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改善的相关护理措施

2019-08-23 02:01金立德李维佳李文丽张广莹
云南医药 2019年4期
关键词:垂体瘤优良率预见性

王 婷,金立德,李维佳,张 慧,李文丽,张广莹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云南 昆明 650000)

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是治疗垂体瘤最常应用的方法,预后常因并发症的发生而导致患者身心遭受重创。术前常因对鼻孔、鼻腔上唇、口咽部的无菌消毒和借助置入鼻腔内的面片来减少鼻黏膜充血;加之术中对颅底的进入深浅考究及其显微器械切除瘤体和脑脊液渗漏的处理,都成为诱发并发症的主因。经鼻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改善的相关护理措施作为辅助治疗最行之疗效凸显的方法,对患者因病痛折磨而导致的心理和生理疾病的发生,有必要在经鼻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预见性护理措施,对防范术后并发症,具有积极的作用。本实验报告为探讨经鼻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预见性护理对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患者行术后并发症预见性护理措施的应用成效,选定我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56例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患者行术后并发症预见性护理措施的患者为试验对象,现将具体护理应用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采用医学研究对比法,选定我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以来收治的56例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纳入研究范畴的所有患者均符合《肿瘤学》的诊断标准,且均经病理学诊断确诊。根据护理路径区别,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58例,女52例,年龄15~35岁,平均年龄(24.01±1.56) 岁;观察组:男59例,女51例,年龄16~34岁,平均年龄(24.02±1.56) 岁。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在年龄、病程、基础研究范畴、分配比例上差异不显著,不具分析研究对比意义 (P>0.05)。

二、方法 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等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参照组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患者行住院患者一般护理,给予观察组经鼻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预见性护理措施,临床比对和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效果。

对照组给予基础住院治疗护理,经鼻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预见性护理沿袭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患者行髋术后并发症预见性护理,包括对尿崩症、垂体功能低下、脑脊液鼻漏、残留出血、颈动脉损伤、颅内感染、蝶窦炎,死亡等病例的针对性护理。针对性的做好严格手术禁忌症,避免术中损伤;避免术中直接间接损伤;避免原有垂体功能不足加剧和术后感染,术后慎重选择做好放射治疗及其局部炎性肉芽肿的侵蚀、空蝶鞍等;脑脊液漏患者外引流护理,要确保在7~10d内及早拔出并做好引流后液体的处理;针对术后残留出血,可采取找耳鼻喉科大夫做一些压迫,做一些止血措施,来解决鼻腔出血问题;针对颈动脉损伤、颅内感染、蝶窦炎等需医护人员做好术中手术配合和术中操作,针对性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做好相关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可最大限度避免患者死亡。

三、观察指标和疗效判断 将临床护理应用成效分为疗效显著、疗效凸显、疗效甚微等级。疗效显著:预后康复良好,无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疗效凸显:预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疗效甚微:预后患者出现尿崩症、垂体功能低下、脑脊液鼻漏、残留出血、颈动脉损伤、颅内感染、蝶窦炎,死亡等病例。疗效凸显性为(疗效显著率+疗效凸显率) ×100%。

四、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BMDP(Biomedical computer programs生物医学计算程序)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均采用%表示,用χ2检验,当卡方值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2组患者护理优良率情况 参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护理优良率67.86%(19/28) 明显<观察组护理优良率100%(28/28),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患者行术后并发症预见性护理,针对尿崩症、垂体功能低下、脑脊液鼻漏、残留出血、颈动脉损伤、颅内感染、蝶窦炎,死亡等并发症原有进行针对性护理,需要护士和医生做好护理环节,将围手术期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和相关解决结果展示给患者,并作为护理的重要内容和护理重点加以强化指导[2]。经鼻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预见性护理作为先预防后治疗的护理策略,对确保患者安全,避免和降低护理纠纷,实现患者及早治愈和病情改善,具有显著顾得护理服务优势[3]。

综合本研究的实践证实,参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护理优良率67.86%(19/28)明显<观察组护理优良率100%(28/28),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鼻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预见性护理措施,以其强有力的护理举措,达成了较高的护理效果值[4]。在实施中,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证实,护理后针对性护理组焦虑症状自评分、抑郁症状自评分、SF-36简明健康调查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针对性护理组脑脊液漏、颅内感染、低钠血症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5]。术后随访观察,患者头晕、头痛、视力受损、严重并发症,死亡病例、无复发病例,等情况极为少见[6]。应用成效表现为通过经鼻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预见性护理,对减少尿崩症、垂体功能低下、脑脊液鼻漏、残留出血、颈动脉损伤、颅内感染、蝶窦炎、死亡病例人数,疗效凸显防范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率,具有积极的干预效果。

综上所述,经鼻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预见性护理措施在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并发症防范及其改善实践中,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对比效果,在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改善上,值得大力推广。

表1 2组患者护理优良率情况比较[n(%)]

猜你喜欢
垂体瘤优良率预见性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看似“中年发福”,竟与垂体瘤有关
垂体瘤术后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其应对方式及希望水平的影响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月经紊乱、视力下降, “元凶”竟然藏在脑子里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猛长个儿,是发育还是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