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9-08-31 14:14金星征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3期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

金星征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6月-2018年6月收治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30例,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术中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类型,其发生主要与胆囊管梗阻、化学因素以及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会出现右上腹阵发性绞痛症状,并且伴有明显的腹肌强直以及触痛现象,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多数患者合并有胆囊结石,又称为结石性胆囊炎,少数未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可将其称为非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对患者身心健康均有严重影响,不利于其正常生活以及工作顺利进行,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来提高牛活质量,改善预后[1]。本次研究对急性化脓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3年6月-2018年6月收治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宁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观察组男8例,女7例,年龄25~74岁,平均(49.5±8.5)岁,发病时间0.5~7.1 d,平均(3.8±0.2)d。对照组男9例,女6例,年龄26~75岁,平均f50.5±8.5)岁,发病时间0.8~7.5d,平均(4.15±0.35)d。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均在研究标准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均经B超以及CT诊断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②均具有发热以及上腹疼痛等临床症状;③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排除标准:①腹腔鏡手术禁忌证者;②不参与本次研究者;③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方法:①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让患者取仰卧位,对其进行硬膜外阻滞麻醉,之后在其右上腹部进行切口,以腹肌直切方式逐层分离皮肤以及皮下组织,进入腹腔之后将胆囊四周粘连进行分离,充分暴露出整个胆囊,并在胆囊基底将胆囊全层完全切开,然后通过此切口吸取胆囊内容物,之后采用探针进行引导,分离胆囊管,在距胆总管0.4cm处将胆囊管切除,同时完全切除肝脏组织0.5cm的胆囊壁全层组织,之后结扎并缝合,于胆囊窝放置引流管,36h后将其拔除。②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取平卧位,对其进行气管插管全麻,之后建立人工气腹,然后置入腹腔镜,通过腹腔镜观察腹腔内的具体情况,了解病灶部位、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之后使用电剪及电凝钩完全分离胆囊附近的粘连组织,充分暴露出胆囊三角区与病变的胆囊,使用钛夹将胆囊动脉与胆囊管完全钳闭,随后快速切除胆囊,对胆囊床区进行止血和包扎,使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冲洗,将引流管放置于肝下,并于36h之后将其拔除,协助患者下床适当走动[2]。

疗效观察指标: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牛率进行分析。 统计学力‘法:采用SPSS 17.0软件,以(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

相关指标: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相对于对照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牛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属于急腹症,主要南于细菌侵袭感染以及机体胆囊管堵塞所导致。患者右上腹剧烈疼痛,对其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影响,若治疗不及时或未给予有效治疗会引起病情恶化,出现胆囊黏膜出血及水肿等情况,会加重患者病情,进而诱发严重的并发症,如内瘘、胆汁性腹膜炎、胆囊周围脓肿及胆囊穿孔等,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治疗来保障患者牛命安全。

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创伤较大,且手术切口较大,所需要手术时间较长,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概率较高,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出现则很好地弥补了传统开腹手术存在的不足,通过建立人工气腹与置入腹腔镜,可保证手术视野的清晰,腹腔镜可观察到病灶部位情况,有助于扩大手术术野范围,充分暴露出胆囊三角区与病变胆囊,并且在广泛的视野下可将胆囊完全进行分离、切割及解剖,并且能够较好分离粘连,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还可最大程度缩短手术时间,保障手术安全性。另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属于微创于术,手术切口相对较小,有助于患者术后尽快恢复,并且手术过程中主要使用电剪以及电凝钩等纤细器械,可有效减轻对患者胆囊周围组织及胆囊的干扰,同时还可降低粘连,并且该种手术方式麻醉药用量较小,所需时间较短,可有效减轻麻醉药对患者胃肠道蠕动的影响,进而有效避免患者出现腹腔积液感染。研究中腹腔镜手术所用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切口长度较小,表明胆囊炎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手术用时,且切口较小,有助手术后康复,并且患者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短,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之后出现并发症13.33%,这与尚春利的研究结果一致[3]。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牛率。

参考文献

[1] 于军.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8):88-89.

[2] 蔡勇,张建淮,杨晨晨,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评价[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6,31(4):586-588.

[3] 尚春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4):63-64

猜你喜欢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
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在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