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数字经济第一城和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双引擎

2019-09-08 06:41陈畴镛
杭州 2019年29期
关键词:长三角杭州制造业

陈畴镛

杭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以贯彻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全面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主题,做出了重点实施十个方面项目的推进部署。其中“持续打造中国数字经济第一城”“不失时机地实施‘新制造业计划”,位列十大项目第一、二位。形成数字经济第一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双引擎”,是杭州贯彻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全面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应对复杂多变外部经济环境挑战的关键举措。

着力推进

数字经济第一城取得新成效

当前,以人工智能、5G为代表的数字科技进入加速发展和跨界融合的爆发期,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导力量。通过数字技术创新突破活动引致新产品新服务新应用不断涌现,是杭州数字经济带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途径。围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杭州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数字安防等产业集群已形成全球影响力。今年上半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1756亿元,增长15.5%,占GDP的25.3%。其中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5%,快于规上工业8.6个百分点,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要以数字长三角、5G+、城市大脑等引领性数字化项目为抓手,强化创新驱动,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新标杆。

以数字长三角为载体壮大新兴数字产业。数字经济是杭州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优势所在,在今年5月召开的首届长三角一体化创新成果展上,浙江104项科技成果中,之江实验室的类脑计算芯片等数字经济项目占比达到59.3%,其中大部分产生在杭州,体现了杭州数字经济相关产业的科研实力和发展水平。要进一步打造并强化之江实验室、浙江大学、阿里达摩院“一体两核”的数字创新平台作用,做大做强集成电路、高端软件、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产业,积极参与建设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联盟,争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既要主动承接上海创新资源的辐射效应,又要强化杭州都市区基本盘,深化与衢州、黄山的合作交流,推动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在长三角布局,共拓数字经济发展新空间。

推动形成5G商用和产业发展新蓝海。5G是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内容,是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激发新型消费、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当前我国和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经济体)均在抢跑5G建网和商用。杭州在组织推动、技术创新、网络部署、装备开发、场景应用等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要加快推进5G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打造国家、省、市三级5G制造业创新中心体系,深度参与长三角5G创新发展联盟,保持5G技术领先地位。协同推进长三角5G产业合作,围绕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拓展一批5G应用场景,带动5G+新兴产业发展,努力把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抢占数字经济迭代发展新的制高点。

以城市大脑引领推动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城市大脑”是支撑经济、社会、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开放式智能运营平台。杭州率先启动的城市大脑,已经从“治堵”走向“治城”,从原先的城市交通向消防、综治、安监、智慧能源等领域拓展到2.0系统,通过数据融通产生协同效应。要以示范试点带动城市大脑基础设施、数据平台与数字政府支撑体系一体化建设,逐步向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拓展,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的整体感知、全局分析和智能处置,有效促进城市运营效率提升和智能产业发展。

不失时机地实施“新制造业计划”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何为“新制造業”?马云在2016年云栖大会上提出了“新制造”的概念,并在2018年云栖大会上做了重点阐述,“新制造业”是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驱动的制造业,是“服务制造业”,是区别于“旧制造业”的新型制造业。目前还没有“新制造业”的明确定义,但肯定是相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的,是高端、智能、绿色、协调的新型制造业。在生产成本上升、融资困难、出口严峻等新形势下,更需要发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制造业,形成杭州制造业新的竞争优势。因此市委全会提出不失时机地实施“新制造业计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上半年,杭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仅增长3.9%,但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9.7%,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要瞄准价值链高端,大力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推进覆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全链条的生态体系建设,着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级,通过3~5年努力,全市制造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50%以上。要主动对接推进G60科创大走廊建设,形成“上海科研溢出+杭州智造落地”产业转化模式;协同推进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共同构建布局合理的绿色产业体系。

促进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通过实施机械、化纤、化工、橡胶、纺织、服装等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行动计划,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推进“低散乱”企业整治和小微园区建设专项行动,实现传统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总指数保持全国领先、全省第一。要保护传承丝绸、茶叶、工艺美术、中药等历史经典产业,推进时尚产业发展。发挥电子商务、金融科技等领先优势,强化研发设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支撑。

构建高成长高质量企业体系。优先支持带动力大、成长性强、亩均效益好的企业,坚持做大做强本地企业和引进“大好高”制造业企业相结合,千方百计留住杭州的优质企业,持续加大招大引强力度,培育形成一批能够支撑杭州未来发展的优势产业集群和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壮大成长型中小企业,鼓励和扶持制造业企业争创国家重点扶持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实施科技型初创企业培育工程,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企业梯队体系。

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联通“双引擎”同向发力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既是做大做强数字经济的巨大空间,也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近年来,杭州积极推动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在“机器换人”“工厂物联网”“企业上云”等行动的基础上,推进“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融合示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明显加快。中策橡胶、新安化工等企业引入supET平台有效提高了工艺效率和经济效益,万事利自主研发的IART技术生产丝绸使产品附加值提高二到五成,5G+智能制造已在杭汽轮、兆丰机电等一批制造领军企业率先应用。但从总体上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效还不够显著,杭州打造中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在保持数字产业化优势的同时,要着力弥补产业数字化相对不足的短板。

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融合示范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打造“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以“supET”为核心,加强网络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研发,提升网络安全水平,培育打造一批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产业集群及行业的推广应用,全面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新模式,加快推进“智能+”“5G+”,促进骨干企业分享数字化研发和生产能力,实现协同创新、协同制造、协同发展。

着力推动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目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一些大型龙头企业和示范企业,大多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尚处在起步阶段,数字化人才、技术、资金短缺问题较突出,缺乏数字化改造的内生动力。要深化实施“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企业主动上云、深度用云取得实效;加快研发适应中小企业特点和需求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工业APP,推动中小微企业深度应用,着力打通中小企业生产过程各环节的全数据链,大面积提升中小企业管理水平、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提升制造业数字化轉型服务支撑能力。要培育一批智能制造一体化服务企业、系统集成方案和解决方案供应商,构建以新型工业操作系统和工业APP架构为核心的智能服务生态。建成一批示范性数字化小微企业园,提升园区信息基础设施、智慧管控和服务水平。鼓励支持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高水平建设创客空间、创新工场、制造业“双创”平台,积极构建各类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并实现杭州都市圈开放共享,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数字化转型中的问题。

作者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省信息化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

猜你喜欢
长三角杭州制造业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杭州龙井茶园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杭州旧影
2014年8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