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村落旧居禅意空间植物配置特点探讨
——以吾庐为例1

2019-08-17 08:05卢文填黄敏珍王建兵
惠州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禅意禅宗盆景

王 盾,卢文填,黄敏珍,王建兵

(1.惠州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2.惠州市庐景园林设计有限公司,广东 惠州 516007;3.东方星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49)

随着我国经济的急速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导致乡村出现“空废化”现象,大量的“空废宅院”成为现今乡村最严峻的问题.现如今很多创业者因无力承担城市过高的租金,将目光转向乡村废弃、常年闲置和未利用的宅院[1],将空废宅院承租后改造成工作室,这一类宅院往往租金便宜、场地空旷、环境优美,是从事景观、艺术、文化类工作室的最佳选择.

禅是梵语“禅那”的略称,是心注一境、正审思虑的精神修持的方法.禅宗是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产物,最终禅与儒、道一起成为建构华夏美学框架的三大学术流派之一[2].禅意空间是富有禅宗意境的建筑空间,强调自心是佛,识心见性,不立文字,讲究顿悟[3],注重体现人性精神的解脱,更注重澄明超越的审美境界,激发人们对人生的认知和感悟.禅宗美学的宗旨是“轻物质、重精神”,不追求华贵的材料,更倾向粗陋、简朴或废弃的材料,结合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虫鸣鸟叫,营造“空、寂、幽、淡”的氛围.

1.研究地概况

研究地因两位设计师分别姓吴、姓卢,取其谐音名为“吾庐”.吾庐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马庄河桥村,地处低纬度,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4],年平均气温为22.0℃,雨量充沛,平均年降雨量为1743.7mm[5],年平均相对湿度76.9%,年平均风速2.2m/s,年平均日照时数1898.9小时[6].

设计师之一的吴锭荃是佛门居士,痴迷中国传统家具、文房、茶器、赏石等古物.为了给惠州市庐景园林设计有限公司营造一个安静的办公环境,基于吾庐原有空间形态特征与周边环境特色,通过极少主义写意手法营造中式禅意空间,在体现对自然美的肯定、欣赏与品鉴的同时,强调崇尚自然、再现自然的特征,体现设计师内心的空灵与静思[7].

图1 吾庐禅意空间植物配置特点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种类统计

吾庐内有维管束植物31种,隶属于24科29属,无裸子植物,全为被子植物,反映出吾庐内以草本植物为主.乔木有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A.Juss.)、番石榴(Psidium guajavaLinn.)、龙眼(Dimocarpus longanLour.)、土蜜树(Bridelia tomentosaBl.)共4种,4科4属,占植物种类总数12.9%,落叶树1种,占乔木总数的25%,常绿树3种,占乔木总数的75%;灌木有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Thunb.)、凤尾竹(Bambusa multiplex(Lour.)Raeuschel ex J.A.et J.H.Schult.var.riviereorumR.Maire)、文竹(Asparagus setaceus(Kunth)Jessop)3种,3科3属,占植物种类总数9.7%;藤本植物有猪笼草(Nepenthes mirabilis(Lour.)Druce)、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Kunth),共2种,2科2属,占植物种类总数6.5%;草本植物有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Linn.)Schott)、芭蕉(Musa basjooSieb.et Zucc.)、灯芯草(Juncus bufoniusLinn.)、鸢尾(Iris tectorumMaxim.)、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Thunb.)Baker)、佛甲草(Sedum lineareThunb.)、白肋朱顶红(Hippeastrum reticulatum)、观音莲(Sempervivum tectorum)、剑叶凤尾蕨(Pteris ensiformisBurm.)、墨 兰(Cymbidium sinense(Jackson ex Andr.)Willd.)、菖 蒲(Acorus calamusL.)、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Levl.)、金钱蒲(Acorus gramineusSoland.)、铜钱草(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Lam.var.batrachium(Hance)Hand.-Mazz.)、水鬼蕉(Hymenocallis littoralis(Jacq.)Salisb.)、五彩苏(Coleus scutellarioides(L.)Benth.)、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黄鹌菜(Youngia japonica(Linn.)DC.)、鬼针草(Bidens pilosaLinn.)、细叶结缕草(Zoysia tenuifolia Willd.ex Trin.)共20种,15科19属,占植物种类总数64.5%.草本植物中天南星科最多,有3种植物;菊科、景天科、石蒜科次之,有2种植物;百合科、灯心草科、鸢尾科、天门冬科、猪笼草科、凤尾蕨科、兰科、伞形科、睡莲科、唇形科、酢浆草科、芭蕉科、禾本科均只有1种植物.水生植物有睡莲(Nymphaea tetragonaGeorgi)、荷花(Nelumbo nuciferaGaertn.)共2种,2科2属,占植物种类总数6.5%.

2.2 植物选用原则

2.2.1 选择富有禅意境的植物

“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植物可通过形态、色彩、芳香等特质来表现禅宗精神内涵,如竹的挺拔身姿、风韵等衬托出禅意空间的高、逸、雅、静,与禅宗的超凡脱俗、背离俗世、空灵无我的境界相匹配[8].经调查可知,改造前庭院内原有麻楝、番石榴、龙眼树等大乔木,树形优美、冠幅较大,是很好的造园材料.龙眼树属无患子科,与禅宗的“无忧亦无患”思想相呼应;两棵番石榴位于半开放的茶室墙角,枝干苍穹有力,向庭院中央延伸,斑驳的光影投向地面白沙,隐喻“禅枝四静,慧窟三明”[9];麻楝树形简约、朴质的美,符合禅宗美学的审美,故吾庐庭院空间内保留这三种乔木.吾庐内富有禅意境的植物有无患子、龙柏、凤尾竹、佛甲草.

2.2.2 选择富有禅文化的植物

富有禅文化的植物能与禅宗的精神世界相呼应,这对禅意空间的营造有着重要作用.释迦牟尼、观音在宣扬佛法时特意选择寂静的竹园,更有传说观音降服孽龙后用凤尾竹恢复家园.因此,竹是禅意空间中常用植物之一,是禅宗文化中“空”和“心无”的植物体现[10].吾庐内富有禅文化特色的植物有凤尾竹、文竹、沿阶草、文殊兰、荷花、睡莲、黄兰.

2.2.3 选择富有禅审美的植物

植物是否富有禅审美并没有明显的评判标准,人们通常认为富有禅审美的植物会通过其外形、质地、颜色等给人们提供一个安静冥想的休息空间,这类植物通常质地柔软、少刺少尖角,讲究淡雅朴实的色彩,多采用常绿植物,不以花、叶的色彩为吸引点.有的植物虽无禅文化,但因植物形态的特殊性会引发人们联想,如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Thunb.)Sweet)的果实因体态似光头和尚穿着红色僧袍而引起人们联想,佛肚竹从植物形态方面引起人们的禅宗冥想.在吾庐中,富有禅审美的植物种类有凤尾竹、灯芯草、佛甲草、吊兰、菖蒲、金钱蒲、芭蕉等.

表1 惠州市富有禅意境、禅文化、禅审美植物表

2.3 植物种植方式

2.3.1 盆景种植

盆景是禅意空间内常见的植物种植方式,是植物经过艺术创作种植于独特的盆栽器皿、容器之中,让植物在一方天地里体现大自然的优美景色[11],符合禅宗“缩地成寸、小中见大”的深远意境.吾庐内盆景较多,盆景器皿色彩质朴,形状简单,主要放置在大门入口两侧、茶台中央、空间轴线家具上、建筑空间角落的角几上、水池边、围墙上、栅栏下等视觉焦点处或边界处,表现出“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造园思想(明·文震亨《长物志》)[12].按植物种植形态来分,可将盆景分为干枯态植物盆景、修剪态植物盆景和自然态植物盆景三类.

(1)干枯态植物盆景

吾庐内干枯态植物盆景主要选用干枯的莲蓬、树枝、草本植物花枝,分别放置于吾庐建筑大厅翘头案、楼梯一隅、亮格框上.干枯态植物盆景与建筑外的绿色植物形成对比,与禅宗的枯寂美学不谋而合,隐喻人们在外界纷杂的俗世中大喜大悲之后,心境归于平淡的枯寂,注重内心的修炼,以事物的本真来反思人的内心.

(2)修剪态植物盆景

吾庐选用修剪态松柏类盆景植物,以大面积留白为特色,放置于东侧半开放茶室内花几上,以树叶代表外界繁杂事物,树枝代表内心的精神骨架,“多一枝则繁,少一枝则废”,让人们能静坐观心自省,再融于环境,达到无我的境地.但吾庐内修剪态植物体量过小,无法强调禅意氛围.

(3)自然态植物盆景

吾庐内自然态植物盆景主要选用佛甲草、墨兰、吊兰、文竹、观音莲、菖蒲、铜钱草、荷花等具有禅意境植物为主,符合整体空间氛围,盆景主要放置于吾庐庭院石台上、庭院栅栏下、围墙上、水体周围等.通过植物与石块、砂砾、苔藓搭配,让人们在观赏自然魅力时解读禅宗气韵意境,从而达到妙悟.但佛甲草放置位置过低,与栅栏外的结缕草形成交错,反而不易突出佛甲草植物特殊的形态;荷花、墨兰等盆景不应与其他自然种植植物(如剑叶凤尾蕨、菖蒲)放置在一起,难以凸显植株优美形态,宜摆放在石块上,高度不宜低于0.6m.

2.3.2 自然种植

吾庐庭院内植株大都以自然形态为主,主要分为乔木层和草本层,以孤植、列植、片植、群植四种方式种植,如麻楝、番石榴、龙眼、土蜜树等乔木孤植于前庭,通过枝繁叶茂的乔木给人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境;凤尾竹列植于围墙边;沿阶草、细叶结缕草等片植于庭院后庭;其他高矮不一的草本植物群植于中庭水边,给建筑前留下足够的采光空间,与前庭的郁闭度形成鲜明对比.

2.4 植物群落配植模式

吾庐充分迎合禅宗无言、无理和无碍等特点,采用“少即是多”的手法,注重植物与景观元素的位置、数量、相对高度等关系,通过草本植物群落和乔木+草本植物群落两种配置模式,在春华秋实的四季变换中感悟禅宗意境.

2.4.1 草本植物群落

吾庐内草本植物种类丰富,多达23种,占植物种类总数76.7%,种植面积达12.5.草本植物群落因其体量小、生长周期短,讲究与水体、石块、假山等其他景观元素相搭配,根据草本植物种类、种植环境、搭配方式等因素综合分析,吾庐内典型的草本植物群落主要有4种,即海芋+沿阶草、剑叶凤尾蕨+鸢尾+菖蒲+睡莲、凤尾竹+海芋+沿阶草、芭蕉+细叶结缕草.

2.4.2 乔木+草本植物群落

吾庐内乔木共4种,落叶树1种,常绿树3种.针对乔木类型的不同,搭配的草本植物种植方式也各有特色,具体可分为常绿乔木+自然态植物盆景、落叶乔木+多年生草本植物两种配植方式.

(1)常绿乔木+自然态植物盆景

禅宗注重“少与空”的空间营造,忌讳花团锦簇的植物搭配.在吾庐庭院中运用大冠幅的乔木,营造郁闭的空间,树荫下放置自然态植物盆景,如番石榴+灯芯草盆景、龙眼树+佛甲草盆景等搭配,在白色石砾的映衬下,自然元素与人工元素进行景观碰撞,让人们在视觉冲击下感悟生命无限.

(2)落叶乔木+多年生草本植物

麻楝作为庭院内唯一的落叶乔木,主要搭配鸢尾、海芋、剑叶凤尾蕨、白肋朱顶红等,在静水水面边,“落叶乔木+多年生草本”搭配模式通过水中光影变化、植物季相变化,在变与不变中体现禅宗的闲寂与神幽.

2.5 植物群落结构特色

根据吾庐禅意空间内两种不同类型的植物群落配植模式,从垂直结构、水平结构、时间结构、层片结构四个方面[13],总结出不同的群落结构各自的特色.

2.5.1 草本植物群落结构特色

在垂直结构上,4种草本植物群落植物高度较统一,成层结构简单,往往需要通过人为因素对植物营养空间竞争进行干预.而水平结构较紧凑,但分布不均匀,群落主要分布在水体周围,庭院其他地方草本植物群落很少,属镶嵌群落.在时间结构上,考虑各草本植物的花期、休眠期、生长周期等生长习性,各群落保持较为稳定的季相变化,如剑叶凤尾蕨+鸢尾+海芋+睡莲群落里,以四季常青的海芋、剑叶凤尾蕨为基础,3-4月睡莲萌发长叶,4-8月鸢尾、睡莲陆续开花,10-11月睡莲茎叶枯萎,通过物候现象反映庭院的自然环境变化,使人在禅意空间内感悟生命的魅力.层片结构上,根据瑞典植物学家加姆斯提出的层片概念,吾庐内草本植物群落属二级层片,每一个层片都是由同一生活型植物组成;根据朗基耶尔提出的生活型划分系统,吾庐内草本植物群落以地上芽植物和地面芽植物为主.通过叶形、叶色、叶面大小、季相变化等方面对比,营造丰富的群落结构外貌特征.

2.5.2 乔木+草本植物群落结构特色

乔木+草本植物群落结构相对于单一的草本植物群落而言比较丰富.在垂直结构上,群落由乔木和草本植物构成,植物高度相差大,成层结构简单.水平结构较单一,但种群分布不均匀,群落主要分布在庭院入口处,属镶嵌群落.在时间结构上,落叶乔木+多年生草本植物模式是庭院季相变化的主要载体,如麻楝+鸢尾+海芋+白肋朱顶红,在四季常青的海芋衬托下,4-6月麻楝、鸢尾、白肋朱顶红开花,9-10月白肋朱顶红开花.层片结构上,吾庐内草本植物群落属三级层片,由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和地面芽植物组成.

3 总结

通过对吾庐禅意空间的植物配植特点进行研究,总结出禅意空间的植物配置具有以下特点:

(1)禅意庭院内植物种类丰富,但数量少,一般选用富有禅意境、禅文化、禅审美的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植物分布集中,一般分布在庭院一隅.

(2)禅意庭院植物种植方式多样,常采用盆景种植和自然种植两种.盆景种植通过干枯态、修剪态、自然态植物最为代表禅宗的“一勺江湖万里”的意境.

(3)禅意庭院内植物群落层次较单一,植物群落配植模式少,以草本植物群落、乔木+草本植物群落两种配植模式最为突出.从垂直结构、水平结构、时间结构、层片结构四个方面分析,禅意庭园内群落在垂直结构上极少设置灌木层;水平布局较紧凑,但分布不均匀,群落分布相对集中,以镶嵌群落为主;植物季相变化分明,常绿树种数量大于落叶树种,开花植物不多.

此研究结果可用于具有禅宗氛围的乡村景观空间营造,对美丽乡村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研究对植物对乡村旧居的美学影响未做过多研究,后续将进一步进行研究.

猜你喜欢
禅意禅宗盆景
禅宗软件
附式石盆景欣赏
SHIKAKU四方-禅意厨房
桌上盆景(外一幅)
论旧禅宗与王维的诗歌创作
禅意人生
尺八的禅意
禅意(外一首)
柚子,变变变
《愚公移山》和医学“禅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