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钥匙:助概述思路题一臂之力

2019-08-07 00:56许博识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9年5期
关键词:火候真性情输入法

许博识

这几年,概述文章思路一直是江苏卷考查的重点。本质上讲,它隶属于“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这一考点。结构,就是文章材料组织和安排的方法;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地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指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并在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厘清行文的思路。[1]

这种类型的考题由于相对比较抽象,又是考查考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往往令考生比较头疼。头疼的一是不知如何概括每一段或层的意思,二是不知道如何分段或分层,三是不知道如何概括分好了的段或层的意思。“三不知”后,便打了“退堂鼓”。

其实,面对概述文章思路题,还是有“章”可循的。只要掌握好方法,找准钥匙,还是能够助广大考生“一臂之力”的。

钥匙之一:从论述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入手

论述类文本一般由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三部分组成。解题时,我们应从整体上快速阅读全文,大致搞清楚开头引论部分作者提出了什么论题,中间的本论部分用了哪些材料,结尾部分如何收束、解决问题。对引论、本论、结论,考生可以根据观点和材料的性质、角度,分清它们是并列结构、对照结构、总分结构还是层进结构。厘清这些,也就大致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

例1:2016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一模论述类文本阅读《人生贵在行胸臆》

题:请简要概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通过快速阅读全文,我们可以大致发现这篇文本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的。这一点尤为重要。我们可以迅速的概括出开头和结尾,然后把精力放在分析问题上,看看在这个环节上有没有再细分几个部分。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通过读袁中郎全集写出袁中郎就是依照自己真性情生活的人,从而引出论题。第2-4段阐述原本纯真的孩子失去真性情的原因。第5段指出只有想明白了生之必死的道理才能保持真性情。最后一段借中郎引惠开的话总结观点:人生贵在行胸臆。

答案:首先,通过读袁中郎全集写出袁中郎就是依照自己真性情生活的人,从而引出论题。接着,阐述原本纯真的孩子失去真性情的原因。再接着,指出只有想明白了生之必死的道理才能保持真性情。最后借中郎引惠开的话总结观点:人生贵在行胸臆。

这道题可以如此顺利的解答出来,完全是从论述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入手的结果。而从这一点上设置的考题的数量还是非常多的。因此,需要考生充分把握住论述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增强解题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例2:2016年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一模论述类文本阅读《如何微信》

题: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快速阅读全文,我们发现这篇文章也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设计的。第1段首先提出观点:如何微信是一种生活态度。第2-4段分析人们日常生活中受微信困扰的现象。第5段讲的是人们过于依赖微信的危害。第6-8段指出人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微信。

答案:首先提出观点——如何微信是一种生活态度;其次分析人们日常生活中受微信困扰的现象,以及过于依赖微信的危害;最后指出应如何正确对待微信。

尽管这道题不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思路来回答的,但是这道题仍然遵循着议论文写作的最基本的结构套路,即首先提出观点,然后分析问题,最后指出具体措施,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办”的思路。考生如果能够牢牢把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思路,再结合文章具体分析,得出相对精准的答案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钥匙之二:从能体现结构思路的标志性词语入手

论述类文本往往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表明上下文内容间的关系。找出这些词语并仔细分析其代表的意思,有助于考生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比如“并且”“以及”“此外”“同时”“而且”“还”“甚至”等表并列或递进的词;“首先”“其次”“第一”“第二”等表示顺序的词;“总之”“由此可见”等表示结论的词。这些标志性词语往往对考生厘清文章思路具有提示性作用。

例1:2017年江苏省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从脸谱说起》

题:请简要归纳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

想答好这道题,需要好好抓住能体现结构思路的标志性的词语。“现在书店里……不至于不堪入口”讲的就是菜谱对于做菜的规范意义,这是第一层意思;接着出现了一个关键词“但”。“但”字不但明显表达一种转折的意思,还强调后面的内容和意义:厨艺上乘,在于把握火候。菜谱只能供人做出一般意义上的菜来,想要菜做得好、做的精,必须要把握火候。而且这个火候还不是死板的,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往高了说,是具有“艺术性”的。這是第二层意思:阐述厨艺上乘,必须把握火候;再往下看,又出现了一个关键词“也”。由做菜讲究火候,引申到舞台艺术中也需要火候。艺术家们要把“谱”用活,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来。这是第三层意思:指出舞台艺术的火候在于把“谱”用活。

这样,通过抓住两个关键词“但”和“也”就可以顺利的厘清文段结构,为接下来的分层并概括层意打下坚实的基础。

答案:首先,指出菜谱对做菜的规范意义;其次,阐述厨艺上乘须把握火候;最后,指出舞台艺术的火候在于把“谱”用活。

例2:2015年江苏省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罗丹的雕刻》

题:请简要概述第一段的论述层次。

要想解答好这道题,还得抓住“关键词”。通读第一段,我们发现作者第一层是在讲“崇拜”。接着作者的思路出现了“转移”,作者在句中使用了“但是”这个词。重点也明显放在了“但是”的后面,强调雕刻要服从群体意识、长期约定俗成的要求。再往下论述,作者用了词另外一个词“有时”。这个词的出现,将作者的思路引向了另外一个维度,即补充说明雕刻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只是配曲。“但是”的转折意义,自然将第一段前半部分分成了两层。“有时”的出现,指出了作者想要表达的第三层意思。

答案:首先,指出雕刻的发生源自人类的崇拜心理;接着,论述雕刻家的创作要服从约定俗成的社会要求;最后,补充说明雕刻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只是配曲。

例3:2014年江苏省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乾坤草亭》

题:请简要分析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

这道题也有关键词可抓。首先,第一个层次不难划分,即清初诗人张潮将人的境界分为三个层次。讲完了“三个层次”,作者就提到了“中国画中的小亭”。然后作者说出了第一个关键词“这样”。指出中国画中的小亭就是这样的心灵高台,无边的世界就在高台玩月的灵境中荡漾。紧接着,作者又说出了第二个关键词“也是如此”。即那小舟也是如此。阐述了中国画中的小亭或小舟所体现的“台上玩月”这一境界的心灵特点。然后出现了第三个关键词“其实”。讲了高明的画家都想到那高台上去玩月。这样,这道题的答案就做出来了。

答案:首先,提出人的境界分三个层次;其次,阐述了中国画中的小亭或小舟体现的“台上玩月”这一境界的心灵特点;最后,指出中国画家都想达到“台上玩月”的境界。

钥匙之三:从能体现文章结构思路的重要语句入手

很多重要的语句可以体现文章的结构思路,比如各个语段的中心句或反复强调的内容。考生如果把握住直接表述的中心句或反复强调的内容,就把握住了作者的观点。此外,论述类文本还常常运用一些对结构起特别作用的标志句,把握住这些句子,就可以帮助考生更好的分清结构,厘清思路。

例1:2016年江苏省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成人不自在》

题: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要想答好这道题,那得先逐段概括段意。第1段直接提出全文观点:成人不自在。第2段讲了孙悟空如何一步步获得绝对意义上的“自在”。第3段写了“个体人一旦步入社会,就不可能再有绝对的自由自在了”。第4段讲了西天取经是孙悟空心甘情愿接受社会规范,只有把心定住,才能真正的长大成人。第5段讲了西天取经的险阻与磨难不过是孙悟空修心过程中所遇障碍的象征。第6段收束全文,强调成功的人生就是在约束与自由的两难处境中找到最佳位置。

概括完了每一段的段意,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分段了。如何分段,这篇文章中是有一把“钥匙”的。请看第6段第1句:任何社会中的人都面临着“自在”和“成人”的两难处境。这句话太重要了,这句话就是一把打开“思路之门”的钥匙。这句话强调了文章中的两个方面:自在与成人。然后我们再结合刚才概括出来的每一段的段意,就可以发现这篇文章是“总分总”的结构,中间部分又可以分为两段,即第二部分是写关于“自在”的。2-3段作者结合孙悟空的经历,指出孙悟空这个“个体人”,“一旦步入社会,就不可能再有绝对的自由自在了”。第三部分是写关于“成人”的。4-5段,写孙悟空心甘情愿接受社会规范,不断成长的过程。这样,文章的思路就一目了然了。

答案:第一层(第1段):提出全文观点,成人不自在。第二层(第2-3段):揭示人一旦踏入社会,就没有绝对自由。第三层(第4-5段):说明人的成长是一个接受各种规范、不断修行的过程。第四层(第6段):收束全文,强调成功的人生就是在约束与自由的两难处境中找到最佳位置。

例2:2017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论述类文本阅读《谈谈数字化书写》

题:请简要概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我们还是先来概括每一段的段意。第1段指出中文输入法在语言水平上不进反退。第2段讲中文输入法更多是为娱乐设计的,它们不是服务于业务或者是学习的。第3段讲这种状况跟英语德语计算机输入状况形成鲜明的对比。第4段指出旨在服务于业务性应用的功能也同样问题重重。第5段讲中文输入法应该合理合法地使用规范语言和服务于业务使用而非娱乐。第6段讲的是造成汉语输入法混乱现状的原因及危害。

段意概括好后,如何分段?其实这篇文章仍然有一把“鑰匙”。它就是第4段的第1句:如果说讲网络语乃至脏话列在同音词的前列是在迎合低端用户的话,那么即使旨在服务于业务性应用的功能也同样问题重重。这是一句表示过渡作用的语句,意在提醒广大考生,前文讲的是“迎合低端用户”,后文该讲“服务于业务性应用的功能”了。考生如果抓住这把“钥匙”,就可以很顺利的解答出此题了。

答案:首先,指出中文输入法的语言水平没有得到相应进步。其次,从迎合低端用户和服务业务使用两个方面阐述了中文输入法在语言水平上没有进步的具体表现(存在的问题)。接着,阐明输入法要立足于规范语言和优先服务业务使用而非娱乐业的观点。最后,分析汉语输入混乱的原因及其危害。

参考文献:

[1]浦培根.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证思路题方法指津[J].语文学刊,2015(09):90-91.

[2]吕薇薇.谈谈论述类文本思路题的解题现状与方法[J].考试与素质教育研究,2013(12):156-157.

猜你喜欢
火候真性情输入法
要命的输入法
说火候
推门观课传递教师真性情
真性情为什么让人烦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从脸谱说起
找回微软拼音输入法设置
输入法顺序听我使唤
没有什么火候不火候
“烹”一节心理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