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

2019-08-22 06:46程谦明安徽省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19年16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管理工作建筑工程

文/程谦明 安徽省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涵盖的内容很多,包括建筑立项后的招投标管理、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管理等多个内容,只有在保证所有内容都能够按照相关管理要求落实管理工作后,才可保证整个建筑的设计与施工质量满足相关要求,同时在这种方法的应用中,可有效防止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舞弊问题。在当前的建筑工程管理中,该项工作的落实存在全面性较低问题。

1、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现状

1.1 管理模式不完善

建筑工程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求管理人员完全按照制定的管理制度完成该项工作,要求管理者应用科学完善的管理模式完成该项工作,建成体系化的工作系统。

管理模式缺陷问题表现为,首先相关的管理制度完善性较差,尤其是对于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方面,一些管理人员对这一内容的认知效果不足,导致其未能按照制定的工作计划完成各项管理工作。

其次为管理系统的建设不全面,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崛起,对工程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管理单位借助信息化系统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在当前的一些管理机构中,对这一系统的建设重视程度不足,由于硬件方面存在缺陷,自然导致管理模式完善度不足[1]。

最后为激励内容缺陷,在工程管理中,需要通过对相关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找到当前工作中的问题,提出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当前的一些管理机构中,对这一内容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记录的数据存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管理质量。

1.2 工程核算不深入

工程管理工作落实中,一个重要含量指标为工程造价,同时也包括工程的设计结构等内容,只有在衡量指标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能够满足相关要求的基础上,才可应用这一指标完成管理工作。

在当前的一些工程管理工作中,管理机构未能建成与第三方设计或监理机构的共同运行体系,无法及时发现这类设计内容中存在的问题,一味应用这类设局完成管理工作时,容易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工期或者成本方面的管理工作出现问题。

1.3 管理水平不达标

在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需要能够深入到施工现场中,完成相关数据的记录工作,其余系统工作人员完成数据分析和整理后,找到当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当前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当前的一些机构中,存在的问题为相关人员的素质不足,或者整个分析体系的衔接效果较差,这两个问题都属于管理水平不达标范畴,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完成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工作。

1.4 管理方法不科学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需要建成流程化的管理体系,针对不同时期的工作内容,建成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对于大型以及超大型建筑工程来说,在工程管理中会出现各类突发情况,例如工程结构微调、施工周期由于不可抗力超限等,这些现象发生时,已经建成的管理体系与新的工程施工相关参数无法协调,需要完成管理方案优化和改革工作。

在当前的一些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一为管理制度和体系的科学性与完善性不足,在整个系统的运行中,大幅降低了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其二为未建成针对管理体系的应急调整机制,在工程项目发生微小变更时,无法做出及时调整,导致管理质量不足。

2、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措施

2.1 强化质量管理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管理项目为建筑的设计与施工质量,施工质量通常情况下管理较为简单,原因为现场监管人员为资深从业人员,已经全面掌握了各项管理制度和施工方法,这类人员正常工作中,可保证各个子系统的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对设计过程的重视和了解程度不足,导致后续的管理方案制定过程存在缺失。

本文提出的方法为,在后续的研究中需要强化对设计和施工方案的了解与分析工作,由专业设计人员审图和优化工作,该项目需要能够完全涵盖建筑中的所有项目。以建筑的钢结构节点设计为例,当前的一些建筑钢结构节点应用碗扣或盘扣提高抗震性能,管理系统中可以增设对有限元分析有深入了解的技术人员,应用PATRAN&NASTRAN等有限元分析软件完成建模,分析该节点的在斜向地震力下的应力情况,以某结构为例,模拟结果如下:

在获取应力数据后,与钢结构的承力性能比较,分析该结构是否能满足抗震要求,在满足这一要求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工程管理方案[2]。

2.2 重视安全管理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安全管理工作,该项工作的目的为防止施工人员出现安全事故。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需要由现场管理人员完成该项工作。

首先为研究现场监管人员对安全防护设施的了解情况,要保证其在发现安全设备出现隐患时,及时将这一情况上报,由施工单位或企业派遣专业人员完成对这类设备的维修和替换工作。

其次现场监管人员需要完成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工作,主要研究内容为施工人员对保障措施的配置情况,当发现施工人员未正确佩戴这些设施时,需要向其发出警告信息。

最后为安全设施的日常管理和检查,对于一些消耗较大的安全设施来说,尤其需要落实该项工作,防止发生安全事故。例如下图所示的高空作业安全带:

图1 钢结构节点斜向地震情况下的节点应力

图2 一款高空作业安全带

在日常检查中,需要调查和分析安全带上卡扣、绳索等构件的状态,发现卡扣强度下降、绳索磨损严重等问题时,则该安全带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需要对其替换。

2.3 转变管理方法

在传统的管理方法中,应用建成的管理体系完成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但是当出现由于不可抗力引发的项目变更时,一些建筑单位或企业对这类变更情况的应对效果较差,若继续沿用这一管理体系时,由于建筑工程前后两个部分的施工周期、施工方法等因素都发生了变化,导致管理方法的应用效果下降[3]。

在今后的管理方法中,本文提出的方法为建成针对工程变化的应对机制,尤其是针对不可抗力引发的工期延误、工程子系统微调等内容,出现这类问题时,及时通过对整个管理方案的调整,提高优化后的施工方案与工程实际情况之间的衔接性。

2.4 建成管理制度

在不同的建筑工程中,由于布局、规模、基础等方面有极大不同,所以需要通过建成管理制度的方式,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在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中,大部分建筑单位或企业已经建成了统一性的管理制度,这种统一性的管理体系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管理效果,经过多年使用后,工作人员对已经建成的规章制度重视程度下降,管理效果大幅衰减。

本文提出的解决方法为,针对不同的建筑类型,制定个性化的管理制度,该制度体系中囊括重点施工区域,通过对这种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质量和运行状态,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质量。对于统一性的管理制度,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完成对相关条款的细化,让工作人员能够真正做到有规可循。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涵盖工程的设计检查、施工检查、招投标管理监督等多个方面,对建筑施工质量有重大影响。该项工作当前存在的问题为管理模式不完善、工程核算不深入、管理水平不到位和管理方法不科学。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建成科学的管理制度、强化质量管理工作、积极转变管理思想和重视安全管理等措施达成目的。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管理工作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