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后初中历史教学的思考

2019-08-24 05:58吕盟
文教资料 2019年15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新课改教学方法

吕盟

摘    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步伐逐渐加快,使初中历史课堂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具体表现在历史教材、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方面,新的教学理念逐渐融入教学各个方面,教学方法的更新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体验。我们要抓住这种变化,思考新课改后初中历史课堂,从而发现问题,迎接挑战,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 新课改    历史教学    教学方法

“新课改”又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以及教育的新需求,新一轮课程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将促进基础教育课程多样化。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如核心素养的颁布,新课程标准的修订,历史统编教材的推行及对道德和法治教育的重视等,意味着对历史课堂教学要更深一步思考,并进行相应的改变。在过去实践教学中,学校、教师和学生对历史课不够重视,这种观念是不可取的,历史课是中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应当重视对历史的研究。

一、历史教材的变化

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变化,以往历史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求,新课程改革符合新时代教育的需求,使教育更适应社会发展。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科书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桥梁。教师根据教材教授学生知识,学生通过课本和教师的讲授进行学习。可见,教材(课本)在教學中有着重要地位。

新课改对教材进行了改编,2017年9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门科目正式启用教育部统编教材,开始为期三年的教材更换过渡期,在2019年,部编教材将全面覆盖义务教育全部阶段,对比人教版历史教材,2018部编版历史教材更符合初中生的实际,有利于实际教学。具体来讲,新编历史教材有两个特点。首先,编写结构体现了“点—线”的特征,“点”是重要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使用“线”穿“点”,以“点”连“线”,使教科书的内容按人类或世界历史顺序发展,这种构思使社会各个阶段的特征比较清晰,国内外的历史发展脉络更有逻辑,有利于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深刻理解社会演进的历史规律;其次,核心素养是新课改的关键词,新编历史教材充分体现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五个核心素养指的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例如,关于唯物史观,教材的编写深刻贯穿唯物史观这条主线,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价值观判断更加客观,让学生学会应用辩证的方法看待历史;更注重价值观教育,通过具体史事,学生认识正确价值观的历史来源,深刻理解价值观的内涵,从思想深处用正确价值观引领。关于家国情怀的培养,注重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在新的历史教科书中占很大比例,涉及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具有代表性;此外,更加重视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教育,新编教材系统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发展,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史实,使学生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及国家曲折建立的了解更加深入,使学生树立国家观念、民族观念,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新编历史教材在课文结构及内容方面进行了完善,使内容结构更有逻辑、内容更加完善。

二、教学观念的改变

在以往教学观念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大都由教师讲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没有体现出来,只是单纯地被动吸收知识。传统意义的教学观念随着课改进行而不断被弱化,新课改更进一步冲击以往教学观念,明确了教师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教学的主导者。新课改的核心素养理念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强调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一步一步让学生学会质疑,不能缺失耐心而直接抛出问题。例如,教师在讲述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秦统一中国》时要让学生提出质疑:“战国时期七雄林立,为什么是秦灭六国取得最终胜利,并且秦究竟是用什么方法统一六国的?”要让学生发现问题,引起其兴趣,从而进行探究,寻找答案,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单纯地记忆知识。

此外,在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评价中,要倾向于辩证思维,注意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如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以往大都将其认为隋炀帝的暴政之一,强调其消极方面,评价较低,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一事进行思考,除了不利影响外,大运河开发的有利方面是什么,让学生全面和客观地评价,不仅局限于一个方面。相较于传统观念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片面的评价更客观,符合唯物史观的要求。

三、教学方法的更新

新课改适应新时代需要,现今社会飞速发展,互联网、电商、直播及短视频的流行,都对社会、生活、生产方式、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冲击和影响。在这种影响下,学生的思想观念也会发生变化,教学方法必须随时更新,教学方法的更新要有时代性。

首先是合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用影像资料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支撑教学,多媒体就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材知识的载体,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中学生的生理特征来看,一堂四十分钟的课堂已经令学生如坐针毡,再加上整堂课都是理论性知识,学生的注意力更不能集中。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在一些晦涩难以理解的重难点插入图片、视频等,使复杂问题易于理解。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手段,可以使课本上一个个生硬的文字转化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更加深刻持久地停留在学生的脑海中,如同教师引领学生亲自翻阅那过去的历史画卷般,使学生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产生共鸣,加深学生的理解,而不是以往死板的生搬硬套式学习;二是重点关注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在教学中适当融入表情包、小段子等幽默流行方式,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历史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三是可以短视频为载体,结合学生喜欢这种搞笑幽默快节奏视频的特点,将流行视频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例如,将历史知识要点编成歌曲或口诀,以短视频的形式让历史知识从干瘪到有趣丰富,学生也可以合作,制订计划参与课堂教学,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但要注意的是,在课堂中穿插表情包、短视频等,最重要的原则是把握“度”的原则,把握适合的分寸,不可滥用,导致课堂目标未实现,娱乐消遣大过传授知识,效果适得其反。

四、教师素养的要求

新课改对历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挑战。在时代发展下,对教师的要求已经不仅仅限于丰富的知识和教学能力,新课改提倡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只是对学生的要求,同时是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迎接新课改的挑战,首先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包括基础知识与前沿知识。基础问题就是对历史研究工作涉及的基本史料、基本事实、基本过程、基本制度、基本矛盾、基本特征及历史演进的基本规律等问题有系统了解,从而对研究对象形成最基本的认识。前沿问题是对历史研究基本问题的突破,包括掌握历史基本信息的突破,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突破,发现历史研究的新问题、新方法、新视觉及得出新的结论和解释,表现出超前性,这些都可以称作历史研究的前沿问题。时代在不断发展,史学研究成果随之发展,教师要紧密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了解前沿问题,补充教学,给学生带来新思路、新知识。以秦朝为例,睡虎地秦墓竹简、里耶秦简是研究秦朝历史的前沿性问题,是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秦代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研究成果将大大填补史料的缺失,教师应该在历史教学中随着时代技术的发展及时向学生讲解最新的历史研究成果,使学生提及秦朝时第一联想到的不只有秦始皇兵马俑。其次,要热爱教育,关爱学生。只有对教育事业充满激情热爱的教师,才会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不断调整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发展变化。最后,教师要有正确的三观。教师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会明显或不太明显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正确行为或不正确的行为学生都会看在眼里,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社会变得复杂,在这种环境下,正確的三观尤为重要,教师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总的来说,课改从实施阶段走向深化阶段,进入课改新时代。我们要看到新课改带来的变化,更要迎接新课改带来的挑战,采取对策,克服阻碍。历史课堂才会从枯燥刻板走向立体鲜活,成为学生心目中渴望的课堂,而不只是一门学科。

参考文献:

[1]马惠琴.课改后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A].浙江史学论丛(第一辑)[C].杭州:浙江省历史学会,2004:7.

[2]吴艳.部编版初中历史新教材的变化及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32):39.

[3]刘宗全.新时代初中历史教学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9(05):127.

[4]武玉新.新课改下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果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36):98.

[5]蔡苏瑜.应对新变化    培养新素养——以统编新教材八年级下册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9(01):36-38.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新课改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