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会吃出脑炎吗

2019-08-07 03:36
生命与灾害 2019年7期
关键词:果糖脑炎荔枝

钟 凯

荔枝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以及东南亚地区,非洲、美洲也有引种。它最大的特点是甜而多汁,其中80%以上的糖分是果糖,而果糖比蔗糖更甜,这是人们喜欢它的原因。然而,近日印度暴发了“荔枝病”疫情,有上百儿童因 “脑炎”丧命。消息传来,许多爸爸妈妈感到后怕,荔枝真的有这么危险吗?

“荔枝病”并不罕见

在中国、印度、孟加拉、越南等国的荔枝产区都出现过类似疾病,尤其是2013—2014年印度Muzaffarpur荔枝产区很多儿童因患“荔枝病”而死亡,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

从我国广东、广西的报道来看,“荔枝病”多为儿童,主要是荔枝种植户或从事荔枝收购、贩卖的商户家的孩子,成人和老人也偶有出现。

患者多数发病时间是在凌晨,主要症状是头晕、心慌、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状,部分严重患者有呕吐、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更严重的甚至死亡。

导致“荔枝病”的原因

导致“荔枝病”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荔枝中含有次甘氨酸A和α-亚甲基环丙基甘氨酸。《柳叶刀》杂志2017年发表的科学研究认为,这几种物质能够抑制葡萄糖的合成,进而显著地降低血糖,是引发急性低血糖症的主因。在动物实验中,这一效应已经得到证实。这两种“毒素”主要存在于荔枝核中,尤其是尚未成熟的荔枝中含量更高。

其次,虽然人体可以利用果糖提供能量,但相当一部分需要转化为葡萄糖,供器官代谢需要,尤其是大脑这个“CPU”。果糖被人体吸收后会被运到肝脏,在那里进行加工,变成葡萄糖。但如果果糖的GI值(升糖指数)比较低,也就是说肝脏的加工速度不够快,就无法抵消人体消耗葡萄糖的速度。

第三,“荔枝病”常常与饮食不规律、营养不良、饥饿等因素有关。根据目前的文献报道,相当一部分病人发病前会连续每天吃1~2公斤荔枝,而其他食物减少一半甚至不吃。肝脏虽然会储存一些糖原以备不时之需,但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相关研究也发现,“不吃晚饭”是印度“荔枝病”高发一个重要因素。在印度,很多患病的孩子都是贫苦出身,本身就处于营养缺乏状态,更经不起这样的折腾。葡萄糖的合成被抑制,果糖转换来不及,又没有其他食物补充,这是最终导致低血糖症的原因。

吃荔枝时要注意什么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吃出“荔枝病”的概率还是很小的。当然为了保险起见,建议尽量不要空腹大量吃荔枝,尤其不能因为不饿而不吃饭。万一出现疑似低血糖症状也不用着急,应及时就医,不要拖延。只要不是危重病人,通过迅速补充葡萄糖可以很快好转。

另外,儿童吃荔枝不要太猛。一方面孩子吃的量相对于体重来说,可能比成人吃得还多;另一方面孩子不善表达,家长容易忽视其身体不适。印度儿童的死亡原因之一就是很多家长拖延太久,还有是当地医院竟然没有足够的葡萄糖供应。

此外,荔枝并不会直接导致脑炎,也不会传染,但严重的低血糖会诱发脑水肿,可能会被诊断为急性脑炎综合征。荔枝成熟季节也是脑炎的高发期,二者看上去症状有相似之处,因此也容易被误诊。

猜你喜欢
果糖脑炎荔枝
日啖荔枝三百颗,会上火吗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果糖基转移酶及低聚果糖生产研究进展
ЛИЧИ: ЭКЗОТИЧЕСКИЙ ТРОПИЧЕСКИЙ ФРУКТ
千里采荔枝的鹤
六例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荔枝熟了
HPLC-ELSD法测定不同产地麦冬及山麦冬中的果糖
一例布氏杆菌病并发重型森林脑炎的蒙西医结合护理
1-O-[3-(2-呋喃基)丙烯酰基]-β-D-吡喃果糖的合成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