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政保“三箭齐发”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

2019-09-10 07:22倪炜
宁波通讯·综合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宁波实体融资

倪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高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二者需要良性循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上级有要求,宁波有需求,市场有诉求。去年11月,市委、市政府联合发布《关于推动金融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引导宁波金融业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使命,进一步加快改革创新,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发展所需,是企业所愿。宁波金融将牢牢聚焦实体实业,重点优先支持,重点给力服务,推动宁波实体经济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升竞争力,为助力“六争攻坚”、加快打造“名城名都”作出积极贡献。

引导信贷投放保障企业发展融资需求

聚焦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切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壮大。坚持精准服务企业,深化产品与服务创新,积极应对企业融资压力加大、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上升等情况。

强化政策考核引导。第一时间制订《关于推动金融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同步调整小微企业贷款考评等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创新产品服务、减少企业税费,助推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搭建政银企合作对接平台。在去年举办的全市融资对接会上,54家金融机构与800余家企业开展现场对接,其中32家金融机构与283家企业现场签约,累计达成意向融资374亿元。去年11月,全市召开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现场推进会,推动农行、浙商银行、邮储等金融机构与均胜电子、“世贸通”等企业签订银企合作协议,内容覆盖民营企业债权融资、供应链金融服务、小微园区建设金融服务等多个方面。

推动产品服务创新。鼓励金融机构扩大抵质押范围,推广“银政保”合作的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开展转贷方式创新,发展“税务贷”等信用贷款。推动各区县(市)建立企业转贷基金43个,去年累计转贷452亿元,服务企业3352家次。

推动资本市场发展带动企业发展转型

把引导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融资,作为推进企业改造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开展“凤凰行动”宁波计划,推进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的意见,分行业全面排查筛选各阶段优质企业,举办专场培训对接,健全分类别、分层次的上市挂牌企业后备资源库。

引导企业上市挂牌。从上市挂牌的数量看,去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4家,总数达92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76家,位居全国各城市前十。新三板挂牌企业139家。从上市挂牌的效果看,去年,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优先股融资114.5亿元,39家上市公司开展70起并购重组,涉及资金237亿元。全市直接融资额为1767亿元,同比增长15.5%,连续四年突破千亿元。

搭建融资对接平台。举办“中国股权投资论坛”“中国(宁波)私募投资基金峰会”“寻找宁波最具投资价值企业”等大型活动,推动创新型企业对接私募资本加速发展。同时,指导相关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通过小型项目路演、资本相亲会、创业咖啡等方式,为企业提供点对点个性化服务。

建设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截至去年底,宁波股权交易中心已累计挂牌企业1605家,其中44家挂牌企业申请转板更高层次资本市场,12家企业进入IPO上市辅导和申报阶段,并集聚了一大批投融资机构、金融中介机构,帮助80家挂牌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私募股权融资超过10亿元。宁波股交中心已成为成长型中小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创新运用保险工具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全面发挥保险功能,找准支持实体经济结合点,推动以保险创新为引领的金融改革取得新成效,推动保险创新成为全市经济转型的新引擎。

保险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国家保险创新产业园加快建设,全国首个保险科技产业园开园运营,20余家保险科技公司正式落户。保险文化、智库和人才培养平台加快组建,武汉大学宁波国家保险发展研究院正式挂牌,中国保险博物馆年内开馆。海尔金控、赛富亚洲在甬成立国内首支互联网保险产业投资基金,规模20亿元。人保集团、国寿集团、太保集团、紫金保险等保险公司相继在甬设立总部研发和创新中心。

保险产业集聚形成新气象。加强保险法人机构申报、培育和储备工作,目前全市共有报会在审保险公司4家,完成申报材料、准备报会5家,正在对接推进的还有若干家,形成“排队一批、筹备一批、对接一批”滚动梯次发展的良好态势。加大险资引进力度,去年全市累计引进保险资金130亿元,为区域经济和城市建设注入新的源头活水。

“保险+”发展战略取得新作为。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落地以来,累计推出保险创新项目99个,政策性农业险种数量位居全省首位。持续深化“保险+服务+科技”模式,司法援助保险、全域旅游綜合保险、商标专用权保险等一批全国首创项目落地实施,政策性小微企业财产保险等创新项目扩面推广,“全域保险”格局加速形成。

保险增信和风险分担功能增强。推动小贷险业务提质扩面,试点以来已为2.2万家次小微企业及城乡创业者提供贷款超过185亿元。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已累计支持企业出口超过1400亿美元,支付赔款5亿元,对一般出口贸易渗透率达到33.4%。试点推广重大装备首台(套)保险、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专利保险等产品,为制造业企业提供风险保障。

银政保“三箭齐发”全面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今年,全市金融工作将按照中央“六稳”工作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毫不动摇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坚定不移服务实体经济变中谋稳、稳中求进、进中突破,加快打造长三角南翼金融强市,为全市经济金融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作出贡献。

切实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统一,不断优化金融服务、创新资源配置、推进降本减负,支持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做优。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围绕新一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力度,重点发放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贷款,综合运用年审制贷款、循环贷款等无还本续贷方式,为小微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推动上市公司稳健发展基金市场化运作,加快完善企业帮扶“白名单”制度,尽快落地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帮扶方案,督促基金管理人对有意向帮扶又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尽职调查,及时纾解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票质押流动性困难,提振市场信心。加快推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计划试点,完善市、县两级的政策性担保机制,重点支持暂时遇到困难但是有市场、有前景、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对暂时不符合发债条件的企业,积极协调金融机构跟进帮扶,缓解流动性紧张。继续举办融资对接会,鼓励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优化服务、加大信贷投放,确保银行业存贷款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争取存款余额增长6%,贷款余额增长8%。扩大社会融资规模,引导企业运用债券、股权等多样化融资工具开展直接融资。降低融资成本。督促各金融机构严格执行“七不准”“四公开”要求,全面落实“两禁两限”规定,禁止向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金融“最多跑一次”改革,改进工作作风,开展点对点、个性化精准服务,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深入推进保险试验区建设。以保险创新产业园为主阵地,推动“全域保险”“保险全产业链”发展。完善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撑保障力度。争取国家层面针对试验区出台一批有力度、有分量的细化扶持政策,围绕原保监会14条一揽子政策研究落实实施细则,放大宁波保险创新的政策优势和品牌竞争力,使宁波真正成为保险创新高地和资源集聚洼地。制定保险创新考评办法,引导各保险总公司来甬建立产品研发和创新基地,打造全国性的保险创新中心。强化资源聚合,加快保险产业集聚速度。抢抓保险公司筹设,大力发展保险总部经济。丰富现有保险功能平台和生态体系,推进宁波保险科技产业园、中国保险博物馆和国家保险发展研究院建设,打造国内保险文化和保险科技集聚新地标。聚焦服务创新,挖掘重大战略服务深度。聚焦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持续助力“一带一路”、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加快引进保险资金,强化险资对实体经济和重大战略的支撑保障力度。紧抓活动载体,打响试验区品牌知名度。注重发挥高端平台和重大活动的宣传带动效应,举办全国保险创新论坛,会同中保协、中互保基金等共同籌办全国保险科技发展论坛,提升试验区的国际影响力。

扎实开展“凤凰行动”宁波计划。按照“境内上市公司总数稳居全国前十、境外上市同步拓展”的目标,全力推动上市挂牌工作。积极对接上交所,加大对创新型高成长型企业排摸和服务力度,争取科创板企业上市实现新突破。加大上市挂牌力度。进一步优化充实上市挂牌后备资源库,加强跟踪服务,指导拟上市企业IPO申报,协调企业上市、再融资、并购等过程中有关难题,按照上市一批、申报一批、培育一批的思路联动推进企业上市,引导和鼓励成长型、科技型中小企业到新三板和宁波股交中心挂牌。扩大多元化直接融资规模。持续推进企业运用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各类融资工具融资。支持政府融资平台整合资产业务,提升债券发行能力,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项目开展资产证券化等创新型融资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与直接融资后备企业的对接与服务,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快金融平台规范发展。提升发展宁波股交中心,充分运用上交所宁波服务中心、深交所宁波科创企业路演中心等平台服务中小微企业,积极争取新三板宁波培训中心落户,全面发挥其在中小微企业孵化培育、促进投融资对接、建设上市后备企业梯队等方面的作用。按照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积极探索宁波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规范发展路径,研究开发满足宁波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的金融产品,完善业务监管,推动宁波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规范健康发展。搭建资本市场交流平台。继续举办中国股权投资论坛、“寻找最具投资价值企业”系列活动,集聚国内优质投资机构资源,增加我市优质企业与投资机构面对面零距离对接频次。

着力提升金融产业能级。以规划为引领,优化金融产业布局,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做大做强金融产业。出台《推动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金融机构招引力度,加快集聚一批金融总部机构和区域性、功能性金融总部机构,重点推动设立证券法人机构,争取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规范发展金融科技等新兴业态,以保险科技发展为主要抓手,大力引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运用的金融科技公司、金融保险交易中心等,着力发展金融保险IT产业、数字支付服务、金融监管科技等,加快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加强金融人才培育,出台金融人才专项政策,多措并举抢人才、育人才。会同市委组织部举办领导干部金融专题培训班,提升领导干部懂金融、用金融的能力。加快东部新城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和鄞州四明、月湖金汇、梅山海洋三个金融特色小镇建设。推动鄞州四明金融小镇争创省级命名类特色小镇,指导梅山海洋金融小镇争创省级创建类特色小镇,开展金融小镇与市内外产业小镇精准对接,拓宽资本与项目对接渠道。

(作者为宁波市金融办党组书记)

猜你喜欢
宁波实体融资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实体钱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2017实体经济领军者
重振实体经济
5月重要融资事件
4件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