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一月

2019-08-24 06:37
西部大开发 2019年7期
关键词:农民工高铁垃圾

陕西生态扶贫惠及144.7万贫困人口

根据陕西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统计,2018年陕西生态扶贫政策受益贫困人口达44.4万户144.7万人,人均增收1750多元。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陕西省林业局以选聘生态护林员、实施退耕还林、兑现生态补偿、实施国土绿化、发展生态产业、实施林业培训、开发公益岗位、驻村结对帮扶等方式积极履行生态扶贫牵头职责。截至2018年底,陕西省累计聘用生态护林员3.01万名,直接发放劳务补助2.8亿元,带动10万名贫困人口增收;累计下达贫困县退耕还林任务161.8万亩,安排资金24.9亿元,惠及群众超过22.7万户;累计安排贫困地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资金11.62亿元,使10.1万贫困人口吃上“生态建设饭”。

甘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快速增长

今年以来甘肃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兰州海关的数据显示,前5个月,甘肃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6.7%,占甘肃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一半以上,达到53.7%。其中,对蒙古国的进出口增速达23.3%,对东盟的进出口增速达50.4%。据了解,甘肃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商品中,矿产品、机电产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产品等成为主要商品品类,占所有商品总值的八成以上。目前,从甘肃省开行的国际货运班列向西到中亚、欧洲,向南到南亚、东盟等地,多维度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宁夏打造全域旅游“大景区”

近三年来,宁夏按照“全景、全业、全时、全民”的模式发展全域旅游,把全区当成一个“大景区”来打造,加快了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化。自2016年9月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区”创建单位以来,宁夏将旅游业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空间规划、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等相关规划中,实施了银川都市圈文化旅游区建设、贺兰山东麓生态旅游廊道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等“六大行动”,系统挖掘全区历史文化特色内涵。据了解,几年来,宁夏共安排地方债券资金8.5亿元支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全面提升了产业联动发展、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特色商品开发、旅游市场全域开拓等水平。

青海率先启动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启动大会日前在青海西宁举行,青海作为先行先试的示范省,将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探索和总结经验。作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青海自然保护地类型齐全、数量众多,目前全省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217处,面积25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5%。根据规划,到2020年,青海将完成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构建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基本框架;到2035年将青海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自然保护地典范。

新疆口岸经济跑出加速度

中欧班列24小时不间断地在新疆穿行,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阿拉山口口岸一片繁忙景象——一批批货物通过中欧班列在乌鲁木齐集结,再经过阿拉山口口岸运往各个国家,返程时带回的货物销往全国各地。作为“东联西出”物流大通道,新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跑出了加速度。据统计,2019年1至5月,阿拉山口海关共监管中欧班列851列,同比增长1.31%;货运量34.37万吨,同比增长8.52%。而作为我国唯一拥有铁路、公路、管道和航空四位一体运输网络的综合保税区,阿拉山口综保区自2014年封关运营以来,目前已入驻企业500余家,累计完成进出口货运量428万吨,实现贸易额115亿美元,缴纳关税4.3亿元,激发了阿拉山口的经济活力。

重庆力争2022年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截至目前,重庆主城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已覆盖39个街镇、299个社区、1796个小区、68万户居民,垃圾分类制度覆盖居民户数比例达到23.58%。今年,重庆主城区已启动43个街镇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建设,所有区县城市建成区、建制镇所在地将全面推开生活垃圾分类,城市建成区内35%的街镇和全市10%的行政村将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并建成3个国家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县,争取主城区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8%。2020年,全市将争取城市建成区内50%的街镇和全市30%的行政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主城区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到2022年,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基本建成。

四川盘活“批而未供”和闲置存量土地

据了解,四川将通过对“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盘活利用,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存量建设用地配置,进而提升对经济发展所需土地要素的保障能力。为此,四川近日出台《关于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增强保障能力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存量建设用地数据清理,摸清底数,健全完善包含地块基本信息、形成原因、处置措施、处置进度、责任单位等要素的工作台账。四川将创造条件加快土地供应,农用地转用或土地征收批准后,各地要依法依规按程序实施征地、基础设施配套、土地前期开发等工作,在项目招商、选址阶段,引导项目优先在“批而未供”等存量建设用地选址。

贵州计划到2022年实现市市通高铁

近年来,贵州省交通建设取得突破性成就,尤其高铁建设从无到有,路网不断加密。预计到2022年,全省将实现市市通高铁。据了解,从2008年贵广高铁开工建设至今,贵州积极推动铁路建设,累计完成铁路投资2441亿元,其中贵州出资达到446亿元。在高铁建设上,贵州2014年建成贵广高铁联通珠三角和北部湾,正式进入高铁时代。一直到2018年,贵州每年都有高速铁路建成开通,贵阳逐渐成为西南高铁交通网的重要枢纽。同时,贵州9个市州中心城市均已开通高铁,毕节、六盘水计划于2019年通高铁,黔西南州兴义预计2022年通高铁。届时,贵州将实现市市通高铁,全省铁路里程将突破4300公里,其中高铁近2000公里。

云南为实体经济企业降本减负590亿元

减税降费、降低融资成本、降低用能成本、降低人工成本、降低用地成本……今年以来,云南省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抓好已出台政策的推进落实,确保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各项政策落地落细。据了解,今年1月至5月,云南省累计为实体经济企业降本减负590亿元左右,预计上半年为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650亿元以上,全年将为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1000亿元。今年以来,云南省严格落实增值税改革、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个人所得税6项专项附加扣除、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减免等减税政策。1月至5月,全省完成税收收入同比增长4.5%。同时,全省完成企业所得税增速从一季度的6.8%持续提升到1月至5月的13.7%。

西藏实现荒漠化与沙化土地面积“双缩减”

一直以来,西藏地区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治理难度大,是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如今,西藏自治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10年保持减少的趋势,尤其是“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沙化持续好转趋势明显。据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供的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显示,目前西藏自治区荒漠化土地面积较2009年减少1.36万公顷,年均减少0.27万公顷,缩减速率为0.06‰;各类沙化土地面积较2009年减少3.50万公顷,年均减少面积0.70万公顷,缩减速率为0.32‰。西藏通过防沙治沙工程实施,扩大了绿地面积,遏制了沙化土地的进一步恶化和扩展,为构筑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发挥了重要作用。

内蒙古提高城乡居民低保平均标准

内蒙古近日提高了2019年城乡居民低保平均标准,目前城市低保标准位于全国第7位,农村牧区低保标准位于全国第9位。内蒙古确定,2019年城市低保平均标准增幅为6.9%,较上年提高了45元,达到每月692元;农村牧区低保平均标准增幅为6.6%,较上年提高了367元,达到每年5914元。内蒙古在6月底前按照新标准将资金补发完毕,退出救助保障范围的不再补发。同时,对于脱贫攻坚期内,纳入农村牧区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超过本地区低保标准的,将给予12个月至24个月“渐退期”,确保稳定脱贫。

广西筹措2.34亿元支持农民工创业就业

今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筹措农民工创业就业补助资金2.34亿元,支持落实农民工创业就业工作。据了解,所筹措的补助资金中,1.84亿元用于支持农民工创业就业奖补工作,优先用于落实农民工创业就业补贴相关政策,确保兑现农民工创业补贴及农民工创业带动就业补贴。0.5亿元用于支持农民工创业园发展。自治区按照农民工创业园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成效进行量化评分,择优选取10个农民工创业园,并分别给予500万元的资金奖励扶持,用于农民工创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以激励促进农民工创业就业工作。据统计,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全区38个农民工创业园已入驻企业805家,其中农民工创办企业532家,吸纳农民工就业22600人,其中贫困人口3760人。

猜你喜欢
农民工高铁垃圾
中国高铁再创世界纪录
中秋节:62万人坐着高铁游云南
垃圾去哪了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第一次坐高铁
公租房计划中不能少了农民工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