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观群怨”理论在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9-08-24 05:58陈荣荣
文教资料 2019年15期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诗经

陈荣荣

摘    要: 孔子关于诗的“兴观群怨”理论长期以来被高度关注,学者们从字义学、社会功用、诗歌创作等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和阐述。作者转换思路,回到《诗经》本身探求该理论的含义,并将“兴观群怨”作为一种教学范式运用于古诗文教学中,探求适合古诗文教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 兴观群怨    释义    《诗经》   古诗文教学

一、“兴、观、群、怨”释义

《论语·阳货》记载了孔子“兴观群怨”理论的出处:“子曰:‘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兴观群怨”四字的确切释义到底是什么?这是历来颇受学者争议的问题,然而该理论的释义虽至今尚未有定论,却形成了一些颇有代表性的观点。历年来,学者们撰写了大量文章阐述这一文学理论的内涵。

关于“兴观群怨”的释义,何晏和朱熹的观点历来被提及和引用得较多。何晏在《论语集解义疏》中引用孔安国和郑玄的观点,将“兴观群怨”分别解释为“引譬连类”“观风俗之盛衰”“群居相切磋”和“怨刺上政”[2]。朱熹在《論语集注》中对“兴”和“群”的释义有不同的看法,他将“兴”解释为“感发志意”,将“群”解释为“和而不流”[3]。不难发现,孔安国、郑玄和朱熹主要从字义学和社会功用角度对该理论进行释义。

近人对“兴观群怨”的解释是建立在何晏和朱熹基础上的。概括来说,他们把“兴”解释为成文学的感染力,“观”解释为文学的认识作用,把“群”解作文学的团结教育作用,认为“怨”强调的是“诗”的社会批评作用[4]。

可以发现,近人把“兴观群怨”看作一种文学理论,又进一步把这种文学理论作用由诗歌拓展到文学领域。

不同于大多数学者从字义学、社会功用、诗歌创作角度分析孔子的“兴观群怨”诗学思想,周勋初和王齐洲将孔子的诗学观放到对应的历史时期进行考察。周勋初先生认为:“‘兴、观、群、怨诸说,都与政治问题有关,是特定历史条件与社会环境中的产物。孔子虽把诗作为主要教材,但并不把它作为文学作品阅读,他的目的还是通过诗的教学培养政治活动家。”[5]王齐洲的看法跟周勋初不谋而合,他同样主张理解“兴观群怨”要尊重理论的提出背景,但他侧重点在于孔子的育人思想。他认为:“如果将孔子的这段话放在其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语境中,就会发现,‘兴、观、群、怨既不是诗歌创作论,又不是诗歌本体论,而是诗歌功用论。”[6]他强调“兴观群怨”是一个整体,属于诗歌功用同一逻辑层面的不同方面。

虽然周勋初和王齐洲都将孔子的诗学观放到对应的历史时期进行考察,并不割裂孔子的诗学理论与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的关系,然而他们并不把重点放在《诗经》本身的作品研究,而是侧重孔子的教育理念和政治活动。考察孔子的诗学理论释义,可以从《诗经》出发,通过分析作品验证该理论的已有释义,帮助我们对释义的不同观点进行合理取舍。

二、《诗经》中的“兴、观、群、怨”

孔子的“兴观群怨”理论最初是基于《诗经》提出来的,那么最能体现这个理论的文学作品必然就是《诗经》。那么,诗怎么兴,怎么观,如何群,怎样怨呢?历来专家学者都有不同看法,鲜有人重点从《诗经》作品本身解读孔子的“兴观群怨”思想。不妨尝试从作品的内容和主题角度分析“兴观群怨”理论在《诗经》中的体现。

《诗经》中的第一篇诗歌《关雎》,从内容说,是描述一位君子通过多种方式追求娴静淑女,最后求而不得的事情。“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宛淑女,君子好逑”。从表现手法上看,第一句是兴句,后面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才是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意思。表面上看起来第一句跟主题毫不相干,实际上却为后一句营造了一种氛围,这种气氛能够感染人,让人走进诗歌营造的那种君子对淑女无限眷恋的氛围中。《蒹葭》同样如此,“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首诗歌同样先托物比兴,不直接描写“伊人”,而是先宕开一笔,写伊人所处的环境,再进入主题“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这样的开头比“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式的直截了当更能打动人心。由此,《诗经》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兴”既有孔安国所指的“引譬连类”,又有朱熹所认为的“感发志意”,它强调的是文学感染人的功能。我们可以将“引譬连类”理解为“兴”的手段,将“感染人”理解为“兴”的目的,也就是说,朱熹与孔安国对于“兴”的观点实际上是《诗经》作品的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观”郑玄解释为“观风俗之盛衰”,这个解释是被人们广为接受的。换言之,学诗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生活和认识事物。春秋时期,统治者喜欢派人收集各个地方的民歌,称为“采诗”,通过这种方式了解普通人民百姓对当今现实政治的真实想法[7]。那么,按照孔子的“诗可以观”的说法,《诗经》中的作品是如何体现“诗可以观”这一价值的呢?以《七月》为例:“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这首诗详细记述了当时豳地农民劳作的艰辛,以时间为线索将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出来,读者可以通过这首诗歌了解当时人们的劳作情况,这是《七月》这首诗歌“观”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可以认识很多事物,如“黍稷重穋,禾麻菽麦”“仓庚”“桑”“蘩”这些植物动物的名称,这也许就是孔子所说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如果说“群”的释义如孔安国和朱熹所说的那样,是“群居相切磋”“和而不流”之意的话,那么《诗经》何以体现出“群”呢?从内容看,《诗经》记述了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的历史,主题具有多样性。有先祖创业的颂歌,有祭祀神鬼的乐章,有贵族之间的宴饮,有农民对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篇章。“孔子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认识到了个体的社会性即个体之间可以通过诗歌互相交流,达到思想和情感的共鸣,通过诗培养个体的合群性,与人相处的能力”[8]。孔子认为,学习《诗经》能了解先王之道,知晓事理,进而可与人相互沟通。要达到“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的目的需要通过“群”这一途径。从这层意思看,“群居切磋”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学习《诗经》的手段和方式,“和而不流”是待人温和有礼、合群,是学习《诗经》的效果和收获。在孔子看来,《诗经》是一本很好的育人教材。

孔安国把“兴观群怨”的“怨”解释为“怨刺上政”,近人将其引申为文学的批评功能,这种看法本质上与孔安国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诗经》中的诸多作品确实包含“怨刺上政”之意,这些诗歌揭示讽刺政治,或批判社会现实,或抒发个人内心的不满,典型的如《硕鼠》和《采薇》。在《硕鼠》中,作品三章都以“硕鼠硕鼠”开头,把奴隶主剥削阶级喻为贪婪可憎的大老鼠,老鼠形象丑陋又狡黠,其不劳而获的丑恶面目像极了剥削统治者贪婪的嘴脸。作品每一章节末尾都直呼“逝将去女”,连续三次,回环反复,强烈表现出底层人民不堪压迫、誓与统治者决裂的愤懑之情。《采薇》描述了阴雨霏霏、雪花纷飞的寒冬时节,一位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前行前行的情景,诗歌通过征夫归途中对徭役情景和个人心境的追述集中表现了戍卒们久戍难归、忧愁烦闷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出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由此,通过《硕鼠》和《采薇》的主题和内容可以发现孔子关于“诗可以怨”的观点确实有批评时政之意。

通过将“兴观群怨”诗学理论与《诗经》具体篇目结合分析的方式,可以初步了解“兴观群怨”理论的释义及该理论在作品中的呈现方式。如果超越《诗经》本身,就不作为一种纯粹的诗学理论,而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兴观群怨”能否在感染、认识、教育和批评这些社会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一种方法体系,进而运用到古诗文教学中呢?

三、“兴观群怨”理论在诗歌教学中的践行

从社会功用角度看“兴观群怨”,其表示的“感染—认识—教育—批评”文学功能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诗歌学习过程,这种诗歌学习方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16年部编版教材发行,与旧版教材相比,部编版教材加入了大量古诗词,由此古诗文教学尤为重要。将“兴观群怨”诗学理论与当代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教育理念结合分析,由内涵扩展到外延,可以创造性地将它分为以下四个教学过程:兴——感发于内,个性解读;观——聆听体悟,评价反馈;群——小组讨论,集思广益;怨——辩证思维,敢于质疑。

(一)兴——感发于内,个性解读。

从“兴”表示“感发志意”这个维度看,在当下教育中,“兴”首先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古诗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感发于内,个性解读”。

当前古诗文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过于强调逐字逐句翻译古诗文,导致忽略作品本身的内容和情感,古诗文课堂教学往往变成教师一个人讲、学生被动听的状态,这是新课标所批判的。新课标对于学生古诗文的学习提出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9]。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应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借助课文注释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先自己尝试体会作品传递的情感,形成见解。教师应允许学生在尊重作品原意的基础上有个人见解,而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千篇一律地按照某种权威资料进行解读。

比如有些高中教师在教《将进酒》的时候,生怕学生不理解作品,在正式学习作品之前先把李白创作《将进酒》的背景给学生详细介绍一遍。当然,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方式同样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甚至让学生更快把握作品的主题,但对学生来说终究是被动接受知识。引导学生做到“感发于内,个性解读”则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如果转换思路,那么教师先不要急着把作品的有关背景告诉学生,如不直接告诉学生李白创作此诗是在赐金放还八年之后,思想极度烦闷的情况下写成的,学生可能会有疑问:“李白这样豪迈乐观的人,在此诗中怎么会流露出如此多的悲观情绪?”接着引导学生尝试从诗歌的前后句子中寻找答案,适当的时候引出李白的这段人生经历,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得出答案,无形中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二)观——聆听体悟,评价反馈。

“观”有“观风俗之兴衰”之意,在古诗文教学中可以发展为“聆听体悟,评价反馈”的教学方式。在古诗文教学中,“观”主要指聆听和评价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求教师学会聆听学生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及时做出评价反馈;二是学生懂得相互聆听,学会归纳评价。

传统古诗文教学环节都是老师“满堂灌”,学生认真听,缺少相互交流。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水平,学生之间缺乏交流,课堂气氛自然烦闷。新课标要求“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10]。这要求教师聆听学生的观点看法,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做到“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如在教授《孔雀東南飞》这篇文章时,学生也许会对女主人公刘兰芝的行为产生一系列疑问和不同的理解,这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先不要急着对学生的答案评判对错好坏,而是尝试让其他学生给出评价,通过聆听学生的想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评价,教师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困惑,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进度。学生在“观”的过程中,必然有所体悟、有所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需要对学生的发言给予恰当的评价和反馈。

(三)群——小组讨论,集思广益。

由“群”表示“居相切磋”,可以进一步将其理解为语文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学习模式。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小组讨论显得尤为重要。分组学习模式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较普遍,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把握好这个“群”的度。

不是所有古诗文作品都适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需要结合具体作品的难易程度决定。对于学生来说,古诗文在字词理解方面必然存在难处,但这是可以通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的,从这个方面看不需要“群”。涉及作品的遣词造句或者主题中心这样难度比较大的问题,应该采取小组讨论方式学习。

比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最后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关于“绿”字的赏析,历来是教学的重难点,这个时候教师安排小组讨论是比较适合的。具体操作可以是让小组成员各想出一个动词替换原诗中的“绿”字,再对比,一步步引导,让学生通过讨论,最后领悟出“绿”字的不可替代和传神之处。

(四)怨——辩证思维,质疑权威。

由“怨”表示“怨刺上政”可以发现,其具有批评意义。可以这样理解,“怨”在古诗文教学中主要体现为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敢于质疑权威的品格。

2017年新出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传统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进行整合,进一步提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说法,其中明确指出让学生“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11]。由此,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兼顾学生的思维发展,允许学生质疑权威、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而不是教给学生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

比如诗经里《卷耳》《葛覃》等这些年代久远的诗歌,主题历来都是专家学者热烈争论的对象,往往各有道理,像《蒹葭》,到底是吟咏后妃之德、追寻爱情抑或表现君王思慕人才?有时教师不必急着下定论,可以把问题抛出来,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给出自己的选择和解释,由此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四、结语

尽管“兴观群怨”文学理论的含义至今未有定论,但通过回归《诗经》本身作品求证,从“兴观群怨”提出的目的出发,能发现该理论是学习《诗经》中作品的一套合理方法,也可将其视为一种较为普遍的古诗文教学方法,对于古诗文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何晏.论语集解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朱熹.论语集注[A].四书章句集注[C].北京:中华书局,1983.

[4][5]周勋初.“兴、观、群、怨”古解[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6][7]王齐洲.“兴、观、群、怨”新解[J].文艺理论研究,2016(6).

[8]卢倩.孔子“兴观群怨”诗教观的现代教育意义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4.

[9][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古诗文教学诗经
El oficio del lector
品读诗经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策略
古诗文教学对培养人文素养的思考
如何培养学生在学习古诗文中入情入境
浅论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的利弊
从“意会”走向“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