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压力释放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

2019-08-23 02:01李荣香
云南医药 2019年4期
关键词:呼吸机动力学气道

李荣香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云南 西双版纳 666100)

机械通气为挽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生命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该病的死亡率仍接近40%。近年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通气策略已经转变成肺开放和小潮气量的保护性通气。但也有研究显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预后与机械通气的气道压力具有密切关系,小潮气量是也有可能导致高气压,进而导致预后不佳。同时,重度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即使采取肺开放和小潮气量的保护性通气策略,对患者氧合指数改善仍不明显,同时还需要机遇镇静剂、镇痛剂等增强患者耐受性。气道压力释放通气主要是通过周期性释放压力从而改善肺容积,能够充分发挥膈肌的作用,从而避免肺泡过度扩张的并发症出现[1]。在低气道峰压以及低呼气末正压通气的支持下,能够有效改善通气/血液灌注的状况,从而能够减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能够降低呼吸机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2]。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气道压力释放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流动力学以及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展开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124例医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4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64例患者中有男性37例、女性27例;年龄为22~75岁,平均为(42.4±12.3) 岁。对照组60例患者中有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为21~74岁,平均为(41.6±13.5) 岁。入选标准:1.符合ARDS的临床诊断标准;2.签署同意书并能够配合随访调查。排除标准:年龄<18岁、胸廓畸形、气胸、心肌缺血缺氧、颅内高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出现严重器官功能障碍以及濒死状态的患者。2组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AVEA呼吸机,并设置相关参数,容量控制、恒流、呼吸频率4~5次/min,潮气量15mL/kg,吸气流量5L/min,同时记录尿量、镇静药物使用量。观察组采取气道压力释放通气模式,采用低流速法描记肺准静态P-V曲线以及三角区容积,设置高压、为UIP、低压为LIP、高压持续时间为4S、低压持续时间为1S,通气频率为12次/分;对照组则采取常规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即设置参数为SIMV+PEEP模式通气。

三、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合指数、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力学指标以及血生化指标的差异的变化。采用ELISA测定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浓度。

四、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 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值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氧合指数 2组患者治疗前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治疗后氧合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二、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动力学参数变化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三、2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力学指标以及血生化指标 2组患者治疗前呼吸力学指标以及血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准静态P-V曲线三角区容积以及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1 2组患者的氧合指数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动力学参数变化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力学指标以及血生化指标

讨 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主要是由于肺部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强,从而造成肺泡及间质水肿,并导致肺泡上皮组织受损,加重了呼吸窘迫的症状。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是造成ARDS的重要因素。该病出现后数小时内可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面色青紫以及呼吸衰竭等症状,若发展至晚期,可能出现脏器功能衰竭的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3]。因此,需要尽早进行治疗。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早期存在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表现,随着间质液的回吸收,患者的肺顺应性和低氧血症能够改善,但是容量负荷的下降会导致心输出量下降,增加了休克症状[4]。因此需要为患者提供有效的临床治疗,确保心输出量的同时,降低毛细血管压机械通气是该病临床治疗的常用方法,且最小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是该病的首选通气模式。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不合理的机械通气会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出现。为了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需要积极控制机械通气的各种参数[5]。

气道压力释放通气模式最早是在上个世纪八十世纪末被提出,当时认为该模式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发生的重要策略。根据近些年来临床对该模式的动物实验与临床实验发现,目前尚无统一参数标准。气道高峰与低峰值主要是参照PEEP设置。本次研究中主要是根据准静态P-V曲线来设置相关的参数。静态压力容积曲线的变化能够反映肺部弹性的改变。气道压力释放通气模式在患者的呼吸周期之中主要是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从而避免循环受到影响。同时利用CPAP的作用,能够改善肺泡萎缩的状况,能够预防气道周期性改变,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因此高压呼吸时间设置为4S。

气道压力释放通气是一种新的通气方式,主要是通过周期性压力释放达到减少肺容量,从而减少呼吸机造成的肺损伤,同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在本次研究观察中,两组患者治疗前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治疗后氧合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两种通气方式对于血流动力学均无明显影响。一般情况下低压需要运行通气的正常运行,同时又要避免呼吸阻力大区域的完全吸气,这样有助于改善肺部复张的症状。长时间的低压呼吸时间可能会影响氧合状况,因此设置为1S。其他参数的设置都是根据呼吸系统的顺应性以及气道阻力来设置的,可以根据曲线变化来设定,从而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2组患者治疗前呼吸力学指标以及血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准静态P-V曲线三角区容积以及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上述结果的观察,发现气道压力释放通气模式在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数的同时,可能会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率,这与临床对其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出入。目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临床治疗的通气策略较为多样化,因此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确保临床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气道压力释放通气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机体供氧状况,但是可能会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风险,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呼吸机动力学气道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小天体环的轨道动力学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影响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儿童中心气道狭窄84例的病因及诊疗方法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利用相对运动巧解动力学问题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