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视域下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考量

2019-08-13 04:00马帅超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伦理

[摘要]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代,企业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不仅是企业作为社会性组织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作为道德主体而存在的内在本质要求。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应该关注社会责任问题。本文从企业作为社会性组织承担社会责任的外在使然和作为道德主体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在可能性两个方面探讨了新时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伦理意义。包括企业与员工、消费者、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以此来呼唤企业要更多的关注企业社会责任。

[关键词]社会责任;道德主体;伦理

[作者简介]马帅超(1991-),男,汉族,河南平顶山市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伦理学。

[中图分类号] C913.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19)07-0017-02

一、企业作为社会性组织而存在

1916年克拉克在《改变中的经济责任的基础》中指出,虽然大家对社会责任的概念非常熟悉,但是还未认识到有很大一部分责任是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这也是最早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提出之后也不免存在对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的否定。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就反对企业社会责任。他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利于市场的自由竞争,也导致了政府过多的干预市场。在这种完全的否定观点下,彼得·德鲁克则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违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目标,但是他并未否定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在传统经济观点看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无疑会增加运营成本,从而也就增加了商品的价格,进而削弱了商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很多企业并不关注社会责任的问题,更多的是将资金用在能够直接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上。如,先进设备的购买。社会责任也因此往往被认为是政府部门的事。企业应该是以经济为导向,社会责任的问题不应该是他们关注的。而持企业社会责任观点的学者认为,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但是,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当中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毒奶粉、苏丹红。科斯在《企业的本质》中阐述了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作为一种社会性组织,这也为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奠定了理论基础。企业既然作为一种社会性组织,其发展也是与社会相互依存的,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这也就要求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二、企业作为道德主体的存在

企业作为一种社会性的组织,其承担社会责任是一种外在的使然。但是,从企业自身的内在要求上追寻企业社会责任成立的可能性,才能找到企业为何承担社会责任的根源。企业是在市场经济中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生产的商品是为了与他人交换而进行的,是一种为满足他人需要或者社会需要而进行的生产活动。正是由于这种特性,也决定了它首先是一种为他性、服务性的生产。同时,企业进行这种生产、提供这种服务,其目的是为了获得他们追求的利润以满足自身的需要,这又是一种具有为己性、谋利性的生产和服务。因此,企業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作为一种经济形式,同时具有为他性和为己性、服务性和谋利性的双重属性。而在这种“双重属性”的利益关系的调和中,也必定包含着伦理的属性。因为,伦理的存在就是解决关系中所产生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的活动当中,企业作为经济主体,通过市场的经济活动进行交换,来获取自身的发展。这也就决定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为他性和服务性特征。但是,在这种经济活动的交换当中,企业又为了满足自身利益的追求,又具有一种为己性和牟利性。而企业的这种为他性和服务性、为己性和牟利性的特征,其本身就存在着矛盾。而这种矛盾就具体的体现在企业与员工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利益矛盾关系之中,而调节和处理这些矛盾关系的观念、原则就是在伦理层面所要思考的问题。

由此可见,企业不仅仅是作为经济的主体,也应该的道德的主体而存在。作为道德主体而存在,企业也就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当然企业作为道德主体的存在,在承担社会责任时,也并不是由企业的某个具体的个人来承担这种责任,而应该是企业作为一个道德主体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企业在采取和制定某种目标时,对目标的实现往往也是通过决策而产生的,而决策是包含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一个复杂过程。企业采取意向性的行动往往是通过集体的意向而产生的。因此,在承担责任时,也并不能完全把这种责任归结到个人,应当由企业集体而承担。

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伦理考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就相当于企业的灵魂,是一个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建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是当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不可少的。价值观的建立一方面是外在的使然,更重要的是企业作为道德主体而存在的内在使然。也是企业伦理行为的重要精神支撑。企业伦理行为也就是企业在面对与员工、消费者、社会之间应该遵守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但是,企业大多并未认识到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一味地考虑如何运用各种手段来获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忽视了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特别是今年以来,一系列的问题出现。如,侵犯消费者权益、偷税漏税、漠视公益事业等。这些企业在利用各种手段无限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当中,必须有一定的伦理规范。这不仅是社会的需求,也是企业作为道德主体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本质属性要求。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时,也必须将这种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注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当中。这是新时代社会对企业的要求,同样也是企业为自身长远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企业与员工之间

在科学管理的阶段,大多都采用泰罗制的管理模式。泰罗制的管理模式是以人性恶为假设前提,其管理模式是如何克服人恶的本性,制定出一套提高企业劳动生产力的管理方法。其管理方法虽然在提高企业劳动生产力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其违背了人性。马斯洛在研究人的本性和需求时,提出了人的五种需求:生理、安全、感情和归属、地位和受人尊敬、自我实现。而在科学管理阶段的管理方式则违背了人性,完全把人等同于机器进行管理。行为科学的管理更多的强调了人际关系。威廉·大内研究日本企业成功经验得出了企业成功的普遍相同点是:长期雇佣、信任及亲密的个人关系。企业作为多数人集合的共同体,也更应该考虑人的价值。科学管理阶段的管理模式虽然可以短暂的提升企业的生产力,但是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说,企业的生存也应该处理好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在现在企业管理当中,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企业仍然采用泰罗制的管理模式,将人视为企业追求利润的工具。剥夺员工的合法权益,降低员工的收入和福利等方式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完全忽视了企业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责任。

(二)企业与消费者之间

企业在商品交易活动当中,为了追求其利润,往往使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利用假冒伪劣商品来欺骗消费者。如,三聚氰胺事件。其行为完全是只顾考虑自身的利益,而将消费者的利益抛之脑后。甚至这种行为成为了获取利润,赢得市场的必要“法宝”之一。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和人身安全。另外,在信息技术蔓延的时代,各种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存在。似乎只要找到了一个某知名的明星为其产品代言就成为了产品质量检验的指标。特别是近几年来,关于明星所代言的产品不断的出现产品质量问题,一些明星对其代言的产品质量根本不知情,但是广大消费者出于对某明星信任,在选择一款产品的時候往往也更加看重是不是明星代言。与其说是相信产品的质量,不如说是相信该明星的影响。对于这种不重产品质量事实而一味注重明星效应的广告现象,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忽视了企业作为道德主体承担社会责任的本质要求。

(三)企业与社会之间

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可以帮助企业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企业的良好声誉,提升其品牌的影响力。而大多数企业履行社会公益往往具有表面化的现象。从更长远的发展来看,企业要将承担这种责任融入到企业的文化上来说,就需要将这种行为作为其核心价值导向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因为,形式的东西容易流失,但是文化是内化于心的,只有将这种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才能将这种企业的文化延续,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

(四)企业与环境之间

企业为获取更大的利润肆意利用自然资源,一方面造成资源的枯竭,另一方面自然环境的破坏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科技的进步,部分企业用更加肆无忌惮的方式来开发自然资源,进而带来了一系列由于科技的革新而产生的环境问题。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习近平明确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企业为自身利益而放弃青山绿山严重威胁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仅是关乎到子孙后代的生存,也关系到企业未来的生存问题。

四、总结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是新时代企业要获得长远发展的外在使然,同样也是企业作为道德主体承担社会责任的本质要求。一个企业能够长远发展的根源也就在于企业自己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有自己企业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在于对其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执行和延续。一个企业如果缺少了这种社会责任意识,也就失去了企业的灵魂,失去了长期立足和发展的动力。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虽然不能及时有效的为企业增加利润,但是能帮助企业更好的在激烈的市场环境当中获得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戚文鑫.企业道德责任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2]毕婧.我国企业道德责任问题及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3]安晋军.近年来国内企业道德责任研究综述[J].前沿,2011(05):142-147.

[4]龚天平.企业伦理:社会的普遍约束与企业的内在构成[J].哲学动态,2006(04):18-22.

[5]曹凤月.企业道德责任研究论纲[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01):107-113.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论《觉醒》中的伦理关系
从变译理论看翻译伦理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