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心理护理对ICU 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2019-09-06 00:32苏妮姜闻文
智慧健康 2019年22期
关键词:汉密尔顿重症病情

苏妮,姜闻文

(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0 引言

ICU(重症监护室)重症患者的病情程度较高,其病情的变化较快,因此对临床护理的要求极高,使得ICU 护理人员的工作繁重,导致对ICU 重症患者的生理以及病理变化有着较多的重视度,从而忽视了重症患者的心理状况[1-3]。本次研究给予ICU 重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分析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 取 我 院ICU 于2018 年10 月 至2018 年12 月收治的60 例重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签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 例。观察组男18 例,女12 例,年龄均为80 岁以上;对照组患者男16 例,女14 例,年龄均为80 岁以上。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ICU 护理干预措施,保持重症监护室内的温度以及湿度,使其处于舒适的程度,定时清理室内卫生以及消毒,监测其生命体征和病情程度,谨遵医嘱给予患者用药、吸痰、吸氧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待患者入院后主动向其及家属讲解工作内容以及治疗的方法,向其介绍同类病症治疗成功的例子,满足患者需求,向其介绍重症监护室环境,增强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在护理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若有负面情绪出现,则立即给予其疏导及安抚工作,引导其合理的对不良情绪进行排解,平时可使用听音乐、读书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放松心情[4]。在日常生活中,护理人员应主动与其沟通,因患者处于ICU 的环境下,同时对自身病情的恐惧感,使得患者易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心理应激反应,而护理人员主动与其沟通,帮助其解决困惑以及问题,一定程度上的增强了患者对治疗的信心[5]。

1.3 观察标准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情况,分别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其中分为重度、中度、轻度以及无四个维度,汉密尔顿焦虑量表:<5 分为无,6~15 分为轻,16~20分为中,>20 分为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0 分为无,10~20 分为轻,20~30 分为中,>30 分为重[6]。

1.4 统计学方式

使用SPSS 19.0 软件统计分析,采用t 检验和χ2检验,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焦虑以及抑郁评分

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分)

表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分)

images/BZ_132_270_1686_1276_1792.png观察组 30 22.18±1.60 7.22±1.62 24.72±2.09 8.86±1.2对照组 30 22.30±1.43 15.52±2.10 24.80±1.83 16.83±2.58 t 0.306 17.141 0.158 15.342 P 0.761 0.000 0.875 0.000

2.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ICU 重症患者的病情都较为严重,病情发展快速,对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极易使患者产生不良情绪,影响患者治疗效果[7-8]。而本次研究对象均为老年人群,其对疾病的认知以及理解能力有限,更易产生不良心理,极大地提高了负面情绪发生率;并且多数老年患者对ICU 有着较为敏感的意识,觉得住进ICU 就代表着死亡,从而增强了患者的抵触情绪,严重影响着对疾病的治疗进程,患者依从性大大降低[9-10]。本次研究中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焦虑以及抑郁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果表明,对ICU 重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其负面心理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给予ICU 重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焦虑以及抑郁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汉密尔顿重症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为称呼上诉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
梦境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