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及优越性分析

2019-08-31 14:14王俊闵自珍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3期
关键词:产后出血治疗效果并发症

王俊 闵自珍

摘要 目的:分析子宫压迫缝合术对于产后出血患者的实际效果和优越性。方法: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产后出血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止血方法进行止血,试验组患者应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为产后出血患者应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产后出血;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效果;并发症

产后出血是指产妇生产24h内出血量高于500mL的病症,多数产后出血均在产后2h内发生,对产妇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1]。在产科临床治疗过程中,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产后出血的发病率为2%~3%。在女性生产过程中,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裂伤、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等均是可能引发产后出血的问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运用子宫压迫缝合、宫腔纱布填塞、子宫动脉栓塞、子宫血管结扎以及宫缩剂等方法进行处理。为患者采取有效、及时、科学的止血方法,能够从根本上避免产妇损伤,进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2]。为了明确子宫压迫缝合术对于产后出血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本研究选择85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产后出血患者85例,均对本研究目的、方法、意义知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运用随机分组方法将85例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43例,年龄24~42岁,平均(33.02±8.41)岁,孕周36~43周,平均(37.83±6.52)周;试验组42例,年龄25~42岁,平均(34.13±8.98)岁,孕周37~43周,平均(37.99±6.94)周。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孕周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法: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止血方法进行止血,包括常规应用止血药和注射缩宫素,对子宫进行按摩,必要时开展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试验组应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下推患者膀胱腹膜,促使腹膜反折,使患者子宫下段获得充分暴露,在患者右侧子宫下缘2~3cm、患者子宫内侧3cm处作为手术的进针点,将患者官腔至距切口上缘2-3cm处、患者子宫内侧4cm处作为此次于术的出针点,为患者开展对应缝合。在缝合过程中,注意将缝线在患者子宫底部垂直绕向患者子宫后壁,保证进针部位和前壁相互对应。适当加压子宫体,而后将两根缝线收紧,确认是否有活动性出血,然后进行打结,而后对子宫切口进行常规关闭。将其放回到腹腔内进行观察,10min后确认患者阴道没有出血、子宫下段没有渗血、子宫颜色正常、活力正常后关闭腹腔,进行对位缝合。

疗效判定标准:①有效:患者治疗后出血完全停止,或者患者出血量≤50mL/h,患者牛命体征正常,牛理指标正常,子宫收缩趋于正常,患者尿量> 30mL/h;②无效:患者治疗后出血量仍然>50mL/h,患者牛命体征没有恢复甚至出现恶化,患者子宫没有恢复有效收缩,患者尿量≤30mL/h[3]。对两组患者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

统计学方法:常规组和试验组患者的所有数据资料均运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利用x2检验,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进行表示,计量资料通过(x±s)进行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常规组患者治疗有效34例,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40例。常规组患者和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9.07%以及95.24%,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常规组发生并发症10例,并发症发牛率23.26%,试验组发生2例(4.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引起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是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患者具有很高的牛命危险,同时,产后出血患者需要面对由产后出血所导致的长期并发症或短期并发症影响,子宫摘除后并发症、席汉综合征等均是常见的产后出血并发症[4]。患者在发生产后出血以后,为患者开展有效、及时的救治和治疗能够对于患者生命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并且手术处理方法对于出血处理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凝血功能障碍、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子宫收缩乏力等均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5]。在传统临床治疗过程中往往会为产后出血患者采取传统治疗方法,虽然传统治疗方法能够获得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但仍然无法让患者感到满意。通过将子宫压迫缝合术应用到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治疗后发现,应用子宫压迫缝合术的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应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常规组患者,并且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76%,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本研究结果提示,子宫压迫缝合术对于产后出血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并且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发生并发症。

运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原理在于通过运用压迫、捆绑等方式,促使产妇子宫壁弓状血管被挤压,进而减慢或者减少患者血流速度和血流量,促使局部形成血栓,进而实现止血这一目标[8]。与此同时,因为患者子宫肌层缺血,对子宫产牛刺激能够促使子宫收缩,对患者子宫内部毛细血管窦进行进一步压迫,促使血管窦关闭止血。近些年来,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主要被广泛应用于粘连、胎盘植入、宫缩乏力、前置胎盘等原因所导致的产后出血临床治疗过程中。与传统气囊填压、局部缝合填塞、促宫缩剂、按摩子宫等治疗方法相比较,子宫压迫缝合术具有更为科学的应用机制以及更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7]。除此之外,在临床中运用子宫压迫缝合术必须要科学掌握手术时机和手术适应证,并且在操作过程中小心和谨慎,掌握打结力度。若缝线过紧,则会对局部微循环血管产生压迫,影响患者子宫的正常供血,将延长愈合时间。若缝线绷得过松,则会导致患者的伤口无法恢复和愈合良好,导致手术失败,同时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影响[8]。本研究中常规治疗方法和子宫压迫缝合术這两种方法均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以及相对无效患者,临床医生应结合患者的意愿和实际病情,给予患者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与此同时,对患者实施止血处置,从根本上保证患者安全。

猜你喜欢
产后出血治疗效果并发症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