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和任务”

2019-08-27 01:30柳宝军王栋
理论导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使命邓小平共产党员

柳宝军 王栋

摘 要:邓小平对共产党员的合格标准、基本内涵与使命任务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其中,他对中国共产党员应具有的“含义与任务”的阐述,饱含着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最深沉而真挚的初心和使命。在邓小平看来,共产党员应具有以下含义和任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要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共产主义的幸福生活”。中国共产党党员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含义与任务”,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缘由、历史依据和现实动因。重温邓小平对共产党员标准提出的要求,对于提高新时代党员质量与党的建设质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具有重要启迪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共产党员;初心;使命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9)07-0010-0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这个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红色基因和政治灵魂,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党员是一个政党最基本的构成细胞,共产党员的品格和追求可以生动反映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邓小平同志1952年8月担任政务院副总理,1954年4月起担任党中央秘书长,“责任相当于总书记”[2],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对共产党员的合格标准、基本内涵与使命任务有许多精辟的论述,饱含着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最深沉而真挚的初心和使命。回顾邓小平在早期对共产党员“含义与任务”的重要论述,重温他对共产党员标准提出的要求,对于提高新时代党员质量与党的建设质量及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具有重要启迪和指导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党员“含义和任务”的基本内涵

关于共产党员的合格标准,一直是受到邓小平十分重视并长期思考的问题,他多次指出“党领导的好不好,中央的路线政策执行得如何,要看共产党员合不合标准”[3]102。尽管每一历史时期党面临的历史任务会有不同,但是邓小平对共产党员应具有的“含义与任务”的阐述,历久弥新,是每一名新时代共产党员修身律己、砥砺前进的宝贵精神养分和思想指针。

(一)“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

1956年11月17日,邓小平在会见国际青年代表团时,来访者提问道,“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是什么?谁来决定国际古典的共产主义的原则中哪些是适合于中国的?”邓小平回答道,“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3]257他还指出,“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服务;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3]217邓小平用朴实的语言向外宾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员的深刻内涵,从“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这样一个侧面简明扼要地阐明了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内涵。早在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第一个“完备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有论述,“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4]411马克思主义政党除了无产阶级的利益之外,“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4]413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使命就是经过自己的革命实践和不懈奋斗,创造一个代替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新社会,也就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4]422为大多数谋福利就成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最根本的价值追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深层的政党基因,为最大多数群众的利益而奋斗的价值导向从一开始就融入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党基因之中,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人一脉相承地延续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这一价值追求,将其概括上升为自己的政党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共产党人的本”[5]。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明确宣示归结为党的初心和使命,并进一步要求“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1]21, 使得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基因得到极大彰显。邓小平所讲的“全心全意为人民,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这一提法是一名合格共产党员应到达的基本要求,习近平对党的“初心和使命”的论述与此具有高度的思想契合性,闪烁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思想光芒和使命担当。

(二)“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

诞生在近代民族危难之际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勇敢地肩负起了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1]13,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远大理想、肩负伟大使命的使命型政党,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使命追求。对于邓小平来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振兴,是他毕生的夙愿和追求,1990年4月7日,他在会见泰国客人时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6]为人民的利益福祉不懈追寻、为民族的前途命运孜孜奋斗而是党的一切執政活动的工作重心点与根本落脚点,正如毛泽东所讲,“共产党是为人民,为民族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7]“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重要内在意蕴,这份初心和使命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指向标和动力源,风雨兼程近百年,矢志不渝,初心不改,使命在肩,这是贯穿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始终的精神追求和鲜明特质,自建党之初就深深贯穿于党的全部理论与实践之中,深深植根于党的精神血脉和文化基因之中。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无论遇到多大的风险和考验,中国共产党人都始终牢记带领全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这份初心和使命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了民族复兴大业前赴后继、披荆斩棘,指引着我们党为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福祉而不懈奋斗,朝着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不懈奋斗。

(三)“要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共产主义的幸福生活”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追求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逻辑延伸,而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路径。因此,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牢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重要内涵之一。

邓小平在会见国际青年代表团时讲到,“‘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中国在过去革命没有完成的时候,首先要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民主革命完成以后,现在要建设社会主义,将来再由社会主义发展到共产主义。这样就能把中国人民引导到完全脱离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建设共产主义的幸福生活。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和任务。”[3]257邓小平在这里用较为详细的语言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含义和任务”,要使全国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就必须通过革命途径改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消除阶级剥削和压迫,实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建立以公有制为经济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即“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8]133。而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奋斗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接续奋斗,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坚持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相统一的原则。1921年7月,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指出,“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8]1,1922年7月,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进一步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即党的最低纲领,指出,“我们无产阶级有我们自己阶级的利益,民主主义革命成功了,无产阶级不过得着一些自由与权利,还是不能完全解放。”[8]132因为“搞社会主义也要想到共产主义。而社会本身又分为几个阶段,要一个革命接一个革命,不断地前进”[9]57,这就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用以对抗和改造资产阶级,通过不懈努力渐次达到一个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要求全党“牢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美好未来和最高理想前进”[10],体现出了党的“初心和使命”长远性与阶段性的辩证统一。

     二、中国共产党党员“含义和任务”的根本缘由

中国共产党党员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含义与任务”,是由无产阶级政党自身的本质属性、历史使命和现实任务所决定的,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缘由、历史依据和现实动因,深入挖掘和分析这些缘由,有助于广大共产党员增进对“初心和使命”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切实提高共产党员践行“初心和使命”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

(一)理论缘由: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先锋队政党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党是先锋队的命题,并在理论与实践等方面作了全面论述,他们认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4]413,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应该是广大群众的先进部队和领导者,党只能由觉悟了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组成,最早形成了无产阶级政党先锋队理论。列宁在与孟什维克派代表人物马尔托夫的斗争中捍卫了无产阶级政党先锋队理论,1919年10月11日,他在《工人国家和征收党员周》一文中指出,“入党的将都是一些真正拥护共产主义的人,真正忠于工人国家的人,正直的劳动者,在资本主义下受过压迫的群众的真正代表。”[11]223无产阶级因其彻底的革命性而成为党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坚实基础,无产阶级因其先进性而成为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基础。列宁认为,“党是阶级的先锋部队,是阶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整个运动及其根本和主要目的的代表。”[11]337并不是所有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都有资格成为党员,“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11]222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无产阶级先锋队政党的基本原理,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话语表达与思想成果,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模范。”[12]邓小平指出,“一个共产党员,第一,他是普通人,第二,他是普通人中的先进分子。”[3]258因此,邓小平认为,“共产党——这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中先进分子的集合体,它对于人民群众的伟大的领导作用,是不容置疑的。”[3]218刘少奇也曾指出,“我们共产党员,是近代历史上最先进的革命者,是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现代担当者和推动者。”[13]《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14]无产阶级政党先锋队理论为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提供了丰富思想资源和理论缘由,也为中国共产党这一“含义与任务”提供了坚实理论支撑。

(二)历史依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与历史功绩

具有这样的“含义与任务”是近代中国历史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客观要求使然,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它始终贯穿于党领导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之中,并被党完成不同历史时期历史任务的实践所证实。1956年9月16日,邓小平在党的八大上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他将资产阶级政党与无产阶级政党相比较,认为与资产阶级政党不同,无产阶级政党“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3]218。他认为,“共产党——这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中先进分子的集合体,它对于人民群众的伟大的领导作用,是不容怀疑的。但是,它之所以成为先进部队,它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正因为,而且仅仅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3]218

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伟大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继续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历史飞跃;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团结带领全体人民接续奋斗,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使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正如邓小平所言,“我们的党史证明,只要我们不脱离群众,和群众始终保持着紧密地联系,我们就会无往而不胜。”[15]273可以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党坚持初心、实现使命的历史,也是一部与违背党的初心、丧失使命的思想和倾向作斗争的历史,亦是为践行这一“含义与任务”而不懈奋斗的历史。

(三)现实动因:中国共产党面临的现实任务和现实挑战

共产党员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含义和任务”,同时是由我们党面临的现实问题与存在的现实挑战决定的,具有深刻的现实动因。习近平深刻指出,“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16]“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我们党经过近百年的艰苦奋斗,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出了彪炳史册的光辉业绩,但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一些党员存在着初心不再、使命丧失等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脱离群众的思想倾向、理想信念的动摇滑坡等等,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贪图享乐的欲望使一些共产党员的初心受到侵蚀和蒙蔽,使命担当不再坚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肩负着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的历史使命,更需要全党抖擞精神、矢志奋斗,坚守初心、牢记使命,重新整装再出发,正如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的,“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17]345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邓小平同志对共产党员“含义和任务”的重要论述,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重新点亮共产党人的初心,更加坚定的担当起新时代共产党人肩负的使命,方可“永远保持建党时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17]345。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员“含义和任务”的践行路径

邓小平将具备前述“含义和任务”视为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标准,他指出,“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有一千一百万党员,还不是全部或大多数都已达到这样的标准。”[3]257-258而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不是一劳永逸,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如何才能使共产党员切实践行这样的“含义与任务”呢?邓小平说,“党的任务是要一步一步的提高党员的觉悟,使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3]258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而顺利完成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一)“马列主义要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重视思想理论学习”

这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理论优势。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解和认同基础之上的。党要带领人民完成特定历史时期的使命任务就不能缺少科学理论的指引,而科学理论一定要与本国具体实际与特定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正如邓小平在会见国际青年代表团时所讲,“一个国家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不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如何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这是一个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3]258他认为,在过去“就是因为有些同志不重视学习,陷于事务主义的泥坑,不能经常吸收新的营养”[3]160,使党内不少同志犯“左”的和右的各种错误,党的各项工作一段时期以来呈现出很大的盲目性,使党的革命事业蒙受不同程度的损失。1951年7月1日,邓小平在《新華日报》发表《紧密地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一文,分析了当时党内存在的不少“重大的弱点”,指出,“克服这些弱点,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学习,提高党员的水平,纯洁党的组织,这是我们党中央一贯的指示。”[15]276

在党的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邓小平强调,“党的各级组织的任务,就是要认真地加强对于广大的新党员的教育,切实的组织和指导他们进行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对于毛泽东同志的著作的学习,对于党的历史和党的政策的学习,并且加强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教育,以提高他们的觉悟程度,使他们在思想上也具备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共产党员的条件。”[3]247进入新时代,更要加强全党关于初心和使命的学习教育,通过思想理论学习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牢记初心、明确使命,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行动指南,要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深刻领会新思想蕴含的坚定理想信仰、真挚为民情怀、强烈担当精神和科学方法论意义,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党坚守初心、践行使命提供科学理论指引、打牢思想理论基础。

(二)“对党忠诚老实,不隐瞒和歪曲事实真相”

这是历久弥新的政治本色。对党忠诚老实、自觉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作为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重要条件,也是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政治原则。1955年3月12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邓小平指出,“共产党员应当坚持真理,不坚持真理,阿谀奉承,算什么共产党员。”[18]1950年6月,他在中共重庆第二次代表会议上强调,“当一个共产党员,就要自觉服从党的路线和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好工作,并经常准备吃亏和遇到麻烦,工作做坏了,还要受批评,而且终生都应该如此。”[1]156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邓小平强调,“党员必须对党忠诚老实,不隐瞒和歪曲事实真相”[1]244,并称“这对于党的生活有重大的原则意义”[1]244。这些重要论述对于加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永葆共产党员政治本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讲政治,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的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19]将讲政治提高到关乎党的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注重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优良传统,极大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当前,党要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始终把握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善于驾驭政治局面,有效防范政治风险,营造积极健康的政治环境,维护党的执政安全,做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永远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与革命精神。

(三)“实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注意和研究犯错误的原因,及时改正”

这是自我革新的有力武器。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探索得出的宝贵经验、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使共产党员“初心和使命”得以保鲜和维持的有益方式。邓小平指出,“每一个党员有义务实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揭露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并且努力加以克服和纠正;有义务向党的领导机关直到党的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3]244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要时刻“注意和研究犯错误的原因,及时改正”[3]260,以免由小错酿成大错,而作为党的各级组织,“如果党员不遵守的党员应尽的义务,党的组织必须迅速的给予批评和教育。”[3]244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就是自我革新和自我进化的过程,也是党的初心和使命得以回归和维护的过程。邓小平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党的组织,运用过去整党工作的经验,采取群众性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每隔一定时期,对全体党员进行一次工作作风的整顿,特别着重检查群众路线的执行情况。”[3]244“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很多党员干部从犯小错到犯大错以至走向犯罪的深渊,就是因为在初次犯错时没有得到应有的、及时的批评教育,从這个意义上说,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是教育党员、挽救党员、爱护党员的有效手段,“当党员初次违背自己的义务的时候,及时的给予批评和教育,常常可以帮助他们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或者不使小错发展为大错。”[3]244新形势下,应继续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让正常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政治空气的清洁剂和保鲜剂,以批评与自我批评实现自我革新和党内团结,在全党营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良好政治文化与政治氛围。

(四)“必须经过一定的组织对任何一个党员(哪怕是最负责的党员)的工作实行严格的有系统的监督”[20]236

这是自我管理的重要保障。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有严格组织纪律性的政党,“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是作为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邓小平要求,“党员一定要过支部生活,过小组生活,在这里面检查工作,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学习。”[1]314诚恳自愿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基本义务,能否正确对待、自觉接受也是衡量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尺度。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只有在党组织严格的监督之下,共产党员保持初心、坚守使命才有了坚实保障。邓小平认为,“没有由上而下的和由下而上的监督,一个好的党员也可能犯严重的错误以至变坏。”[20]78因此,党员干部要“诚诚恳恳地把自己的工作摆在党组织的监督之下,而不是相反的把自己摆在党组织之上,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必须遵守的原则。”[20]78邓小平认为,监督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党的监督,第二,是群众的监督,第三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3]270-271因此,“我们需要实行党的内部的监督,也需要来自人民群众和党外人士对我们党的组织和党员的监督。”[3]214要将党内监督、国家监察与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健全监督体系,在监督实效性上多下功夫,汇聚多方监督合力,增强党内监督工作的系统性、原则性和有效性。

(五)“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的传统”

这是事业发展的坚实根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到,“党的思想上和组织上更进一步地布尔什维克化,党与群众永远保持着最密切的联系,是中国人民事业胜利的保证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革命生命的源泉。”[15]276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是共产党员保持“初心和使命”的坚实根基和天然优势,不仅为共产党员践行“初心和使命”提供了动力源泉和依靠力量,而且为共产党员“初心和使命”提供了衡量标准,正如邓小平所讲,要“懂得把群众的反映当作衡量党的政策和工作方法是否正确的一面镜子,并据以改正自己的错误,洗刷自己身上的官僚主义灰尘,改进工作方法”[15]273。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邓小平说,“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而不能脱离群众,不能站在群众之上;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3]217他要求,“无论革命、建设,都要贯彻群众路线。这样,取得胜利要快得多,成绩要好得多。”[21]邓小平强调,“群众路线要永远坚持下去。”[9]200

因此,新时代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要着眼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自觉拜人民为师,接受人民监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全部工作的依据和根本标准,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在谋划发展、制定政策、推动改革的各个方面都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负人民重托,勇担历史使命,永远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民族复兴的光辉彼岸。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 1.

[2]邓小平传(1904—1974)(下)[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 995.

[3]邓小平文选(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4 ∶ 10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12 ∶ 411.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 62.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 ∶ 357.

[7]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 ∶ 809.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G].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 133.

[9]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九)(下卷)[M].人民出版社,2014.

[10]铭记党的奋斗历程时刻不忘初心 担当党的崇高使命矢志永远奋斗[N].人民日报,2017-11-01(01).

[11]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人民出版社,2009 ∶ 223.

[12]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 ∶ 522.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6册)[G].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 467.

[14]中国共产党章程[Z].人民出版社,2017 ∶ 26.

[15]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九)(上卷)[M].人民出版社,2014.

[16]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 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8-01-06(01).

[17]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18]吴冷西.十年内战(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 19.

[19]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和主抓手 推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N].人民日报,2017-02-14(01).

[20]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中卷)[M].人民出版社,2014.

[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下)[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 227.

【责任编辑:宇 辉】

猜你喜欢
使命邓小平共产党员
作答
——献给优秀共产党员
共产党员,上
共产党员,上
“因为我是共产党员”
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民俗美
红色读物
邓小平总书记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