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联合专利分类体系与实用新型评价报告的契合性*

2019-08-12 12:42于雷刘晓华
科技与创新 2019年14期
关键词:实用新型手套检索

于雷,刘晓华

浅议联合专利分类体系与实用新型评价报告的契合性*

于雷1,刘晓华2*

(1.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北京 100160;2.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通信发明审查部,北京 100160)

实用新型评价报告因其法定地位以及实际应用的特殊性,对检索准确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阐述并通过多个实际案例分析了实用新型评价报告不同类型的特点以及由此引发的评价难点,例证了CPC分类系统与实用新型评价报告评价特点的契合性,有助于提高实用新型评价报告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有助于保障实用新型评价报告的证据效力。

实用新型;评价报告;CPC分类;文献证据效力

1 引言

由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没有对实用新型制度做出过多具体的约束性规定,因此很多缔约国均采用该制度为国内的发明创造成果提供保护。历史经验表明,实用新型制度为日本、韩国成功实现技术追赶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1]。但是,中等收入国家因模仿而产生的学习效应是边际递减的,过多的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并不能带来足够的学习效应和内驱动力,而且有可能带来实用新型专利在确权和维权过程中的困难[2]。

为此,《专利法》第六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了实用新型专利权评价报告制度,以此为人民法院或者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审理、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提供证据。特别是在无效抗辩、诉讼中止等审理过程中,实用新型专利权评价报告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专利权评价报告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实际上是对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新颖性和创造性评价,在审查和司法实践中,为了贯彻《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关于发明和实用新型创造性的区别,一般均沿用目前实用新型无效宣告程序中使用的新型专利创造性审查标准,即实用新型的创造性标准低于发明专利创造性的标准。实用新型专利权评价报告的这一审查标准,实际上对评价报告在检索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只有检索到的现有技术非常贴近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才能满足实用新型无需“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的审查标准,对后续维权过程中的纠纷以及其他行政行为起到有力的证据支撑作用。

专利分类系统是专利数据库的战略制高点,是专利检索中极其重要的工具。联合专利分类体系(Cooperative Patent Classification scheme,简称CPC)2010-10-25被首次公布,并在2013-01-01,由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和欧洲专利局(EPO)宣布正式启用新的专利文件的全球分类系统。

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在使用新型评价报告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审查中,CPC分类的特点与评价报告的要求有一定的契合性,抓住CPC分类的特点有利于克服实用新型评价报告的难点。

2 新型评价报告中应用CPC分类系统案例

2.1 案例1

新型方案已有实际应用,但使用公开举证困难,关键词广适,检索噪声过大。

案例1技术方案:一次性折叠手套,包括开口的手套主体,如图1所示。所述的手套主体至少一个且手套主体上设有折痕,手套主体之间重叠分布且通过折痕折叠成方形结构,所述的方形结构的手套主体设置在一密封袋内,如图2所示。

案例分析:本案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其将塑料一次性手套折叠后收纳到密封袋中,独立包装,干净卫生,易于取用。属于实用新型评价报告的一种典型案例,一方面,从方案本身来看,技术方案简单,生活中已经可以经常见到相关的实际应用,但使用公开的证据时间几乎无法举证,而想要找到书面记载的现有技术却往往较为困难。另一方面,从检索实践来看,检索要素明确,但用关键词对“一次性手套”“折痕”进行要素扩展以及检索后会发现,因为可用于检索限定的关键词少,而且关键词覆盖领域和范围都很广,因此引入噪声较大,结果如表1所示。

中文库中用关键词检索无效,考虑分类号检索,本案在IPC分类体系中被分入了B65D3/10(以整体的形式或永久固定端部封口的形式为特点的),其上位组B65D3/00(用卷曲纸张沿不确定线折叠制作的,具有曲线断面主体的刚性半刚性容器),其分类并不准确,虽然具备了“折痕”的表述,但其用于分类纸张的折叠以及形成刚性容器,显然并没有体现“塑料手套”这一技术要素。

图1 案例1手套

图2 案例1密封袋

IPC分类系统中“塑料制品”的分类号为B29D,但其下位组并没有关于“手套”的主题,转用CPC分类体系,可以发现B29D99/0067标引了“塑料手套”这一技术要素,如表2所示。这是IPC分类体系没有的一个细分二点组,结合另一个关键要素“折痕”在VEN中检索,过程如表3所示。

表1 案例1的检索式

编号所属数据库命中记录数检索式 1CNTXT31 769and手套,(or折,叠) 2CNTXT19 068P手套,(or折,叠) 3CNTXT3 220P手套,(or折,叠),(or痕,迹) 5CNTXT1 404P手套,(or折,叠),(or痕,迹),(or塑料,一次性)

表2 案例1的CPC分类

[B] 作业;运输 [B29] 塑料的加工;一般处于塑性状态物质的加工 [B29D] 用塑料或用塑料状态的物质生产特殊制品(...)(制作颗粒入B29B 9/00;制作预型件入B29B 11/00) [B29D99/00]本小类其他各组中未包括的技术主题 {(...)(没有使用的参见小组)} [B29D99/0064].{生产服装} [B29D99/0067]..{手套}

表3 案例1的检索式

编号所属数据库命中记录数检索式 29VEN518/cpcB29D99/0067 30VEN892 379or flod+,envelop+,overlap+ 31VEN7and 29,30

浏览即可获得X文献FR2093061A5(1972-01-28),该法国文献公开将塑料手套折叠装入密封袋,实现独立包装的机械制作过程,如图3所示。

2.2 案例2

新型发明点特征细微,又不宜直接认定为公知常识,关键词单一,检索效率低下。

案例2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睡袋,如图4所示,包括主体1、结合部5,所述结合部5设于主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部5闭合时主体1呈一仅其前端为开口端4的袋体,所述开口端4上边缘形成有用于压被子的第一延伸部2,其下边缘形成有用于包枕头的第二延伸部3,所述第一延伸部2与所述第二延伸部3相互分离。

案例分析:本案中的便携式睡袋,可避免旅客直接接触酒店的枕头、被子,便携卫生,已经在淘宝等电商网站热卖,但其公开时间晚于本案申请日。其方案特点和案例1类似,在中文库中没有找到合适的结果。利用CPC扩展其检索要素,可知A47G9/08公开了“旅行睡袋”这一检索要素,如表4所示。

图3 案例1的现有技术

图4 案例2便携式睡袋

在VEN中使用CPC结合另一个检索要素“枕头”进行检索,过程如表5所示。

浏览即可获得Y文献FR2446622A2(1980-08-14),该法国文献公开了本申请的几乎全部特征,相对于本案,其区别仅在于:对于部件16,没有明文公开其是用于压被子的。案例2的现有技术如图5所示。

鉴于实用新型专利评价报告的评价审查标准以及法律定位,对该区别特征不宜直接认定为公知常识,因此对“被子”这一检索要素进一步进行检索,过程如表6所示。

表4 案例2的CPC分类

[A]人类生活必需 [A47]家具(...)(用于车辆的座椅配置入B60N);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梯子入E06C) [A47G]家庭用具或餐桌用具(...)(书档入A47B65/00;刀具入B26B) [A47G9/00]床罩;床单;旅行毯;睡毯;睡袋;枕头{(...)(家具罩面用的松散填充材料入B68G1/00)} [A47G9/08].睡袋

表5 案例2的检索式

编号所属数据库命中记录数检索式 32VEN342/cpc A47G9/08 33VEN82 897pillow? 34VEN45and 32,33

图5 案例2的现有技术

表6 案例2的检索式

编号所属数据库命中记录数检索式 6VEN342/cpc A47G9/08 7VEN82 897pillow? 8VEN45and 6,7 9VEN4 141 156cover? 10VEN94and 6,10

浏览即可获得Y文献FR1509028A(1968-01-12),该法国文献公开部件6可以用于压住被子10,如图6所示。

图6 案例2现有技术

2.3 案例3

新型发明点在于两种使用状态的切换,状态特征表述较困难。

案例3技术方案:特型指甲钳,如图8所示,包括上钳身1、下钳身2和铆扣3,所述上钳身和所述下钳身通过所述铆扣铆接;磁铁4固定于上钳身的末端,弹片一端5通过活动连接件固定在下钳身内侧的中部,当弹片旋转至远离铆扣位置时,弹片另一端与磁铁相吸。

案例分析:本案发明点集中在钳身中部设置的可旋转的弹片,弹片旋转如图7所示。

弹片磁力吸附固定,其发明点在两种不同的使用状态之间的切换,此类申请对于特征状态及其切换的检索要素需要一个完整的语义才能表述,单独用关键词表述上述特征往往比较困难。本案的IPC分类为A45D29/02(指甲刀或剪刀),CPC分类在该小组下进行了进一步细分,提供了一个二点组A45D2029/026,具体如表7所示。

表7 案例3的CPC

[A45D29/00]修手指甲或修脚趾甲工具 [A45D29/02].指甲刀或剪刀 [A45D2029/026]..用于脚趾甲,例如,带有一根作用在修剪工具上的杆

在VEN数据库中利用该二点组进行检索,过程如表8所示。

表8 案例3检索式

编号所属数据库命中记录数检索式 7VEN862/cpc A45D29/02 8VEN82/cpc A45D2029/026

浏览可得到X文献NL90772C(1999-10-28)以及EP0998864A1(1959-04-15),均公开在钳子把手上设置可旋转的弹片,依据旋转方向提供回弹应力和磁力吸附。案例3现有技术1如图8所示。案例3现有技术2如图9所示。

图8 案例3现有技术1

图9 案例3现有技术2

2.4 案例4

新型结构复杂,特征繁多,检索要素难以确定。

案例4技术方案:一种E型插扣,如图10所示,包括公扣、母扣,公扣具有一体成型的扣脚部以及扣舌;母扣固定于系带部上的一个第一侧部、一个与第一侧部相向设置的第二侧部以及设于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端部的第三侧部、第四侧部围护而成的一侧开口结构,位于母扣两侧部设有配合扣脚部装配的卡口;其中所述扣舌朝向第一侧部一侧界定为扣舌正面,扣舌朝向第二侧部一侧界定为扣舌背面。

所述第一、第二侧部设有纵向开设的展示口,展示口两侧为由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侧部构成的母扣导槽部,所述导槽部呈Y形。

图10 案例4

案例分析:本案例涉及一种舌形插扣,与前文案例中的特点不同,其结构复杂,技术特征烦琐,检索要素难以准确确定,是使用新型评价报告中另一种比较典型的类型,这种类型的实用新型评价报告,更适合深耕CPC分类来找到相应的分类表达。

在CPC分类系统中和上述插口相关的分类号为A44B11/266,是一个细分的三点组,如表9所示。

表9 案例4的CPC分类

[A]人类生活必需 [A44]服饰缝纫用品;珠宝 [A44B]纽扣,别针,带扣,拉链或类似物(...)(专用于鞋上的紧固物入A43C) [A44B11/00]带扣;连结带或类似物的扣件,如用于安全带的 [A44B11/25].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分离的部件的 [A44B11/26]..用按扣扣紧的{(...)(A44B11/2507优先;压扣扣紧的入A44B17/00)} [A44B11/266]...{有至少一个按钮的作用平行于扣的主平面和垂直作用于紧固方向}

该CPC小组表达了这种插扣的用力旁开特征,实际上涵盖了本实用新型的大多数特征,但其没有公开其发明点:“Y形的导槽插入”。

由于CPC分类系统是从ECLA和USPC两大分类系统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A44B11/266这一CPC标引实际上是原ECLA分类系统中的分类,而与其相关的USPC涵盖的技术主题在CPC中的标引如表10所示。

表10 案例4的CPC分类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Y10T24/00]Buckles,buttons,clasps,etc. [Y10T24/45].Separable-fasten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e.g.,projection and cavity to complete interlock] [Y10T24/45225]..including member having distinct formations and mating member selectively interlocking therewith [Y10T24/45471]...Projection having movable connection between components thereof or variable configuration [Y10T24/45524]....including resiliently biased projection component or surface segment [Y10T24/45529].....Requiring manual force applied against bias to interlock or disengage [Y10T24/45534]......having connected leading edge and separated trailing arms

上述六点组Y10T24/45534标引了手动施加偏压互锁或脱离的插扣,且具有连接前缘和分离的纵臂,可以想象,其实际上正是标引了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Y形的导槽”这一空间结构,因此在VEN中使用CPC分类系统进行检索,过程如表11所示。

表11 案例4的检索式

编号所属数据库命中记录数检索式 28VEN1 071/cpc A44B11/266 29VEN759/cpc Y10T24/45529 30VEN59 984 770pd<=20120316 31VEN281and 28,29,30

其中可得两篇X类文献US2006168783A1(2006-08-03)和US2005235469A1(2005-10-27),上述两篇文献均公开了本申请的全部技术特征。案例4现有技术1如图11所示。案例4现有技术2如图12所示。

图11 案例4现有技术1

图12 案例4现有技术2

3 小结

实用新型评价报告因其法定地位以及实际应用的特殊性,对检索准确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实用新型评价对象一类结构简单,检索要素单一而广适,往往导致检索噪声很大;另一类结构精细复杂,检索要素繁杂细琐,关键词覆盖困难;还有一类发明点在于状态切换,状态本身需要完整语义才能表达,关键词很难表达该检索要素,上述新型的特点均给有效准确评价实用新型专利权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CPC分类系统作为从ECLA以及USPC两个分类系统中发展而来的国际分类体系,提供了更为详尽的分层结构以及功能性的补充标引,契合实用新型评价报告的特殊要求以及实际特点,从文中案例来看,其在实用新型评价报告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实用新型评价报告的准确率和有效性。

[1]KIM Y K,LEE K,PARK W G.et al.Appropri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ountrie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development[J].Research Policy,2012,41(2):358-375.

[2]毛昊,尹志锋,张锦.中国创新能够摆脱“实用新型专利制度使用陷阱”吗[J].中国工业经济,2018(3):98-115.

D923.42

A

10.15913/j.cnki.kjycx.2019.14.005

2095-6835(2019)14-0011-05

于雷(1983—),男,硕士,助理研究员,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员,主要从事新型、通信领域发明专利审查工作。刘晓华(1981—),女,硕士,主任科员,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员,主要从事通信领域发明专利审查工作。

*等同第一作者

〔编辑:严丽琴〕

猜你喜欢
实用新型手套检索
关于同日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相关问题探析
新时代实用新型制度的目标、定位与改善
棉手套
CNKI检索模式结合关键词选取在检索中的应用探讨
一种计划生育用取环器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浅析禁止重复授权在实际审查过程中的问题
2019年第4-6期便捷检索目录
做只手套好过冬
神秘的白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