仝文革——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SAP-PM 模块的角色分析

很多企业在进行SAP 设备管理系统实施时,需要进行设备基础数据的标准化和收集整理工作。PM 模块依托于SAP 系统,可以和SAP 财务、物料、项目、质检等模块无缝连接。可以满足设备维修的基本业务需求,尤其是基本满足设备管理部门的基本需求。但随着数据治理和大数据分析概念的提出和业务操作的需要,对原有项目实施的数据整理工作就提出了新的要求。

设备全生命周期主要包括规划管理、采购建设、运行维护、退役管理四个阶段。要想在SAP 系统中完成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实施,需要用到SAP 系统的PS、MM、FICO 和PM 等功能模块。

北京承泽星汉公司的EAMtotal 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依据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业务需求及其与资产的关联关系,在SAP 系统PM模块的基础上开发,实现了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4 个业务阶段的各项业务需求,开发了各种业务单据,并从业务关联、流程闭环、界面简洁、操作简单、运维简化等方面设计和开发了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猜你喜欢
国家队智能设备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调试新设备
北欧两项国家队备战2022年冬奥会路径探索
智能前沿
2016美国国家队选拔考试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