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蕴含大商机

2019-08-20 02:40邓大洪
中国商界 2019年6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城乡农民

邓大洪

《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到2022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到2035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到本世纪中叶,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成熟定型,城乡全面融合,乡村全面振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大力扶持发展小城镇建设和农业现代化产业。

城镇建设将会迎来新的“春天”

意见从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角度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做出了部署,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允许村集体在农民自愿前提下,依法把有偿收回的闲置宅基地、废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转变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按照意见,在符合规划、用途管制和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允许县级政府优化村庄用地布局,有效利用乡村零星分散存量建设用地,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或异地调整入市;允许村集体在农民自愿前提下,依法把有偿收回的闲置宅基地转变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允许推动城中村、城边村、村级工业园等可连片开发区域土地依法合规整治入市。

自然资源部部长陆吴作关于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时说过,经依法登记的集体建设用地,允许土地所有权人通过出让、出租等方式交由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此次意见明确规定,可以通过“合法承租”的形式,在释放城市消费过剩需求的同时,消化大量闲置农村宅基地。

根据有关方面的测算,2013年全国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面积约为4200万亩。中国社科院农村所在《中国农村发展报告( 2018)》中指出,农民空置的宅基地可以用于整治的有l亿亩左右。可见,市场的潜力十分巨大。

中国向现代化强国转变,需要进一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便于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同时也要因地制宜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毕竟5亿多农村人口全部进入大城市是不现实的。

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在今年两会的提案中建议推进农村集中居住。他认为,有条件的地区,把农民集中起来形成一两万人口规模的小镇,可以更加方便和低成本地完成系列配套建设和服务,让农民能过上和城里人相差无几的生活,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回到农村、建设农村。

从全球范圍来看,英国“乡村规划与管理”、韩国“新村运动”、德国“城乡等值化试验”以及日本“造村运动”都有集中居住的现实经验。

在我国,江苏、湖北、四川等地集中居住的探索已实施多年。苏北一些农村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采取优先进城、鼓励进镇、积极集中的措施,合理选址、培育产业、打造特色、保护环境,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的住房环境,稳步推进苏北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已有初步成效。

在杨国强眼里,一两万人口规模的小镇将衍生出更多服务需求,带来市场商机,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民宿农家乐、休闲康养等有助于实现农村人口的就地城镇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综合意见的规划及其他各方面透露的信息来看,以小城镇建设为龙头的相关产业将迎来“春天”。

现代农业将成“新宠”

城乡大融合,农业现在代化是必须要完成的一个核心板块,因此,以现代农业为龙头的相关产业将成为“新宠”。

意见还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城乡基础设施体化发展、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等方面作出了部署。当前,我国农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大而不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全国人大代表徐建国在今年两会期间建议,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发挥科技创新对农业的推动作用,要依靠科技力量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

将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几乎是每 个经济体发展起飞的必由之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欧盟、日本、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传统农业进行了全面改造,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借助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民资“下乡”极大缓解了农业投入不足的难题,加速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

以日本为例,日本通过造村运动振兴了日本农村经济,促进了日本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日本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日本政府根据本国的地形特点、自然条件状况,培育了独具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譬如水产品产业基地、香菇产业基地、牛产业基地等;其次,为了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政府采取对农、林、牧、副、鱼产品实行一次性深加工的策略;再次,充分发挥日本综合农协的作用,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建立产业链,促进产品的顺利交易;接着,通过完善教育指导模式,开设各类农业培训班、建立符合农民需求的补习中心,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农业知识;最后,政府对农业生产给予大量补贴和投入,支持农村的发展。

目前,国内已经有联想、阿里、苏宁、网易等不少民营企业开始在规模经营及农业产业化上试水,寻找更多长期发展机会。碧桂园集团在2018年6月就宣布进军现代农业,引入世界流的农业生产技术、设备,布局农业全产业链,与农民共享现代农业发展的红利。碧桂园正计划在结对帮扶县挖掘当地特色农产品,因地制宜创建循环、智慧等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陈锡文代表建议,今后要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这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落实扶持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政策,完善“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利益联结机制,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资本将迎来新的“盛宴”

城乡大融合,必将迎来以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井喷。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撑,资本市将迎来新的“盛宴”。

在资金方面,意见提出,建立工商资本入乡促进机制,鼓励工商资本投资适合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农业领域。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巡视员邱天朝曾表示,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继续安排专项建设基金,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的产业园区、新型业态等支持力度。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靠市场机制来发挥作用,靠各类市场主体来推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因为我们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就是要建立市场化的经济体制。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本身涉及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又涉及新型业态、新模式的培育壮大,目前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所以,在这个阶段政府给予一些政策的扶持也是必要的。如长沙市政府就已联手中国工商银行、沃川投资,以产业转型为契机,打造个以资产整合促进融资,以融资、融智扶持特色产业,以特色产业夯实城镇基础,最终实现城乡融合可持续发展的新平台。政府由传统融资模式向资本市场融资模式转变,实现政府资产的保值、增值及服务方式的转型,新的融资方式引入混合经营体制,吸纳国际国内民营资产、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整合乡镇优质资源项目。

总之,城乡大融合不亚于上世纪农村联产承包经营制改革的影响,关乎中国乡村振兴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在这过程中,小城镇建设与现代农业将是“主角”,为企业、科技、资金施展拳脚提供了一个大舞台。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城乡农民
耕牛和农民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农民
拟入选“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公示名单
城乡一体化需要公平正义的制度变革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
做农民的贴心人
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