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的议论文写作教学研究

2019-08-07 00:56李慧敏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9年5期
关键词:论据新高考议论文

李慧敏

议论文写作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能否引导高中生写好议论文对高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影响。那么,作为奋战在高中语文教育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何才能让高中生写好议论文呢?在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在关注命题思维转变中确定立意

由于新形势下教学理念的更迭以及教学思路的转变,高考命题思路也出现了诸多的差异与变化。因此,想要使高中生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精准立意,我们就必须在改变自身固有思维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引导高中生对其应试思维作出一系列的调整,鼓励他们说想说的话,抒想抒的情。如此一来,他们方能从自身的情感认知、兴趣爱好等方面入手用真挚的语言表达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1.抓住主要事件

很多高中生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往往写一事一议。如此循环往复几个回合后,不足千字的文章便一蹴而就了。然而,严格来说,这种文章并不算是合格的议论文,甚至只能说是为了强凑字数的搪塞之言。同时,由于受到一事一议的形式限制,文章在说理上也便难以做到通透、透彻。比如,2015年语文高考新课标全国一卷给出的写作材料是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时打电话。对此,很多高中生就违章当事人、女儿、交警等各自的行为展开了论述。这种“面面俱到”的写作方式虽然可以将“各方”照顾得很周全,但是却很容易让人眉毛胡子一把抓,即便面对着文章却也不明所以,不知所云。因此,想要有效避免这一现象,我们就必须让高中生在精准立意的思路引导下学会抓住主要事件。

2.杜绝生搬硬套

众所周知,生搬硬套是议论文写作的大忌。倘若高中生在议论文立意过程中只顾生搬硬套的话,那么,他们所选取的立意不是落于窠臼就是难以免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倘若没有特别出彩的论述,这类文章很难获得阅卷教师的青睐。比如,在面对以“路”为主题的写作要求时,高中生在立意之初就必须对“路”这个抽象化的概念加以界定。虽然有很多高中生仍然沉浸在“人生之路”“学习之路”的窠臼里,然而,有的高中生已经另辟蹊径地从“悬崖峭壁”“栈道桥梁”中提炼出了“绝望与希望”“悲观与乐观”的立意。两者相较之下,高低立现。因此,在议论文立意之时,我们就必须引导高中生对材料建立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如此一来,他们才能够在议论文立意之初避免断章取义、对素材内容生搬硬套的问题出现。

除此之外,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我们还应引导高中生就材料中的一些关键字词对材料内容进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以确保其议论文创作能够在由此及彼的丰富联想和想象中更加深入,更加广阔。可见,在议论文教学中,我们既要关注命题思维的转变,更要在这些转变中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便于引导高中生在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实现快速的构思与准确的立意。

二、在了解命题思路差异中指导选材

在“新高考”形势下,近两年新材料作文仍然是高考作文的主要命题方式。它在形式上倾向于“情境”的叙述。在选材上更关注现实和自我;就是说它可叙述,但也可以议论。因此,想要凭借选材在新材料作文中议论文写作独占鳌头,就必须在了解命题思路差异以及认真分析、思考材料的基础上展开与之相关的说理性论述。

1.关注现实生活实例,倾注真情实感

近些年来,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接近现实生活与人的真实情感状态,那些脱离实际的“假”“大”“空”只会令文章显得苍白无力,丝毫没有说服力。因此,在议论文选材过程中,我们务必要引导高中生从身边的生活出发,从自身的真实情感出发。如此一来,他们才能在写作过程中倾注更多的情感,进而凭借其文感动、说服更多的读者。比如,在2017年全国卷高考作文便以恢复高考四十周年为由要求高中生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想要写好这一类型的文章,高中生就必须在综合考虑自身情感状态的基础上对高考作出精准独到的分析。

2.根据作文立意,截取社会热点现象

将社会热点现象引入议论文写作过程中,不仅能够凸显高中生对社会发展动态的实时关注,还能使其文章更具时代的影响力与感染力。然而,在截取社会热点现象的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的一点内容就是,高中生在选取写作材料时既要在热点事件分析过程中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又要借此展开与写作主题相关的一系列丰富联想,以确保在写作过程中为文章增加更多的感染力与说服力。

三、在注重思维训练同步中充实论据

论据有事实论据、道理论据等,它不仅能够为论点的正确性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还能使文章在循序渐进的说理过程中感染更多的读者。我们不妨在注重思维训练同步的过程中充实论据,为论据魅力的发挥创作一个好的舞台。在此过程中,尤其需要我们注意的一点就是,虽然近些年来,高考议论文写作的命题思维有所转变,但它仍旧将是对高中生写作思维的考察当作重中之重的。因此,在迎战高考的紧张学习中,我们必须要将高中生写作思维的训练提到日程上。

(一)培养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感性与理性“双管齐下”的影响之下,高中生既能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掺入适当的情感,又能对事件内容及其本质作出客观而准确的判断与分析。因此,在面对某一作文命题时,我们应鼓励高中生着重从其情感认知、理性判断等方面入手,选择最契合题意而又不落于俗套的一些事实或道理来写。唯有在此基础上,他们才能在另辟蹊径的基础上创作出一篇篇论题明确、论证透彻的优秀议论文。

(二)培养高中生的多向性思维

如果说精准立意让高中生知道了“写什么”,那么,“论证”的过程便要让高中生知道“如何分层次写”。在懂得“如何分层次写”的基础上,高中生便能在写作过程中展开一系列的分层次论述,进而在文章观点更令读者信服的同时,也使文章本身更具有说服力与感染力。在此过程中,尤其需要我们注意的一点就是,在分层次写的过程中,我们务必要充分调动高中生的多向性思维,使之能够从各个方面对议论文论点的确立作出循序渐进的理论支持或者事实支持。因此,我们必须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逻辑能力与發散思维能力等,使之能够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做到有条不紊地“旁征博引”与“引经据典”。

此外,培养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维在议论文写作中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使高中生具有打破常规的能力和勇气,还能使之在辩证思维的影响下将“说理”深入且有序地展开。

可以说,良好的议论文写作教学方式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中生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必须要根据命题思维转变及时调整自身教学思维,力求将高中生引入议论文写作的正轨之上,使之在高考议论文写作中取得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朱玲玲.浅谈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析理”[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8.10.

[2]陈丽华.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来指导高中生写作——高中议论文写作常见问题及对策[J].福建陶研,2017.2.

[3]董顺喜.一事一议类议论文写作易陷误区及对策[J].教育革新,2015.10.

[4]陈晓宏.言之有理——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J].名家名作,2018.5.

猜你喜欢
论据新高考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
论据选择“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