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造口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9-09-06 00:32王培静田甜张坤秀
智慧健康 2019年22期
关键词:病耻感家庭治疗病耻

王培静,田甜,张坤秀

(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德阳 618000)

0 引言

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且有日益年轻化的趋势[1-2]。目前,对于肠癌患者的治疗多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和放疗的方式进行[3]。但是,肿瘤患者由于患病后身体素质下降,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独立经济能力,加之医疗费用的沉重负担,患者多具有病耻感[4]。有调查显示,超过70%的肿瘤患者具有病耻感,使得患者性格孤僻、害怕社交和与家人交流,也对家庭有愧疚感,感觉自己是家庭的拖累与负担[5]。外科手术之后,患者腹壁会留置临时性造口或者永久性造口,使得患者排便方式改变,身体形象也会受到影响,这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病耻感的发生几率。有研究显示,罗伊适应模式、5E 康复模式、正念疗法等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病耻感,具有积极作用[3,6-8];而且,病耻感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9-11]。但上述研究大多属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调查结果,尚鲜见对西部经济欠发达区域的调查结果。因此,本研究在大量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院研究现状,对肠癌造口患者开展病耻感的横断面调查,旨在了解肠癌造口患者病耻感现状,并对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为此类患者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74 例肠癌造口住院患者,本次研究对象中:42 名男性,32 名女性;年龄为(47.20±14.83)岁,年龄范围为34-58 岁。纳入标准:①肠癌术后且进行了造口的患者;②属于原发性肿瘤而并非转移性肠癌的患者;③未合并其他系统的严重疾病者;④患者及其监护人同意参与本研究者。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疾病或者认知功能障碍者;②病情不稳定,随时有生命危险者;③已进入临终关怀阶段的患者。

1.2 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两名胃肠专科工作经历>10 年且具有中级职称的专科护士作为本研究调查员,由笔者运用统一的培训资料对两名调查员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后,有两名调查员运用统一的指导语对患者进行告知,取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避开治疗和患者休息的时间,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本调查共对75 例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1 名患者填写至一半因精力不足,宣布退出研究。故本研究有效问卷74 份。

1.3 评价指标

运用社会影响量表和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现状评估,一半资料调查表包含性别、年龄、学历、家庭平均月收入等患者基本资料;社会影响量表用于患者病耻感调查,量表得分越高,说明病耻感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对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时,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t 检验,三组及以上采用F 分析,结果P<0.05 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学历和月平均手术的患者病耻感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基本资料的肠癌患者病耻感得分(n=74)

3 讨论

肠癌造口患者属于一类特殊人群,患者携带造口生活,排便形态的改变以及身体形象的改变,加之对家庭的压力,患者心理健康多有不同程度的受损。本研究了解了肠癌患者永久性造口和临时性造口患者病耻感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今后可针对不同人群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工作。研究员可根据既往文献好报道和患者情况开展相关干预措施。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同伴教育、家庭治疗、正念疗法和接纳承诺疗法等,以上方法均在多个种类的肿瘤患者和慢性病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同伴教育主要是让同个病种的患者通过相互学习和相互鼓励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指导和树立积极的应对方式,同时,通过与病人的交流与相处,也可以让患者能够重新认识疾病和人生,从而改变人生态度,提高依从性,改善预后,同伴教育是较常用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耻感。家庭治疗、正念疗法和接纳承诺疗法都属于心理学干预的范畴,但近年来身心疾病概念的提出,让临床工作者不仅仅关注疾病本身,也开始关注患者的心理疾病。家庭治疗主张家庭全体成员的积极参与,在家庭治疗的过程中共同学习和各司其职,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治疗师在对患者进行家庭治疗也就是对患者以及整个家庭进行治疗,这种敢于主要用于家庭支持不良的患者,耗时相对较长,费用高昂,因此,在肿瘤患者中应用较少。正念疗法和接纳承诺疗法主要主张让患者关注眼前,关注自己本身,活在当下,减少对未来不确定性较大的事情的思考,从而使患者保持心理健康状态,二者均是目前心理干预的热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多项心理疾病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的治疗,而且效果良好,同时,相对而言耗时耗力较少,操作步骤相对简单,但是让患者每日坚持,却比较困难。肠癌造口病耻感使得患者生活受到影响较大,但病耻感受多个因素影响,期待在今后的研究中,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应用心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

猜你喜欢
病耻感家庭治疗病耻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素养与病耻感的相关性分析
糖尿病病耻感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老年病患者应摆脱病耻感
心境障碍患者病耻感与自尊水平的相关性探讨
强制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病耻感及相关因素研究
青少年学习障碍的家庭治疗
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治疗方案执行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不停歇的家庭三人舞
高中生抑郁症病耻感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