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朝使臣赵宪对明代中国的想象与塑造

2019-08-27 02:14杨昕
东疆学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形象塑造

[摘要] 明代中期出使中国的朝鲜朝使臣,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呈现出幻想与真实相互交织的特点,赵宪使行中国所留记录中的“八条疏”和“十六条疏”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特点。赵宪分别对嘉靖皇帝、万历皇帝和明代的官吏制度、中国厉行节约的风俗与完备的礼仪制度、人民自治的“乡约制度”和“天下大同”的中国经济进行了虚幻与真实交织的叙写,展现了他所看到的本国存在的问题,并试图以北学中国的方式来促进本国繁荣富强的复杂心理,也展示了他对明代中国特殊的想象与塑造的过程。

[关键词] 赵宪;朝鲜使臣;明代中国;形象塑造

[中图分類号] I31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07(2019)03-0028-05

[收稿日期] 2018-10-11

[作者简介] 杨昕,男,博士,延边大学发展规划处,副编审,研究方向为域外汉籍整理与研究、中朝比较文学。(延吉 133002)

有明一代,朝鲜朝派遣到中国的使节之多堪称半岛历史之最。随着双方交流的不断深入,到明朝中期的时候,朝鲜朝使臣已经基本熟悉了明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他们可以借使行之便,深入到中国的不同地区,把目光投向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更广泛地了解情况,更深刻地洞察和认识中国。与以往的朝鲜使臣相比,他们更加关注中国的政治、伦理、制度等方面的特点。但是,他们始终无法摆脱本国社会集体想象的束缚,因此在明朝中期,他们对中国形象的塑造经常出现幻想与真实相互交织的境况。朝鲜这一阶段对中国形象的塑造,以赵宪的纪行作品《东还封事》最为集中和典型。

赵宪,字汝式,号重峰、陶原、后栗,谥号文烈。朝鲜朝中期的文臣、政治家,是李珥和成浑的门人。万历二年(1574)出使中国,著《东还封事》。万历二十年(1592),“壬辰倭乱”爆发,赵宪组织义军反抗,战死沙场,享祭于沃川的表忠祠、白川的文会书院、金浦的牛渚书院、锦山的星谷书院和报恩的象贤书院。

关于赵宪和《东还封事》的研究,在国内学界,目前主要成果有延边大学专门史专业的蒲亚茹2017年的硕士论文《论〈东还封事〉和〈朝天日记〉中的明朝形象及赵宪的改革思想》,该论文以《东还封事》和《朝天日记》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比较了两著述中所呈现的不同明朝形象及其所反映的赵宪的改革思想,强调了赵宪改革思想的重要意义,尽管本文涉及到明朝形象问题,但研究方法采用了史学的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没有应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方法;还有山东大学亚非语言文学专业的公婧媛2017年的硕士论文《16世纪朝鲜文人赵宪的〈朝天日记〉和〈东还封事〉中的明朝人物形象研究》,该论文以《朝天日记》和《东还封事》里的明朝人物形象为研究对象,结合比较文学形象学和新历史主义批评的研究方法,考察并比较两部作品中的明朝人物形象,阐释了其产生的原因。但论文重点在于人物形象的研究。在韩国学界,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有张安英的《〈东还封事〉所见〈朝天日记〉的特性研究》,该文认为《东还封事》和《朝天日记》中的明朝分别是理想和现实中明朝的反映。还有伊相益的《〈东还封事〉所体现的重峰赵宪的改革思想》,此文把赵宪在《东还封事》中表现出来的改革思想概括为建立名分和纲纪、培养礼俗以及君臣民之间的感应三方面,并指出赵宪十分注重改革的实用性和合理性,强调爱民对固邦安国的重要性;有金仁圭的《重峰赵宪改革思想的实学特点》,一文把《东还封事》中改革思想的特征概括为实学性。

一、嘉靖、万历皇帝和明代的官吏制度

万历二年(1574),赵宪以质正官的身份出使中国,与朝鲜朝肇建时期的郑梦周和权近观察和塑造中国的狂热态度不同,他开始以冷静和理智的视角来观察中国。在游历中国并经过深入思考后,他向朝鲜朝宣祖李昖呈交了辑录在《东还封事》中的“八条疏”和“十六条疏”,详尽地向国王汇报了他在中国的见闻。他的目的十分明确:“故敢以耳目之所闻见而关于治道者,僭议其我国之所未美者,恭备用中之择。” [1](397)很明显,赵宪在出使中国的过程中,通过对比,强烈地感受到了本国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希望用中国的先进经验来改变本国的状况,从而实现强国富民的理想。赵宪对中国的这些经验,有些来自亲身的体会,有些来自明朝的相关文字资料,有些来自口耳相传,经验来源的复杂也决定了他的观察始终纠缠在真实与幻想之中。他在“八条疏”中首先就提到了圣庙配享的问题,孔子在朝鲜朝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对其礼制上的尊重直接来源于儒家思想对朝鲜半岛的深远影响。赵宪对嘉靖改制国子监的举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尤其是将孔子的“文宣王”称号改为“至圣先师”的举措称道不已。他认为,王莽为了达到篡汉的目的,在汉平帝的时候将孔子称为“褒成宣尼公”,乱臣贼子的举动使孔子的神圣形象受到了扭曲,而到了唐玄宗的时候将孔子谥为“文宣王”,并将颜子以下都封为公、侯、伯等,“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则一切悖乱,而佯尊圣人以欺天下。”[1](398)赵宪认为嘉靖皇帝改号之举是“一改千载之误”,并要求国王学习嘉靖的做法,对本国圣庙的制度进行改革。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赵宪对嘉靖皇帝充满了好感,因为嘉靖能意识到前代的失误并予以改正,真正地表达了对先圣孔子的尊重,是个英明的君主。实际上,这是一个很明显的误读,因为赵宪没有看到嘉靖对国子监改制的背后实际上是以礼教改革对抗食古不化的群臣的斗争,嘉靖未必就像赵宪推测的那样看到了前朝的失误,否则无法解释其在改制中为什么将孔子的神像以“木主”代替。但是,嘉靖的举动符合了赵宪的心理期望,因此赵宪对嘉靖进行了虚幻的描写。值得注意的是,赵宪的理论是从汉代和唐代的举措出发,这也反映了本国社会集体想象物对他思想的制约。汉代和唐代都征伐过朝鲜半岛,给朝鲜民族留下了深刻的集体记忆。赵宪也不例外,嘉靖改制否定了汉代和唐代的做法,也符合了他的心理期待,从这一心理出发,赵宪对嘉靖充满好感也是理所当然的。

在明代的16个皇帝中,朝鲜朝对万历皇帝的感情最为特殊。万历执政之后,中朝两国的关系继续向良性的态势发展。“壬辰倭乱”爆发后,日本企图以朝鲜半岛为跳板,染指中国,在朝鲜朝处于亡国灭种的极度危机之际,深知唇亡齿寒道理的万历皇帝做出了抗倭援朝的最高决策,两国军队并肩作战,最终打败了侵略者,书写了中朝关系史上最为辉煌壮丽的一章。在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万历朝时期许多来京的朝鲜朝使臣在记录中都对万历皇帝做出了正面和积极的评价。但是,赵宪在觐见万历皇帝时,却敏锐地发现了其他使臣没有发现的细节:“皇帝已坐于黄屋之中,千官列立于庭下,东西相向,序班列于桥北北向。是日适有他郡国人多来奏事,通政司官员进跪于阶下御路曰,某州知府某,某国差人来,某某求见。皇上皆答曰‘知道知道。”[2](223)隆庆六年(1572),年仅10岁的万历皇帝登临大宝,尽管贵为天子之尊,但毕竟年纪幼小,帝国各种决策还是由太后、冯保、张居正等辅佐朝政的人来决定,万历皇帝更多是一个帝国的象征。万历少年即位,但他的皇帝生涯在成年前一直笼罩在太后和辅助大臣的阴影之中,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受到严格的监督和约束。从心理学上来讲,这种严苛的限制对于成长中的少年来说,会留下非常深的心理烙印和阴影。一旦这种束缚被解除,万历就会用百倍的激烈行为来反击当年所受的束缚。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去世,由于他生前的改革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此他死后,不可避免地遭到了众多严厉攻击。尽管万历皇帝在张居正死后做出了辍朝、谥号、赠衔、荫子、赏银等种种肯定其功绩的举动,但是两年后他就开始了对张居正的清算,抄家、削除宫秩、追夺生前各种恩宠,张居正也险遭鞭尸。一代明相身后如此凄惨,除却政治斗争的因素之外,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万历皇帝对自己少年时代所受严厉约束的反抗。在众多“朝天录”作者对万历皇帝的观察和叙写中,赵宪的观察视角是十分独到和敏锐的,他所记载的细节也为我们研究万历皇帝形象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赵宪在“内外庶官”一条中对中国的官吏任用制度赞不绝口,认为在这样的制度下,“故下不敢以非才苟充而,上不敢以私苟在。一被选授,永无劾驳之议。既到其任,又皆久于其职,九载三考,乃定黜陟,校官边帅亦以家累自随,率为经远之计。故庶官多尽其职,而百姓多得其所,中朝之所以保大享安者有由然矣。”[1](407)可以说,赵宪的观察还是相当准确的,明朝继承和发展唐宋的政治制度,设置了六部和都察院以对天下官吏的选拔任用进行管理和监督。特别是都察院的成立,有效防范和制止了官吏贪污等违法行为;限制了朝臣专权,结党营私;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了中央集权,纠正了皇帝过失,防止了决策失误。而且,都察院与吏部分权并立,又互相牵制,更进一步产生了良性之效,有力维护了皇权。但另一方面,明朝都察制度的历史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明代社会的性质是封建专制社会,其专治的特点决定了封建统治者制订各项法律制度的出发点必然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都察制度下的监察官员虽然可以弹劾贪官污吏,但并没有直接进行处理的执法权,这就注定制度的落实和监察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如果皇帝本人并无厘清官场的抱负和雄心,都察制度也只是徒有其表而已。第二,组成都察院体系的各级官员无论个人品质和政治抱负如何,其共同属性都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而服务的体制内官吏,因此,随着封建专制统治的不断衰落和统治集团的日益腐败堕落,官员们便难以脱离共同属性的制约而随之变质,都察制度一旦成为了激烈党争中的一个政治工具,也就改变了澄清吏治的初衷。

事实上,明朝自正统以来,社会矛盾逐步尖锐化,国力也由强盛转为衰弱。宣德以后,吏治渐趋腐败,政治斗争激烈,到了嘉靖朝,虽然有所革新,但土地高度集中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由于土地高度集中,皇室奢侈成风,人民生活困苦,国家财政陷入严重危机,民族内部矛盾严重激化。但是,赵宪在选择中国镜像的时候,有意地回避了这些问题,而用中国的官吏制度来实现自己规劝国王的目的,表达出对本国清明吏治的渴望。不过,他对明朝的官吏制度也给予了很大程度的夸张,像引文中所提到的那些内容显然是出于其一厢情愿的想象,而且,他材料的来源仅仅是两册明朝的搢绅便览,因此其想象和夸张的成分很大。

二、厉行节约的风俗与完备的礼仪制度

在“食品饮宴”一节中,赵宪提出了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即节约的问题。“臣窃见中原之人无不节用。官员家供止以数器,自从私家所食尤尚俭素。宴饮之际酌以小钟,限其行数不敢踰节乱性,荒废厥事,所以公私咸裕,庶政不堕。” [1](415)中华民族是一个奉行节约的民族,勤俭节约是传统的美德,这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特征。赵宪在使行过程中,广泛接触了不同层次的人,这种勤俭节约的风气给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为此他对本国奢侈之风提出了严厉的批评。然而,他的记载实际上也反映出明代官员俸禄微薄的事实。

元代的官员贪污成风,身处社会最底层的朱元璋深受其害,因此他一生极其痛恨贪官污吏。明代开国之后,朱元璋十分严苛地对待帝国的官吏,这种严苛首先表现在他用雷霆手段清肃大量秉承前元积弊而大肆贪污的留用官吏,并制订种种律法惩治官员的腐败行为。朱元璋主持制定了《大明律》,详细规定了关于如何惩治贪官污吏的方法,比如帝国的官吏贪污钱财,数目如果超过六十两白银,立即处死。他颁行实施的《明大诰》,规定了专门针对贪官污吏的各种酷刑,特别是在各州县设立的“皮场庙”,给后任官吏以极大的威慑;朱元璋对待帝国官吏的严厉还体现在“薄俸制”上,他从农民们豢养一个官吏所付出的辛苦和劳力的成本出发,为明官員制定了非常低的俸禄标准。朱棣迁都之后,由于首都远离江南鱼米之乡,米粮运输不便,明统治者又对官员的俸禄实行了“钞俸折色”。随着明经济的快速发展,物价不断上涨,但官员的俸禄标准却始终一成不变,这就导致了官员俸禄严重缩水,消费能力不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赵宪看到的官员种种节俭的表现,实际上也是薪水微薄的表现。这也是为什么朝鲜朝使臣的记录中会有大量关于明代官员贪污成风的记载的原因之一。但是,不管怎么说,赵宪关于厉行节约的思想是十分宝贵的,这也反映出其思想中进步的一面。

猜你喜欢
形象塑造
论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的形象塑造
斯皮尔伯格《间谍之桥》的人物形象塑造
《头脑特工队》的人物形象塑造
我在豫剧《狱卒平冤》中的形象塑造
论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员的形象塑造
Papi酱走红原因探析
浅谈梁生宝形象塑造
贾樟柯电影中的底层人物形象塑造
评剧花脸表演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