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分析

2019-09-06 00:32张琳
智慧健康 2019年22期
关键词:栓塞人性化实验组

张琳

(六盘水市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贵州 六盘水 553001)

0 引言

颅内动脉瘤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动脉硬化、感染、颅脑闭合性或开放性损伤、先天动脉发育异常等因素相关[1]。该疾病致残率、致死率较高,若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血管内栓塞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最常见的临床手段,但由于患者对手术会产生较大的应激反应且术后会产生一定的并发症,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治疗的开展,并且预后效果不佳,故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90 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和行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干预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效果满意,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收治的9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 例。其中,对照组男19 例,女26 例;年龄41~74 岁,均数(55.26±3.44)岁;实验组男22 例,女23 例;年龄42~77 岁,均数(58.33±3.64)岁。纳入标准:(1)经CT 检查及血管造影检查符合颅内动脉瘤诊断标准;(2)家属及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患有其他严重脏器疾病者;(2)合并高血压、高血糖者;(3)认知功能障碍及精神异常者。两组患者基础资料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术前告知患者治疗方案及相关注意事项,做好手术准备工作,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给予饮食指导和用药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行围术期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术前护理:患者手术前一般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沟通,告知其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可向其讲解一些手术成功的案例,以重构患者心理平衡,缓解其负面情绪。同时,告知患者手术前及手术时相关注意事项,嘱咐患者积极配合,手术前一天可带领患者进入手术室熟悉手术环境,以消除其不适感。另外,调节好病房的温湿度,将温度保持在在25 ℃左右,湿度保持在55 %左右,以增加患者舒适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2)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要告知其术中配合事项,进一步安抚患者不良情绪。同时,密切关注患者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脉搏等各项生命指标变化情况,出现意外及时告知主刀医生及时做出针对性处理。(3)术后护理:待患者麻醉清醒后,疼痛是其常见的生理反应,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者进行按摩,并嘱咐患者肌肉放松。同时,要做好患者穿刺部位的护理,穿刺局部要制动24 h 并加压包扎12 h,出现异常要及时告知医生。此外,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言语障碍、肢体动作的恢复情况,注意有无偏瘫、失语等新发神经功能障碍,以防止脑血管痉挛的发生[3]。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对比表)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对比表)

images/BZ_142_270_306_2334_396.png实验组对照组45 45 TP 69.3±4.2 70.1±4.4 0.8823 0.3800 92.2±5.1 75.4±5.4 15.1727 0.0000 66.8±3.6 67.2±3.8 0.5126 0.6095 91.3±3.4 71.5±5.3 21.0936 0.0000 65.1±4.3 66.2±4.0 1.2565 0.2123 89.7±5.1 72.6±6.3 14.1521 0.0000 69.1±4.1 70.0±4.5 0.9917 0.3240 92.1±3.4 74.6±3.5 24.0583 0.0000

1.3 观察指标

采用QLQ-C30 生存质量量表对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机体健康状态、运动与生活行为、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每项以百分制计,评分越高生存质量越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得全部数据录入SPSS 21.0 中进行分析处理,设定P<0.05 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各项评分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有所提高,且实验组心理健康状态、机体健康状态、运动与生活行为、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要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比

经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发生穿刺部位感染1 例,构成比2.22%,发生下肢静脉血栓1 例,构成比2.22%,发生并发症共计2 例,构成比4.44%。实验组发生穿刺部位感染3 例,构成比6.67%,发生下肢静脉血栓2 例,构成比4.44%,发生脑积水1 例,构成比2.22%,发生肺部感染2 例,构成比4.44%,发生并发症共计8 例,构成比17.78%。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10,P=0.003)。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在临床上主要采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但由于患者受病情影响,再加上对手术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因此多数患者一般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导致患者免疫系统、植物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紊乱,很大程度上影响手术效果[4]。同时,术后患者情绪不稳定,且预后效果不佳,还会造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甚至导致动脉瘤再破裂,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给予颅内动脉瘤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有学者指出[5],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其预后具有极大的促进意义。人性化护理是当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护理模式,其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旨在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情感等全方面的护理干预[6-10]。本文通过对患者的术前护理,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患者不良情绪,从而使患者达到最佳的手术心态;通过术中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密切监护,保障了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通过术后护理,降低了患者疼痛感,防止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后心理健康状态、机体健康状态、运动与生活行为、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结果与上述一致。

综上所述,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故有必要加强该护理模式的推广应用,以切实发挥出改善患者病情,促进其康复的作用。

猜你喜欢
栓塞人性化实验组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