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看张山

2019-08-24 06:37闫正
西部大开发 2019年7期
关键词:张山书法家书画

文 / 闫正

张山是位专职书法家,但他又是摄影家、画家、诗人。即使将书画合二为一,仍不能代表他艺术的全部。因为才华横溢的张山除此之外,文字的功底也毫不逊色,且对音乐钟爱有加。吹笛、品箫、板鼓、民歌,不敢说出神入化,也算得上样样精通。另在收藏上还堪称一家,不少藏品称得起藏界独步。可以说,七彩斑斓的艺术人生,才是一个完整的他。

张山是幸运的。他得益于出生在文化底蕴浓厚的关中凤翔。“西凤酒、东湖柳、妇人手。”周秦王朝的发祥之地,历经百代的积累沉淀:朱马、龙灯、狮子绣球、地台社火,更有那剪纸、泥塑、刺绣、草编、木版年画,统统变成琼浆玉液,陶醉了少年时代的张山;桩桩件件像勒石刻字,凿进了张山少小的心灵。让他享之不尽,受益终生。

书香世家的祖辈、父辈都是乡间秀才,同时又是艺林领袖。小张山的贴身追徒,年年岁岁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张山不仅延续了先辈的血脉,更悄悄融化了前人的精华并使之发扬光大。经历了五十年风雨洗礼,从藏在深闺人未知,到如今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一种何等的飞跃和变化。

张山是幸福的。他有幸以军中摄影记者的特殊身份,为于永波、刘华清、张震等我军高级将领,拍摄了不少珍贵的镜头。这种幸福的时刻,是不少人可遇而不可求的。1993年,江泽民同志到陕西视察,张山作为军中记者跟随左右,抓拍到了江泽民同志气宇轩昂的风采(组照),有的被多家杂志选作封面。借南远景同志的话说:“快门按下那辉煌的瞬间,使张山在摄影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这难得的机遇,刹那间落在张山掌中,他那成功后溢于言表的幸福,我虽未见到但已深深地感受到了。同样,由于他书艺的成就,使他和军中前辈首长李德生、张震等将军有了艺术切磋的共同语言,得到了将军们的呵护与关怀。

张山应庆幸他选择了称心如意的爱好作为事业,那预示着他一生都将沉浸在幸福之中。2000年张山转业到陕西省文联,主持省书法家协会工作,先后任办公室主任、秘书长、驻会副主席、省文联副秘书长。常言道:一生的幸福是幸福,一时的幸福也是幸福。张山遇上了好时候,一时一生的幸福让他赶上了。

我与张山是先见作品,后见其人。是通过已故的挚友于炳年先生介绍。第一次见面时值小儿焰焰的婚礼,炳年先生卧病在床,由他的公子于成良陪同赶来助兴。按理说张山是远道贵客,奉为上宾。不料婚礼伊始,他便忘了自己的身份,跑前跑后,为热烈的场面拍下热闹的镜头。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我从当地驻军请来的摄影师,才有可能这样辛苦忙碌。第二次见面则是我去西安,张山盛情陪我会见多年的老友义潜、西京、炳南和工藤贤司。尤其让我兴奋的是他陪我游览乾陵、法门寺,在莽塬村头看秦腔。他让我在充满王者之气的塬坡上留影,他为我在芸芸众生的百姓堆里拍照,都让我刻骨铭心久久不能忘怀。

仅此两次会面,就足以让我明白了他是依靠他的精力、他的毅力、他的魄力、他的魅力去支撑着他的事业,去感动着每一个与他共事和相处的人。

2006年春天,陕西卫视《中国书画名家》栏目为张山拍摄专题片,我和故宫博物馆书画鉴定专家金运昌应邀作为嘉宾参与拍摄,才使我进一步全面了解了张山其人其艺。短短几年时间,他的艺术进步很快,诗书画印影新作不断涌现,在全国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也为陕西书法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进入21世纪,我在人民美术、中国画报、中国文联、时代文艺等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刊物上,陆续看到了张山的书画专集《当代中国书画名家·张山诗书画集》等,以及他与沈鹏、李铎、范曾、欧阳中石、周惠珺等书画大家们的合集:《全国十大优秀书法名家》《21世纪——中国书坛十二大精英》《21世纪——中国画坛十二大精英》、“十二五”规划国家重点图书·《21世纪——中国书法经典》等等。这让我喜出望外,高兴许久!证明了张山多年来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也证明了他在全国书法界、美术界的艺术地位和人文影响!

往事如烟,似水流年,流走了岁月,流走了时间,却给张山留下了“留待白发顾华年”的精彩画面。

喜逢盛世,张山书画被频频地出版发行,与全国书画界大家不断同台献艺,这是他献给新世纪的一份份厚礼,可喜可贺。愿张山锲而不舍,扶摇直上。九万里鹏程正举,人们可以预料,张山必将有一个不可估量的未来。

艺术简介张山,字新志,斋号涵虚堂。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鉴定评估委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曾被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书协评为全国“德艺双馨”书法家和文化艺术界“影响力人物”。应邀出访、讲学德、法、瑞、俄、奥、韩、日等国,并举办书画作品展。

猜你喜欢
张山书法家书画
书法家周如璧
书法家·谢 锐
小小书法家
谁的眼泪在飞
寻找孙敬和
谁的眼泪在飞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画廓
请你帮个忙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