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特色产业小镇打造成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2019-08-24 06:37王建康
西部大开发 2019年7期
关键词:特色产业小镇特色

文 / 王建康

(作者系陕西省社科院研究员、本刊特约撰稿人)

汉中勉县诸葛古镇

乡村特色产业小镇是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城乡融合的重要平台,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省各地涌现出一批乡村特色产业小镇,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推动农民增收、优化乡村人居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总体来看,发展水平不高,发展能力不强,亟待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规范推进。

陕西省乡村特色产业小镇发展现状

发展基础良好,具有明确的发展规划和目标

全省十个设区市以及杨凌示范区、韩城市都已结合特色主导产业,建设了本地区的乡村特色产业小镇,这些特色产业小镇在现代农业发展、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农耕文化底蕴挖掘、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均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本着规划先行的原则,各县或各镇政府从特色产业发展、发展定位、布局结构及发展思路等方面制定了引导规划。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强化规划引领,陕西乡村特色产业小镇逐渐成为各类资源的集聚区,呈现出“洼地”效应,进一步加快形成了产业特色与优势。

产业主题突出,地域特色鲜明

陕西乡村特色产业小镇始终把农业产业作为发展核心,围绕农业主题,利用自身比较优势、资源禀赋、文化内涵和乡村魅力等特色开展小镇建设。根据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禀赋的不同,目前陕西乡村特色产业小镇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关中民俗文化小镇,如通远创想小镇、南寨苹果特色小镇、武功千亩花海产业小镇、下邽葡萄产业休闲小镇等。二是陕北黄土风情小镇,如京兆苹果特色小镇、赵家峁杏园小镇。三是陕南生态养生小镇,如火烧店休闲小镇、中坝作坊小镇、下梁镇西川特色木耳小镇。

文化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成效初显

陕西乡村特色产业小镇具有深厚的乡土文化底蕴,各个小镇在建设过程中注重保护和挖掘乡土文化资源,通过建设农耕博物馆、农耕博览园、农耕文化体验区、村史馆等展示当地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农村风貌及民俗文化,成为小镇建设的“软实力”支撑。例如,通远创想小镇的高陵场畔农耕文化生态观光产业园是AAA级旅游景点,也是陕西最大的农耕博物馆和度量衡博物馆所在。

农业功能多元,三产融合加快推进

特色产业小镇为三产融合提供了新空间与新平台,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构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体系的重要载体。通过支持建设陕西乡村特色产业小镇,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不仅强化了特色产业支撑,也加快推进了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提升了休闲农业发展水平,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例如,下邽镇渭南葡萄产业园升级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园区内18个观光采摘大棚葡萄品种达到两千余种,年接待游客达70万余人次。

到渭南葡萄产业园采摘葡萄、品尝美酒的游客络绎不绝

陕西省乡村特色产业小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对小镇的概念不清,理解不够准确

简单地将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田园综合体当成特色产业小镇,忽略了社区发展、利益联结机制、城乡要素配置、农村发展新活力等深层次内涵。建设上也存在“重生产、轻生活”意识,部分小镇对于产业、旅游、文化、社区融合考虑不到位,功能配套不足,有的小镇休闲观光区和社区甚至相差几公里。

小镇建设形态特色不鲜明,设计不够精细

目前特色产业小镇建设的同质化问题较突出,缺少独特的创意,导致小镇建设形态“不精不美”。从建设运营主体来看,特色产业小镇建设主要由镇政府和当地文旅公司推动,发挥作用的主要是部分基层干部,在小镇的规划、建设方面,忽视了市场主导作用,存在点状开发、粗放经营、不成体系、政府“包办”替代市场规律等问题。

产业融合度不足,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我省乡村特色产业小镇的产业融合方式主要以农业+休闲、农业+旅游为主,存在产业选择同质化、简单模仿、内容雷同等问题,餐饮、住宿等配套能力较弱,且与小镇特色农业、资源禀赋、文化遗存的融合度偏低,容易被周边区域复制、替代,难以持续、稳定集聚人流量。另外,季节性问题较为突出,旺季大多只有一季或者半年,淡季期无人管理和维护,农业观光景区呈现撂荒现象,休闲旅游项目无人问津。

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对城市消费者吸引力不强

从实地调研来看,特色产业小镇建设大多处于建设初期,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干道到小镇以及核心区的道路相对较窄;网络信号不稳定,影响游客体验;旅游服务功能不完善,缺乏导引、宣传等醒目标识,停车、厕所、餐饮、住宿等接待规模较小,旺季存在承载力不够的隐患。

存在多头管理现象,运行机制灵活度不足

我省目前有住建、发改、农业三个系统牵头打造特色小镇,由于特色产业小镇建设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基层政府为获得不同渠道的上级财政支持,可能存在为了申请各部门资金而更改建设内容、打乱建设步骤的现象。此外,政府组织项目申报的特色产业小镇建设,注重前期开发、忽略后期运营维护,容易埋下经营风险,不利于小镇健康持续发展。

国内外特色产业小镇发展经验借鉴

做特、做优、做强产业

借助镇域外现成IP或提炼包装本地潜力IP,打造属于小镇自身的特有名片。综合考虑当地资源特色及发展规划,确定主导产业,逐步与文旅产业实现融合,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扩大小镇影响力。以新、奇、特等产业为主,规模不宜过大,应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

融合、完备、便捷的小镇文化功能

文化功能。充分挖掘整理记录传统文化,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活体传承,丰富公共文化传播方式,提升居民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形成独特的小镇文化标识。

社区功能。主要体现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上,市政配套与社区配套互补,功能齐全。发行特色小镇企业债券、项目收益债券、专项债券等各类融资工具,用于特色小镇公用设施项目建设。采用PPP等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高特色小镇建设的效率和效益。

位于沣河之滨的诗经里特色小镇

做精、做靓、做美建设形态

交通区位条件良好,距城市车程最好2小时以内;生态环境良好,宜居宜游;注重绿色低碳、集约化和可持续性,避免资源浪费。道路、绿化带河流等边界将标志物、广场、街区及其他公共空间连接起来,形成小镇的基本构架。

做活、做实、做新体制机制

坚持政府引导,探索利益主体多元、公众参与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选择科学有效的运营模式,根据小镇特色和产业属性,采取收购整体产权开发统一运营或股权激励等方式,调动原住居民和新入驻商户的积极性,共同推动小镇发展。

陕西省乡村特色产业小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刻理解乡村特色产业小镇建设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开展全省乡村特色产业小镇建设相关培训,统一认识,深刻理解特色产业小镇内涵,注重产镇融合,注重经济功能与社区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的融合。组织基层干部前往江浙等发达地区的特色小镇开展学习考察活动,更新管理理念,明确发展思路和定位,对标先进,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特色产业小镇。

白鹿原影视城的艺术周演出现场

鼓励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建设和规划,形成有效合力助推小镇可持续发展

充分发挥政府的牵头作用,搭建创业创新平台吸引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民营企业及小微企业等落户小镇,带动资源要素集聚,形成具有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在特色产业小镇规划设计上,应邀请文化学者、民俗专家、艺术家、美学家积极参与,以设立创作工作室等形式,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运用美学理念打造产业景观、社区景观,在小镇建设形态上应力求“精而美”,而不是“大而广”。

在现有产业规模基础上强化产业链纵深,带动周边形成乡村振兴的新经济动力

充分发挥小镇的产业聚集优势,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立足纵深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完善企业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企业、农户双赢。鼓励农户依法有序流转承包地,通过合作与联合的方式发展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推进生产、加工、物流、营销等一体化发展。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多种途径,开展农户以土地经营权、村集体经济组织以集体资产等入股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让农民、村集体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注重补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以优美环境吸引人才,提升小镇人口集聚力和承载力

加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促进小镇交通、水电、信息通信、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医疗卫生、宅基地及房屋租赁等设施和政策,提供完备的社区服务,增强生活服务功能,以小镇为中心着力构建便捷的生活圈、完善的服务圈和繁荣的商业圈,打造人口集聚新空间。突出小镇休闲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美化,以优美环境吸引人才,吸引有技能的本土能人、外出务工返乡人才、大学生,聚集在特色产业小镇创业创新,为特色产业小镇注入新活力。

建立乡村特色产业小镇高质量发展机制,尽快出台评价标准和管理办法(规范)

建议省农业农村厅牵头会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相关部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成立乡村特色产业小镇建设办公室,按照“重质量、不拼数量”的原则,系统推进小镇建设。以省政府名义尽快出台关于陕西乡村特色产业小镇建设的规范、评定标准和评价体系,避免盲目建设、“一哄而上”。按照评定标准和办法,每年评选十个左右建设成效显著的乡村特色产业小镇,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配套支持。建立典型经验推广机制,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组织各市(区)挖掘典型先进案例,总结提炼特色产业发展、产镇融合、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有益经验,在全省树立示范性标杆,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猜你喜欢
特色产业小镇特色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海归“新农人”投身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CK小镇”的美好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河北加快推进细化实化县域特色产业振兴措施
什么也没有小镇(1)
小镇小镇真热闹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傲慢与偏见》的艺术特色解读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