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思维的培养

2019-08-30 09:49康义平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33期
关键词:阅读思维高中阶段培养措施

康义平

【摘要】提高高中阶段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离不开高中阶段学生语文阅读思维的培养,为了能够培养高中阶段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思维,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详细分析了高中语文阅读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阶段 语文 阅读思维 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3-0094-01

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与方法,在帮助学生掌握丰富语文知识的同时,增强其思维品质,这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的重点与难点,阅读思维品质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的同时,增强其语文审美能力与应用能力。阅读思维能力是高中阶段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形成和提升的关键。随着语文学习内容的加深,高中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中的语文阅读思维会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同时高中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以及学生们的想象思维都能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和深入,高中阶段学生阅读思维的培养成也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下面我们详细分析一下高中语文阅读思维的培养。

一、引导高中阶段学生质疑阅读

在开展高中阶段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高中阶段的学生质疑自己所阅读的内容,这有利于培养高中阶段学生更好的发现阅读中的问题,并对所发现的问题加以解决。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学习提出自己的疑问,老师可以将学生们提出的疑问进行归类,然后由老师和学生们共同讨论,以此来实现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学生们所提出的不同阅读疑问,老师可以采取不同的点播方式,而对部分疑问老师只需要点到为止,而针对有些疑问的需要为学生们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思路,还需要对部分疑问进行拓展延伸,培养高中阶段学生良好的阅读思维[1]。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的话语拥有绝对的权威性,导致学生的思想观点得不到表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较少,限制了学生阅读思维素养的培养。学生质疑阅读,不仅能够增强其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也能够激发其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参与到课堂讨论当中,营造热烈、和谐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氛围。例如:在对《孔雀东南飞》这篇文章进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们在自行阅读此篇文章的基础上,根据此篇文章内容,对其进行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们对这篇文章进行二次创作,比如有的同学将此篇文章的结局设置为刘兰芝与焦中卿双宿双飞的结局。通过这样的阅读拓展,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了解阅读内容,同时深入理解阅读内容的主题思想,让学生们在阅读中敢于突破常规,有利于提升高中阶段学生的阅读体验,切实提高高中阶段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新思维,使高中阶段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培养。在质疑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激发,实现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增强其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在学生眼中,教师不再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而是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与自己探讨问题,这也是消除学生恐惧心里、增强其阅读思维的关键途径。

二、理清阅读文章脉络

一篇优秀的阅读作品,凝聚了作者大量的创作思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理清阅读文章的整体脉络,来详细了解文章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而更好的理解阅读文章的整体内容和主题思想。要想切实理清作者的创作意图,需要切实分析出文章作者的思路,这也是高中阶段学生在阅读学习中需要切实掌握的一条规律[2]。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文章脉络进行自主探究,以此增强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优秀文章的脉络不止一条,而且不同脉络在文章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有所差异。在记叙文当中,故事情节与情感变化可能是两条不同的线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隐含线索进行自主把握,从不同角度对文章脉络进行梳理,以此增深对文章情感的理解与感悟。比如,要想有效的掌握好说明文文章的阅读学习,这就需要高中阶段学生在阅读学习,按照事物的特征来展开阅读文章的分析;而在学习议论文文章时,还需要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开展阅读学习活动,如《漫话清高》。因此,让高中阶段学生理清阅读文章脉络,能够帮助高中阶段学生切实掌握好文章的整体结构,从而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阅读思维能力。

三、锻炼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

培养高中阶段学生良好的阅读概括能力,是提升高中阶段学生阅读思维的基础,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很多阅读文章会具有较长的篇幅,同时文章中也蕴含着大量的阅读信息,学生只有在阅读的过程中将这些信息化繁为简,概括出这些阅读信息的总体概要,才能获得更有价值的阅读信息[3]。如果对阅读材料不能进行有效概括,那么就很难掌握此篇内容的学习。同时学生们也不能准确的概括出阅读文章的整体概要。因此老师在指导高中阶段学生开展阅读学习时,注重培养高中阶段学生良好的阅读概括能力,注重阅读文章中人物的刻画细节和写作技巧的运用,从而使学生们能够準确的概括出在阅读文章的整体大意,有效培养高中阶段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阅读概括能力的提升,也能够加快学生阅读的速度,使其在快速阅读当中找到文章的重点。在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教师可以布置写读后感的学习任务,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对文章概念、内在情感等进行总结与分析,是提升阅读概括能力的有效方法。如果说文章脉络的梳理是从微观角度培养学生阅读思维,那么概括能力的培养则是针对学生的宏观阅读思维,能够增强学生的大局意识与整体意识。

四、挖掘学生阅读思维的深刻性

“比较”是培养高中阶段的学生迁移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针对阅读文本的解决,要积极的鼓励高中阶段学生,让学生们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阅读作品。只有使此项内容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才能使学生们在阅读中不再局限于文章表面,深入理解阅读作品的写作目的。当时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以点带面”的阅读教学方法,运用学生们已经学过的一个阅读材料,来辐射到更多阅读材料的学习,从而让高中阶段的学生彻底掌握这一类阅读文章,提高高中阶段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在阅读过程中的归纳总结能力,从而培养高中阶段学生良好的阅读思维[4]。例如:在对《雨霖铃》这篇文章进行学习时,待学生对于文章中“离愁别绪”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后,此时老师可以充分发掘学生阅读思维的深刻性,辐射另外文章中以“离愁别绪”作为写作意境的诗词。通过知识的延伸与迁移,学生能够体会到不同文章之间的相似之处与差异之处,从而在对比与分析当中深刻理解文章内在情感,防止学生在阅读时只停留于表面,提升其思想深度。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阅读思维的培养是高中阶段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培养高中阶段学生良好的阅读思维,还能为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邵永.高中语文阅读思维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43.

[2]夏红梅.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3]张美群.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16(12):41.

[4]蒋勇.高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创新阅读思维能力[N].贵州民族报,2013-09-18(B02).

猜你喜欢
阅读思维高中阶段培养措施
课堂若无经典,语文何以立人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采取“三级训练”发展学生阅读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