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中小学校预算管理

2019-09-10 20:23张静康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2期
关键词:中小学校预算管理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国内外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作为我国事业单位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学校的运营管理也面临着新的环境。中小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是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基础保障,因此,加强转变财务管理理念,优化财务管理模式,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是当前中小学校的重要管理工作内容之一。预算管理是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方式,中小学校在预算管理各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这需要中小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财务管理需求,采取合理的应对策略,不断加强预算管理,提升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为学校的稳定健康运转提供支持。

关键词:预算管理;中小学校;问题;对策

一、中小学校预算管理的含义

中小学校的预算管理就是在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政策的基础上,根据教育发展与学校教学目标,编制年度收支计划,对学校的经济与业务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管控与评估。

二、中小学校在预算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

中小学校缺乏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阻碍了全面预算管理方案的实施。其一,中小学校的领导对预算管理认识不全面,在实际工作中对全面预算管理重视不足,全面预算管理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管理思想不符,导致全面预算管理无法融入学校的运行管理活动中去。其二,中小学校没有设置健全的组织架构,对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等工作的开展流程规定不明确,导致全面预算管理无法顺利开展。其三,中小学校的文化建设不到位,全面预算管理以财务人员为主,没有使全体工作人员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导致全面预算管理的效率与质量都无法得到较大提升。

(二)预算方案编制不科学

中小学校的全面预算方案编制主要以上一年度的数据为依据,并根据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调整,这是采用零基法编制的全面预算方案。依据这种编制方式编制的全面预算管理方案对上一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不全面,没有深入分析预算超支等情况发生的原因,对《教育法》中的“三个增长”比例认识不正确,导致预算编制存在科学性与合理性不足的问题,对预算管理质量的提升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预算方案执行不到位

当前,中小学校在预算执行方面随意性较大,监管机制不健全,导致预算管理流于形式,预算目标无法落实到位。首先,学校没有设立预算监督机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强,在实际工作中对预算执行重视不足。其次,学校的预算审批管理制度不健全,预算方案的可操作性较低,预算目标也无法执行到位。

(四)预算监督考核不到位

中小学校要想了解预算执行情况,就需要通过年度决算与监督考核来实现。当前,我国教育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财务管理与相关监管制度,中小学校需要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与监管机制,为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但是,当前,中小学校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内部控制机制,对预算执行情况缺乏监督考核,导致预算执行不到位等情况屡见不鲜。同时,由于预算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无法及时发现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旦出现实际情况与预算方案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时,无法及时向管理机构反馈,预算方案也就无法得到及时地调整,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也就无法顺利实现。此外,中小学校没有将预算绩效考核与工作人员的绩效挂钩,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不高,阻碍了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加强中小学校预算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健全预算管理体系

中小学校要想加强预算管理,就必须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为预算管理的统筹协调与全面实施提供保障。首先,中小学校的领导应加强自身管理思想的学习,充分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实施流程等,增强全面预算管理意识。其次,中小学校还应积极利用各种宣传教育手段,加大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宣传,使全体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与自身实际工作的联系,促使工作人员增强全面预算管理意识。最后,中小学校应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学校的资金,因此,预算管理部门需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包含校内预算与部门预算在内的精细化预算管理制度,对经费的使用进行规范指导,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等问题。在精细化预算管理制度的规范指导下,学校可以将预算管理目标逐级细化分解到每个部门,使相关部门展开充分讨论,提出具体问题与意见,促使预算管理方案不断优化完善。在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学校编制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方案,并将预算方案下发到各执行部门,使各部门互相协调配合,积极落实全面预算管理方案。

(二)科学编制预算方案

在编制全面预算管理方案的过程中,中小学校需要首先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与实际情况,确定预算管理目标,在预算管理目标的指导下,编制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方案。在预算方案编制过程中,中小学校需要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搜集更加全面丰富的数据信息,并对数据背后的价值进行深度挖掘,为全面预算管理方案的编制提供支持。同时,中小学校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平台,为数据库与管理模式的优化建立沟通联系的桥梁。在编制全面预算管理方案时,应以财务管理为主要内容,将财务工作与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结合在一起,加强预算编制环节业务与财务的深度融合。在此过程中,学校需要对预算编制流程进行不断优化与规范,促使预算资金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在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上,学校应利用信息化手段分析出预算资金的内在关系,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效率。

(三)加强预算执行力度

在全面预算管理方案编制完成,各部门在了解了自身的预算管理目标后,还需要对预算目标进行逐级分解,细化预算目标,为预算执行部门提供可操作性较强的预算目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部门应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业务,将业务与财务工作融合在一起,使全面预算目标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得到落实。同时,中小学校应当严格审批预算,确定具体的预算收支额度,对资金支出进行严格管控,督促预算管理目标的有效落实。

(四)加强预算监督考核

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需要监督考核机制的保障,中小学校应不断完善预算监督考核机制,不断强化预算管理。首先,学校应该成立以校长为主要领导,包含财务、总务、教研、基建在内的预算管理机构,负责预算实施与监督考核工作,强化预算方案的全面落实。在对部门专项预算进行监督时,需要对项目支出的具体用途、使用时间、支出总额等进行动态跟踪监控,将项目预算支出控制在合理目标范围之内。其次,中小学校需要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对预算执行情况开展阶段性的分析与结果评估,为下一年度的预算编制与激励奖惩提供依据。中小学校的预算监督机制应包含监督、考核、分析等内容,实现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全过程监管,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中小学校应将预算监督考核与激励奖惩机制联系在一起,依据考核结果对工作人员实施激励与惩罚,增强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中小学校应该将预算管理考核结果与学校的经费预算挂钩,制定健全的预算绩效指标体系,对资金使用效益、预算执行情况等进行量化考核,使预算考核结果更加科学。

四、结束语

预算管理是中小学校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学校资源的统筹规划与经费的合理使用,因此,中小学校的预算管理应该体现出全员参与、全过程监督的特性。为了加强预算管理,中小学校的全体工作人员应增强预算管理意识,编制科学合理的预算方案,不断加强预算执行力度,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监督,为学校的稳定运行与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于英辉.中小学加强预算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19):198+200.

[2]杨永武.中学学校预算管理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8(3);142-143.

[3]鲁筱卉.中小學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解析[J].纳税,2018(5):141.

作者简介:

张静康,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江苏淮安。

猜你喜欢
中小学校预算管理问题
试论精细化管理在中小学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