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行业与会展行业协同发展可行性分析

2019-09-10 20:23王宇佳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2期
关键词:协同发展智能制造会展

摘要:智能制造装备是具有感知、决策、执行功能的各类制造装备的统称,是制造业中的高端装备设备。大力培育和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对于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有重要意义。智能制造业与会展业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之间协同发展将会推动经济的发展。如果两者的协同关系加以提高改善,不仅会在行业内获得良好的收益,也必定会带给国家更大的经济利益。鉴于此,本文从沈阳市智能制造业与会展业现状出发,结合两个产业的发展特点,对二者协同的可行性加以分析,以期为沈阳市今后智能制造业和会展业发展决策和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制造;会展;协同发展

一、现状与问题

近几年,作为东北三省的核心城市——沈阳,依托传统老工业基地的积累和新技术的研发,在装备制造领域,特别是智能制造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新松机器人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惊艳世界,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海星仪洲刃,’创造了我国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深潜纪录。目前,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431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30家。然而与北京和广州等城市相比,沈阳的智能制造企业在行业内并未形成应有的影响力,距离“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的发展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行业内部资源整合仍需推进,专业集群效应有待放大;另一方面,原因是品牌推广与宣传力度不够,人们对于东北制造业的认知仍停留在传统阶段。因此,沈阳智能制造行业亟须系统全面的营销与推广,而会展正是提升行业知名度、带动行业发展的有效宣传推广方式。

二、智能制造行业与会展行业协同发展的可行性

“协同发展”是指多个主体为达成某一目标,相互协作以实现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协同发展的过程不受限于工作性质与形式,可以垂直也可以平行。目前,协同发展理论已经被当下社会许多国家和地区接受。沈阳智能制造行业的崛起一方面要靠技术革新,另一方面也要整合多方资源,形成产业集群,扩大社会影响力。会展对行业的带动效应非常明显,会展与智能制造行业的碰撞将会带来1+1>2的效益。结合沈阳智能制造业和会展行业的发展现状,我们可以从理论依据、行业需求、政策保证、资金投入等多个方面来分析二者协同发展的可行性。

(一)协同发展理论依据

Eswaran提出的供给主导论认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生产性服务业贯穿制造业的各个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造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内日渐兴起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大多数学者认为制造业拉动了生产性服务业需求,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了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国内外诸多学者普遍认为,生产型服务业与制造业具有互惠性。会展行业作为智能制造业的下游服务性产业,对于整个产业链的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产品销售,提高行业影响,促进行业内部信息交流,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的可行性在理论上得到了证实。

(二)行业内部需求

智能制造已经逐渐由一个新型的行业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产业,沈阳高新科技企业和智能制造企业数量逐年上涨.与上游的零配件供应商和下游各行业企业形成密切联系的产业链。在第十八届以“智能制造与东北振兴”为主题的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中,专门设置了w1智能制造展馆,共有187家智能制造类企业参加展会,在全部953家参展商中占比19.6%。随着行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扩大,以智能制造为主题的展会日益增多。如,2017中国宁波智能制造博览会,2019中国国际机器人展览会。智能制造行业对会展的需求也将与日俱增。

(三)政策保证

201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7号文件《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一带五基地”的发展目标:“争取再用10年左右时间,东北地区实现全面振兴,走进全国现代化建设前列,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支撑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一带五基地”目标确立后,沈阳市委市政府陸续出台相关政策扶植智能制造行业。2018年6月19日,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揭牌在沈成立,同年11月中国科学院大学机器人学院揭牌开工、中科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投入使用。相关政策的扶持,将在智能制造行业的科研人才的引入、培养、技术的研发方面投入更多资源,搭建集产、学、研为一体的创新基地,为智能制造行业提供人员和技术保证。

(四)经济支持

2019年年初颁布了《打造沈阳会展业千亿产业链工作计划》,明确了会展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并且将投入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和发展沈阳会展行业。会展场馆、场馆周边配套设施都将不断完善。会展行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逐渐被重视,沈阳会展行业也将成为朝阳产业。

三、结论

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整合现有资源,进入全国装备制造业的前列,并且注重科技创新,打造智能制造优势品牌是切实可行的道路。沈阳智能制造行业依托政策、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可以实现与会展行业的协同发展,两个行业相互促进,能够实现1+1>2的效应。

参考文献:

[1]陈建军,陈菁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定位研究——以浙江69个城市和地区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1(6):141~150.

作者简介:

王宇佳,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沈阳。

课题项目:2019年沈阳市科技创新智库决策咨询课题《沈阳智能制造行业与会展行业协同发展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协同发展智能制造会展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
会展名片
会展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