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9-08-07 08:43卢珍珍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9年7期
关键词:审题能力小学低段培养策略

卢珍珍

[摘 要]小学低段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进行全面的考虑和规划,针对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策略。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让学生多读、多画、多思、多说,引导学生抓住题目的关键字词寻找数量关系,使学生在分析对比中明晰题意,最终正确地解决问题。

[关键词]小学低段;数学教学;审题能力;培养策略

数学家保罗·哈尔莫斯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是做数学。众所周知,解决问题是数学思维的核心,审题就是解决问题的开始,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审题,需要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教师可让学生对数学题目多读、多画、多思、多说,从不同视角进行审题,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审题的内驱力,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多读,抓住关键字词整合思维

多读题目,这是最为常见的审题方法。在引导学生审题时,教师要让学生先理解题目的意思,收集题目中有价值的信息,再对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展开重点分析,以确定正确的解题思路。小学低段学生的读题能力还较低,教师应对题目中的关键字词给予重点提示,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如果有需要,教師不妨帮助学生读题,即对题目中的重要信息进行重读,深化学生的读题体验,给学生传递明显的信号。此外,由于数学题目的种类繁多,不同题目有不同的审题方法,所以审题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题目的类型进行辨别。

例如,教学《连加、连减》一课时,教师出示这样一道数学题:“同学们正在折小纸船,小红折了18只,小敏折了23只,小米折了26只,三个同学一共折了多少只纸船?”为了让学生能正确审题,教师在学生朗读三遍题目后给予提示:“这道题中有三个数字和一个问句,这是最重要的信息。请同学们仔细分析这些信息,你们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吗?”然后学生开始读题,并对题中的关键字词进行重点分析,很快就给出了自己的理解:“这道题是说有三个同学折纸船,要求出他们一共折了多少只纸船。可以先将小红和小敏折的纸船只数加起来,再加上小米折的纸船只数,即18+23=41(只)、41+26=67(只)。”“我们开始学习连加了,可以将这三个数直接加在一起,即18+23+26=67(只)。”……这里,教师出示题目后给予提示,学生很快找到了解题思路,说明教师的引导是比较成功的。因此,让学生审题时多读几遍题目,旨在使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能对题中的一些关键信息进行整合处理,以便找到最佳的解题思路。

二、多画,圈点勾画探寻数量关系

圈点勾画是语文阅读的常见方法,在数学题目阅读中同样适用。数学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题目时可进行圈点勾画,并让学生对圈点勾画的信息进行关联性分析,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数形关系、图式关系等。小学低段学生大多没有圈点勾画的审题意识,因此教师要让学生笔不离手,养成“不动笔墨不审题”的习惯,这对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有促进作用。同时,对题目圈点勾画需要用到一些符号,教师应给予提示,让学生自由选择使用。另外,由于小学低段数学题目的信息容量有限,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审题时,从一两个方面给予指导即可。

例如,教学《初步认识多边形》一课时,教师先出示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图形,引导学生对这些图形的基本特点形成初步认识,然后让学生动手用纸折一折、剪一剪,并将相同的多边形放在一起说说各自的基本特征。为让学生明确图形的基本特征,教师出示一个多边形并给予示范讲解:“这几个是多边形的角,这些是多边形的边……”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展开操作,获得了各种不同的多边形,然后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给同学讲解图形的基本特征。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对学生提出的个性问题给予解答,这样课堂学习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使学生不断地深入探究。这里,教师为学生进行示范讲解,无疑是最直接的审题行为。面对折叠这样的实践操作题,学生大多找不到正确的操作方法,这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引导,通过亲自示范,引导学生根据示范展开操作,获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另外,由于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布设动手操作的任务,其适合度较高,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所学知识。

三、多思,分析题意理清来龙去脉

多思是数学审题的重要前提,也是审题中的核心环节,因为不管采用哪一种审题方法都离不开思考。因此,在引导学生审题时,教师不妨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对题目中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对比、归结等处理,找到其中的内在关联对接点,形成多元化的思维能力。同时,由于数据、图形、文字是数学题目的基本构成要素,所以教师应从数形、图示、图文等角度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分析题意,使解题思路自然呈现出来。

例如,教学《平均分》一课时,教师在练习环节给学生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哥哥和弟弟去摘桃子,哥哥摘了5个桃子,弟弟摘了3个桃子,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如果两个人平均分,每人可以分到几个桃子?”学生读题后自发展开讨论,教师给予提示:“这道题有两问,自然要分两步来考虑。如果对‘平均分不理解,不妨看看课本上是如何解释的。”于是,学生开始审题:哥哥摘了5个桃子,弟弟摘了3个桃子,问“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自然用加法,即5+3=8(个);一共有8个桃子,要平均分给2个人,自然要用除法,即8÷2=4(个),所以每个人可以分到4个桃子。教师对学生的审题和解题给予肯定评价,使学生的审题思维得到进一步强化。这里,教师为学生设计一道“分桃子”的数学题目,给学生提供了审题的机会。同时,教师教学中先给予提示,引导学生分步展开思考,这样可使学生明确思维的方向,明晰题中的数量关系。从学生的审题过程可以看出,他们的审题思路非常清晰,并在审题中完成了解题,这说明教师的审题引导是比较到位的,使学生的审题思维得到有效训练。

四、多说,交流互动形成认知共识

审题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行为,但在实际操作中,展开交互性审题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因此,在平时的数学训练中,教师可适时组织学生展开交互活动,通过多元化的分析交流,使学生形成审题共识。如同桌、学习小组等都属于合作团队,发挥集体力量展开审题训练,能够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学习感知。特别是难度系数较高的题目,教师组织学生展开交流讨论,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另外,设计数学题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统筹规划。如一些实践操作题只有一两句话,审题时需要深入到操作环节之中,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一些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梳理。

例如,教学《认识线段》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画一条线段,并要求学生说说用什么工具来画的、是如何操作的。于是学生自发展开交流讨论,并进行动手操作。教师让学生展示操作成果,学生都能够圆满完成任务。在交流操作的方法时,学生大多能够说出自己的实际操作程序,如“我是用直尺画线段的。先拿出直尺和纸,将直尺平放在纸上,再用手压住直尺,用铅笔沿直尺一边画线,最后拿开直尺,用两个点标注线段的两端,这样就形成了线段”等。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点评,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强调:“用直尺画线段时,一定不能让直尺滑动,铅笔要紧贴直尺,注意角度保持一致。”……这里,教师引导学生从操作程序的角度展开思考讨论,使学生都能够将操作要领讲解清楚。小学低段学生对动手操作的题目较为敏感,接受度更高,所以教师要给予具体的示范引导,让学生明确动手操作的关键,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

总之,数学审题的方法众多,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做出选择,特别要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机会,让学生在多读、多画、多思、多说中完成数学题目的分析,最后顺利、正确地解决数学问题。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审题能力小学低段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借鉴陶行知思想,小议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