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精神 添加色彩 渗透策略 培养创新

2019-08-18 03:02袁亚娟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书籍红色德育

袁亚娟

全球化进程引发思想文化大交融,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令不少青少年政治价值混乱,政治理想迷失,政治信念失落,传统单调陈旧的说教方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创新青少年政治思想教育模式成为迫切要求。因此,党和国家领导人热切呼唤,要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色教育源于特定的历史时代,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红色教育能够确保“主流色”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青少年的政治理想与信仰,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是关系到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

红色教育,主要是指以红色资源作为教育的内容,以活动作为载体,以红色精神为核心,引导学生确立起坚定的政治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民族主义精神,培育他们忧国忧民、挑战超越自我极限、奉献社会的崇高精神。在中小学,“红色教育”指运用红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具体指根据德育规律,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生活实践为基础,以红色精神为教育内容,借助一定的方式途径,激发学生内在的道德动力,引起情感共鸣,增强心理认同,内化红色精神,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育健康的人格。

一、读红色书籍,体会红色精神

阅读红色书籍是帮助学生了解红色故事、了解革命精神的重要渠道。我校针对本省市的相关红色故事,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学生家乡的光荣革命历史和各位先烈的英雄事迹,逐步培养出对祖国、家乡的热爱。在阅读红色书籍活动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阅读本校校本课程的同时对经典红色书籍进行广泛阅读,比如《红岩》《林海雪原》等经典著作,从多方面多角度感悟时代背景,感悟我国伟大的革命精神,为校园红色德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精神支持。与此同时,在阅读红色书籍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积极引导,并让学生对阅读的书籍进行整理和感悟,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写成文章,并对优秀的文章进行点评。也可以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演讲比赛,让学生大声说出自己对于“红色书籍”的感受,对于红色精神的体会。

二、让红色故事走入校园,添加亮丽的色彩

在开展红色德育过程中,学生结合学校的校本和其他红色书籍、红色电影对先烈的英雄事迹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在开展红色德育文化过程中,应该积极抓住优势,开展和红色相关的主题“故事会”,鼓励学生讲出自己耳熟能详的红色故事。在讲故事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长进行创作,比如,鼓励文笔好的学生针对自己所讲的历史故事写一首诗歌,鼓励喜欢创作表演的学生导演舞台剧,用别样的方式演绎红色小故事,鼓励喜欢画画的学生用自己的画笔为自己所讲的红色故事添加亮丽的色彩。学生在搜集和讲述红色故事时,可以对当地的红色文化进行更好地了解和挖掘,建立对故乡的热爱和崇敬。具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邀请红色老兵或者老干部走进校园为师生讲述战争故事,让学生体会更加真实的革命事迹和精神。让学生讲述红色故事,可以让红色故事走入校园,走入学生的内心,让长征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深入人心,代代相传。

三、学科教学中渗透红色教育元素的策略

根据学科的特点,在学科课堂中渗透红色基因的教育。语文学科中的课文资源,品德课程中的专题学习,数学、英语学习中锲而不舍地向難题进军,体现了思维求索的过程,折射的正是红色精神中的坚毅与执着。这一切经老师有意识地提醒后,学生会刻意地践行,逐渐形成习惯,内化为一种思维模式与价值信念,积淀为人生观。为了更好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红色元素,学校对各科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语文科要大力挖掘红色底蕴,充分发挥语文科的育人优势。音乐科要教会学生唱《红军小学校歌》,每学期至少教会学生两首红色歌谣,每学年组织一次大型红歌比赛,让红色之歌响遍校园。美术科发挥自身优势,每月组织学生创作一幅反映红色历史的美术作品,每期组织一次红色作品展览,让红色之美覆盖校园。体育科要在大课间上训练好旗操,让小红旗在运动场上飞舞起来;在每节课前按照红军的标准对学生进行队列、跑步等训练,训练学生集合排队整齐,让红军身影永留校园。其他学科老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浸透红色教育,真正将红色教育全面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红色之花开遍校园。

四、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学校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抓手和途径。新课程特别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对科技、文化创新能力的培养,绝不是离开历史文化知识,特别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仅靠科学教学就可以完成的。要让青少年的德育不流于形式,而有针对性、有实在的内容、达到较好的效果,就要不断创新德育的方法和途径。为了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好地渗透以上内容,可以借助以下活动。一是组织学生开展走访活动,让学生通过走访老红军、参观纪念馆、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整理长征故事,了解长征文化,学习长征精神。二是利用清明节等节日组织开展扫墓活动、红色夏令营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用心体验长征精神,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感染。三是开展红色教育征文演讲活动、红色文化宣传活动和红色教育讲座,利用学校红领巾电视台、红领巾广播站、少先队大队部等阵地,播放红色爱国教育片、红军感人故事,制作并播放学校开展红色教育的新闻等。每开展一次活动,都要求学生写日记、写感想、制作手抄报、出红色教育黑板报等。使学生每参加一次活动,都能增长一些见识,得到一次锻炼和提高。

总之,红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落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指示,需依托学校已有的光荣革命传统优势,贯彻新的办学理念,开创崭新的红色教育模式,着力打造“红色教育”学校品牌,引导师生了解红色历史,大力弘扬红军精神,培育学生奋发向上、艰苦奋斗、勇往直前、自强不息的红色情怀,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和精神价值。

猜你喜欢
书籍红色德育
鲁迅与“书籍代购”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红色是什么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红色在哪里?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