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2019-08-20 08:21王位
教师·中 2019年6期
关键词:民办幼儿园对策研究教师队伍

王位

摘 要:教师是推动教育进步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学前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水平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简单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涵,分析了目前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流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关于加强幼师队伍稳定性和促进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以期能够有效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关键词: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3-21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7-0092-04

一、引言

教师队伍的稳定是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要想实现民办幼儿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一支稳定、高质量水准的教师队伍是关键。幼儿教学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与中学教育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抓好幼儿教师的培养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未来,还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未来。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虽然国内幼儿教师的职后学习和继续教育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发展进步,但随着社会需求多样性的变化,传统的以学历为核心的培养形式已然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综合素养提出的要求。因此,对于幼儿园而言,应当在正确理解可持续发展教育内涵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的现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构建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对他们自我学习和自我更新的培训力度,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学前教育质量提出的要求。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源于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而后被应用于科技、教育等领域,有学者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这一概念,包含了从幼儿教育到终身学习各个阶段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教师教育等也都涵盖在内。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在于通过教育为学生和教师在处理经济、文化、环境等要素时提供必要的支撑框架,其具体内涵分为以下三个维度:一是环境维度,即充分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与下一代人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从而能够从长远角度出发,做出一些负责任的决策;二是社会和文化角度,可持续发展教育强调要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参与度,实现公平的对话,反对一切偏见和歧视;三是经济维度,指人们不能只是单纯地追求物质层面的享受,而是要尽可能地去减轻环境负担。以上三个维度彼此之间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涵[1]。

三、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

(一)年轻新手教师较多

当前,我国民办幼儿园中,幼师几乎都是女性,大部分年龄小于30岁,因此,民办幼儿园的优势队伍具有年轻化特点。其中在幼师群体中,大部分为教龄不足1年的教师,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比例较低。年轻的教师充满活力,更有向上精神以及勇于接受挑战的心态。教师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对各种新的知识、理念、方法等更容易接受和学习,所以发展空间较为广阔。以上民办幼师特点也间接反映出在民办幼儿园中教师队伍的稳定性相对不足,容易出现优秀人才流失的现象。此外,大部分幼师在教育技能以及经验等方面相对缺乏,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的各种理论还有待加强,缺乏更多的锻炼和学习。

(二)学历低、专业性弱

民办幼儿园中,大部分幼师的学历为中专和高职等,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幼师学历高于经济落后地区。如上海市所有的民办幼儿园中,超过85%的教师拥有专科学历;商丘的民办幼儿园中拥有高职或者中专学历的幼师将近70%;在江西的抚州,幼师未达到高中以上的比例高达75%;部分农村地区幼师的学历整体也处于较低水平。

(三)教师资格证在幼师群体中的持有率较低

从我国当前民办幼儿园来看,幼师群体中有教师资格证的人员比例较低。在经济处于中等水平的江西和河南两省中,幼师教师资格证的持有率不足20%。教师资格证能体现出幼师具备的专业素质以及技能水平,我国民办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的持有比例也能反映出幼儿园的教学质量。面对这种现状,政府与教育等部门需要对其进行合理规范[2]。

(四)评职称机会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幼儿园教师在法律地位上与公办幼儿园教师同等。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公办幼儿园中的幼师有编制,而民办幼儿园教师大部分没有入编机会。民办幼儿园教师非但编制难以落实,而且大部分收入较低,评定职称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大部分的幼儿园采用的是“聘用制”,教师在入职之前,仅和幼儿园之间签就业合同,缺乏教育系统的编制。同时当前民办幼师的职称评定机会相对缺乏。然而,职称的评定是对教师具有的专业水平的认可,其对教师自身的职业信念以及职业认同感等方面有重要影响。职业信念是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水平的动力。但是当前大部分的民办幼儿园教师工作时间相对较长,同时对自身的职称并不满意。因此,有效解决民办幼师的入编以及职称评定等问题,是促进民办幼师队伍稳定性的重要条件。

(五)工资收入低

教师的薪资待遇是保障其生活的重要经济来源,当前我国民办幼儿园中出现教师流动频繁以及优秀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工资待遇较低。综合看来,全国范围内的民办幼师的薪资水平普遍较低,即使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也是如此。上海市民辦幼师的年薪低于4万元的占50%以上;经济水平中等地区民办幼师的年收入在3万以下,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民办幼师的工资更低。因此,许多幼师迫于生计选择转行,对民办幼儿园幼师队伍的稳定性造成严重的影响。这种现象持续下去不利于民办幼儿园幼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3]。

(六)缺少培训机会

当前,我国大部分的民办幼儿园对幼师的培训问题不够重视。在经济发达地区,民办幼师参加培训的比例非常少;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幼师甚至好几年都没有参加过培训项目。培训对幼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不断提升其教学质量的关键。但是当前由于民办幼儿园中幼师获得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使幼师队伍具备的教育信念不够强烈,同时专业技能相对薄弱,缺少对自身专业的发展进行长远规划的意识。

(七)无法保障落后地区教师的权益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民办幼儿园中教师和单位签订的是劳动合同,属于社会雇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该为员工购买社保。在经济发达城市当中,民办幼师的保障制度还相对完善,但是在经济落后地区,无法保障教师的基本权益,仅提供基本工资以及吃住待遇,不能享受到和公办教师同等的各种社会保障。

四、影响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性的政府因素

(一)政府重视程度不足

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等方面的正确认识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对学前教育具有的属性进行法律界定是促进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实行学前、初等、中等、高等学校教育制度。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政府将学前教育排除在义务教育之外,导致学前教育的发展停滞,成为义务教育过程中的短板。同时,政府对学前教育的地位以及性质等方面的意识不够清晰,为节约在教育方面的财力支出,在市场经济下,将学前教育推向了市场,导致部分地区的学前教育具有明显的市场化现象。这样在市场化严重的情况下,提供幼儿教育的机构为节约成本投入,在幼师的聘任方面不能对教师的质量进行控制,同时幼师的待遇和福利等也相对较差,这些因素导致民办幼儿教师的工作态度受到影响,出现了较高的流动性,不能创造出更多的工作效益。此外,民办幼师也面临着专业发展的困境,对自身的职业倦怠程度高、幼师的从业身份较为模糊等问题相继出现,不利于幼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4]。

(二)没有在法律层面对幼师地位进行明确

民办幼儿园内的教师也是教师队伍当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应该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中针对教师的各项权利和义务,但是教育部曾经颁布的对《教师法》中的问题的实施意见当中,将幼儿教师界定在由各级政府举办的幼儿教育机构的教师。这个规定让《教师法》将政府要求的加强幼师的业务培训、保障幼师合法权益、改善幼师工作条件等排除在外。再加上我国对幼儿教师的身份管理政策的影响,对幼师的所有制身份的区分是按照政策的覆盖范围设定的,只有公办的幼师才归入国家的政策管理范围之内,排除了民办幼儿园教师,使得民办幼师即使能够取得教师资质,也难以和公办教师的薪资待遇、社会福利、培训进修、职称评定等相同。对民办幼师的待遇以及身份等问题统统由各地方政府进行处理,但是政府在实际责任的履行过程中还存在不到位的现象,使得民办幼师编制问题无法落实,幼师地位也难以得到保障。由于和公办幼师处于的政策环境不同,民办幼师的身份、地位等不能得到法律的确认,使其各项权益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不利于民办幼师队伍的稳定性以及可持续发展。

(三)政府教育管理体制还存在不足之处

我国在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对学前教育的发展考虑不足,导致在实际的管理体制中存在着政府的职能定位模糊、职能的转变不彻底、政府和各地方职能部门之间的权责不清晰、对应的管理机构以及人员的配置方面不合理等问题,对民办幼儿园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管理组织不全面,当前教育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进行办学管理的机构较少,相应的管理人员的配备也不全面。其次,管理体制中存在问题,如多方管理、政策来自多个部门、多个机构审批等。最后,缺乏有效的整体规划以及质量监管。

我国在实行教育行业的行政管理之后,使得针对幼儿园的教师制度,尤其是民办幼师的具体制度难以有效执行。例如民办幼师准入制、民办幼师薪酬制、民办幼师职称评定等管理内容缺乏。对民办幼师准入管理没有具体落实,同时大部分民办园属于自发办园,管理相关部门的责任不明确,导致多数不符合幼师标准的人员进入幼儿园。教育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对民办幼师的薪酬标准没有明确规定,导致教师待遇出现问题。民办幼师的编制以及职称的评定等制度没有建立,导致民办幼师的职称评价体系缺乏,使得教师不能进入职称评聘当中,这些政策问题导致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流动性较大,制约着其可持续发展。

(四)财政部门缺乏对民办幼儿园发展的投入

我国对幼儿教育的财政投入比例不高,由于受到公立学校优先的政策影响,我国政府对幼儿教育的经费根据教师编制进行分配投放,按照当前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预算进行支付。有限的经费大部分用在了公立幼儿园上,城镇和农村地区的普通幼儿园获得的教育经费较少,处于主体地位的民办园不能长期获得政府资助。近年来政府虽然已经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但是如果不能将经费投入机制进行完善,那么经费仍然难以到达急需政府支持的民办幼儿园中。在缺少国家财政支持的背景下,民办园的开办者为快速回收成本,只能通过减少民办幼师的薪资、降低保险费用的支出、聘用不符合标准的幼师、降低教师培训次数等方式实现生存,这样不利于民办幼儿园教师的稳定性以及可持续发展[5]。

五、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制定相關法律保障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权益

通过法律保障民办学前教育已经成为世界趋势,通过法律保障我国民办幼师的权益能展现出政府对民办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虽然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的社会保障法,但是在民办幼师的身上落实效果并不理想。对此,可制定和学前教育相关的法律加以完善,将民办幼儿园的性质以及地位进行明确,使民办幼师与公办幼师享有同等权利。并在法律的层面上将民办幼师的身份地位、薪资待遇、社会保障、进修培训、职称评定等问题进行明确,对相关的责任主体不按照法律的规定履行义务的,应承担对应的法律责任。

除此之外,还应对民办幼儿园内部的各种活动以及关系等有详细的规定,例如民办幼师的薪资福利、聘任制度、事业编制、幼儿园审批流程、盈利范围等问题进行依法解答,将民办幼儿教师应享有的权利纳入法律的范围当中,解决其中存在的各种弊端,保障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二)增加政府的投入与管理力度

由于我国民办幼儿园教育出现市场化严重问题,使得政府重新对民办园教育进行审视。在政府的支持下,可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转变民办幼师待遇低、工作压力大等境况。通常政府干预包括经济投入和管理投入。为转变我国当前教育体制与机制和民办教育发展不同步的问题,政府加大力度扶持收费较低的民办园发展,使用租金降低、政府购买、公办教师派驻等形式,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更多的惠普服务。在民办幼儿园的审批环节,对其进行定级和分类、认定资质、教师培训等,使其地位与公立园地位相同。对民办幼师的准许制度、薪资待遇等严格审查。给予民办园财政帮扶、政策补助等,降低其辦园费用,同时对办学成绩突出的民办园给予一定的奖励。在管理方面,政府根据各地区民办园的管理困境,应设置管理机构同时配备管理人员,制定出管理标准,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充分发挥政府领导管理的作用,促使民办园教师的稳定,促进民办幼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6]。

(三)落实民办幼师的待遇标准以及制度保障

与公办幼儿园不同,民办园中教师的社会保障依赖单位为其购买的社保。但是我国的劳动法中有明确规定,劳动行政相关部门要监督用人单位的薪酬执行情况以及社保的缴纳情况等。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导致民办幼师的待遇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对此,政府以及民办园的管理人员应依照法律为教师提供相应的薪资待遇以及社会保障,满足教师的生活需求。第一,完善当前法律层面上对民办幼师薪资待遇不清楚的地方,并制定标准文件,保证教师的基本薪资以及福利待遇。第二,依照劳动法相关规定,监督办园者对幼师待遇的执行情况、保险缴纳情况,改善民办幼师待遇,稳定民办幼师队伍。

(四)提高民办幼师的专业素质

首先,完善幼师入职的准入机制。幼师资格制度属于国家对幼师行业实行的许可支付,明确了幼师从事该行业需要具备的资质以及条件。对幼师准入严格把关,严防学历不达标、素质不达标的人员进入幼师队伍当中。针对当前民办幼儿园中大量不符合标准的教师进入现象,应加强对民办幼师招聘环节的资质监管,确保每个教师持证上岗,对无证人员禁止随意上岗。

其次,为幼师提供培训机会。政府以及教育部门应该为民办幼师提供各种进修学习的机会,将民办幼师的培训纳入管理范围中,在其培训经费、教师管理等方面应和公办教师同等。在此制度的执行方面也应按照地区不同而不同。政府及教育部门应确保经济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民办幼师享受同样培训机会;对学历和专业不满足要求的在职幼师,各地方政府可适当组织其到相应的学校进行进修,使其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其专业能力,维护民办幼师队伍的稳定性,促进其可持续发展[7]。

六、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流动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教师流动呈现低龄化

根据调查显示,幼儿教师队伍的流动人群主要集中在25~30岁的年轻教师,占总人数约65%,31~35岁的教师约为20%,36~40岁的教师约占10%,而40岁以上流动的教师则仅占总人数的5%。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学前教育本身的特点要求幼儿教师群体的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另一方面,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25~30岁阶段的教师一般都有着较高的学历,精力旺盛且富有创造性,所以他们的流动频率相对较高。而36岁以上的教师则普遍已经成家立业,大多正处于事业的成熟期。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这个年龄段的教师比较清楚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对工作变换会做出十分慎重的选择,因而不会轻易地流动。

(二)教师流动呈现低教龄化

教龄是指教师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连续累计时间,通过分析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人群的构成,不难发现低教龄的幼儿教师流动概率往往要更高一些,一般主要集中在教龄为5年以下的教师人群中。究其原因,不同教龄的教师本身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看法就有所不同,加上他们各自的教育信念、个人工作价值观取向、职业生涯需求、生活压力等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从而使得他们会对自己的教职重新审视,做出对应的选择。

(三)低职称教师的流动意愿更强烈

职称是对教师个人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工作实绩的一个综合体现,实行职称评定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从而有效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对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流动的幼儿教师人群中,低职称者占据了较大的比例,约为总人数的66%。之所以会形成这种现象,是因为当前关于幼儿教师职称评定的一些运作机制和相关政策存在诸多不健全的地方,导致许多实际工作表现优异的幼儿教师难以参与职称评定,从而严重挫伤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造成一些低职称教师的流动。

七、提高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性的有效措施探讨

(一)优化幼儿教师流动的社会生态环境

(1)制定有利于促进幼儿教师队伍合理流动的政策规定。要想促进幼儿教师的合理流动,政府应坚持自身的主体地位,制定相关政策并明确规定关于幼儿教师流动的程序性、定期性和义务性,全面更新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理念,树立起动态化的管理理念。

(2)严格执行同区域内幼儿教师“同工同酬”制度。各级教育部门应当尽快完善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定的相关制度,将民办幼儿园的教师一并纳入现行的体系当中,根据职称级别确定对应的薪资标准,统一区域内各民办幼儿园的工资和福利发放情况,建立一种关于幼儿教师收入的平衡机制。

(3)加大对幼儿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为充分维护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实现教育的公平公正性,国家应适当增加对幼儿教育的财政投入,确保学前教育经费与国家财政收入的同步增长,令广大幼儿教师能够更好地履行自身的职责与义务。

(4)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政府部门应当对当前的幼儿教师社会保障制度进行革新,及时补充完善幼师医疗、养老、住房、生育等各个项目,解决他们流动的顾虑,从而有效促进民办幼儿教师的合理流动。

(二)完善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发展的生态环境

第一,要提高幼儿教师的薪资待遇。为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增强其职业归属感,幼儿园应当在自身实际办学能力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改善他们的薪资待遇和生活条件,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第二,要加强对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为实现幼儿教师的合理流动,幼儿园方面有必要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培训,以切实提高他们的专业教学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其社会地位的目的,同时满足他们的自我发展需求。

第三,强调幼儿教师专业自主权的回归。专业自主权是幼儿教师应当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师对现有工作的满意程度,还会影响到幼儿教师流动的频繁程度。因此,幼儿园应积极创设出一种民主管理的氛围,充分尊重幼儿教师的课程选择与研究开发工作,认真对待他们提出的教学和专业发展需求,充分给予他们个人话语权,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教师的个人潜能。

八、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融入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途径

(一)在师范生學习过程中嵌入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

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高度的整合性,高校师范专业以及幼儿教师培训机构在培养幼师时不能只是简单地从中截取部分概念,而是要选择恰当的主题,与自然资源、文化传统、社会经济等要素结合起来,令师范专业学生对可持续发展概念形成一个相对完整和清晰的认知。同时,在师范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具体的学科知识相结合,如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古今人类的视力变化等,帮助他们更加透彻地理解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涵。

(二)提高幼儿教师对可持续发展教育观的认同感

面对时代发展变化,幼儿教师应持续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树立与时俱进的学习观念,从自身专业研究角度出发,将幼儿教学工作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结合。对于幼儿园而言,应启动一些关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科研项目,鼓励幼儿教师积极地参与其中,从而有效推动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三)将可持续发展要求与幼师资格证申请条件相结合

国内幼儿园可以适当地借鉴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与幼师资格证申请条件相结合,如要求申请者必须通过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相关的一些课程并且研修得到一定的学分,调整幼师资格证的考试标准等,令可持续发展教育成为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背景下,国际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面临着可持续发展提出的严峻考验,幼儿教师教育作为一项影响到培养未来公民素养的关键教育,有责任和义务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不断地调整现行的教育培训形式,以切实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的流动稳定性和综合素质水平,为培养新时代的公民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汪 丞,郭跃进,伍香平.新形势下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14(2):27-32.

[2]冯婉桢,田彭彭,蒋杭珂.区域幼儿园教师队伍配置进展与优化路径研究——基于北京市2010—2015年的实证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7(5):39-45.

[3]陈 雯.幼儿园教师团队建设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5(11):70-72.

[4]姚 慧.营利性民办幼儿园教师管理的困境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8.

[5]郭 庆,徐 东.近十年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研究的文献综述[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2):104-111.

[6]邓昌杰.民办幼儿园教师社会身份认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7.

[7]任慧慧.贵阳市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民办幼儿园对策研究教师队伍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浅谈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和管理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困境和策略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