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爵溪:三个支部管好三万人

2019-09-10 07:22谢霞
宁波通讯·综合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党工委务工人员流动

谢霞

2018年11月5日,江西人刘栋兴有了一个新身份——象山县爵溪街道党工委兼职委员。“得到如此信任和重用,我真的很感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刘栋兴告诉记者,“心情太激动了,那一晚,我彻夜难眠。”

刘栋兴是江西省万年县湖云乡驻象山爵溪流动党支部书记。那天过后,他提笔向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写了一封信,感谢爵溪对流动党支部建设的重视和对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工作的关心。郑栅洁书记收到此信后,还专门作出批示。

在爵溪街道,外来流动人口有3万人,是爵溪本地人的3倍。为服务好“新爵溪人”,象山县探索实行“三个支部管好三万人”工作模式,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有效破解了外来流动人口管理服务难题。2017年,爵溪街道还获评省级社会综治先进集体。

一封信道出浓浓爵溪情

“让我担任爵溪街道党工委兼职委员,这是对我最大的肯定,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服务好乡亲的信念和决心。”刘栋兴在信中写道。此次担任街道党工委兼职委员的一共有3人,另两位均是爵溪本土知名企业家。一个流动党支部书记进入街道党工委班子,放眼宁波少有,在象山更是首个。

象山爵溪街道是“中国针织名城”,曾连续三届入选市综合经济实力20强镇、两次荣登“中国乡镇之星”排行榜,全球每10件针织服装,便有1件产自爵溪。“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外来创业者,他们是爵溪崛起的重要力量。”象山爵溪街道党工委书记朱海成说。

自从上世纪80年代爵溪一个老板去江西万年县招了第一批务工人员后,全国各地外来务工人员开始陆续到爵溪打工。最辉煌时,爵溪外来务工人员数量超过5万人,大部分来自江西鄱阳县莲湖乡、江西万年县梓埠镇和湖云乡。

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分散在爵溪街道400余家企业“掘金”,给爵溪发展注入了活力,也带来了管理服务难题。如何破解?“必须顺应基层党建新要求,将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进行有效融合,将刚性管理方式转变为柔性关爱服务。”朱海成介绍道,早在2005年,街道党工委就主动联系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党员较多的流出地党委,相继建立了江西鄱阳莲湖乡、万年梓埠镇、万年湖云乡3个流动党支部,探索推行“三个支部管好三万人”模式,发挥外来流动党员“以外管外、以外治外、以外引外、以外服外”作用,逐步形成资源共享、有事共商、優势互补的工作新局面。

原是万年湖云乡刘下村党支部书记的刘栋兴就这样被“请”到了爵溪,成为湖云乡驻爵溪流动党支部书记。“万事开头难,新成立的党支部除了一块牌子,什么都没有,是爵溪街道的干部给了所有的帮助。没有办公室,他们帮忙联系;没有工作抓手,他们和我一起商量;没有工作经费,他们给我们发补助。”刘栋兴告诉记者,2018年,街道又为支部安排了新的办公室,支部有了专门的活动场所,面积近700平方米。

“我现在坐在新的办公室里,感觉自己就是‘新爵溪人’。这里不仅是谋生的场所、成才的热土,更是梦想的摇篮。”刘栋兴在信中动情地写道。

乡音乡情化解矛盾纠纷

9年前的一个深夜,刘栋兴的老乡因为一点小矛盾吵架,双方共叫来40多人到大街上“解决”问题。刘栋兴获知情况后,直奔现场,抓住当事人一顿批评。“我们说的都是家乡话,乡音唤起了乡情,一场年轻人的大规模打群架事件就这样避免了。”刘栋兴说,11年来,他所在的流动党支部排摸不稳定因素310次,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100%。

“流动党支部在劳资纠纷、矛盾调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爵溪街道涉及流动人口的矛盾纠纷案件、刑事案件实现连年下降。”爵溪街道分管政法、民政工作的党工委副书记谢晓强说。为进一步发挥“以外管外”作用,2018年,爵溪街道党工委相继在瀛海、玉泉、龙溪3个社区党总支中再建立3个功能型的“新爵溪人”党支部,实现外来流动党员管理全覆盖。

为了让“新爵溪人”能安心留下来,街道党工委明确将“新爵溪人”作为“居民说事”重要参与者,由流动党支部负责推行“乡音”说事制度,畅通外来流动人口的利益诉求渠道。2018年6月以来,已开展“乡音”说事会15场次,解决涉及外来流动人员的矛盾纠纷42件。同时,广泛开展初心、善心、匠心“三心”党员争创活动,选树外来流动党员榜样20余名。

街道党工委还大力提升他们的参事议事话语权。除刘栋兴担任街道党工委兼职委员之外,另有3名“新爵溪人”党支部书记被吸收为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目前,“新爵溪人”占兼职委员比例达27%。同时,积极推动新居民自治,将“新爵溪人”纳入社区居民代表推选范围,每个社区均有2名新居民代表共同参与社区事务。近8年来,爵溪街道3个社区共选举产生新居民代表18名,其中外来流动党员12名。

随着流动党支部工作的深入推进,如今,流动党支部的工作重心已不再是治安维稳,而是转向关心服务老乡生活,带动他们积极投身环境卫生整治、文化建设活动。流动党支部推行了外来流动党员联系同户籍老乡制度,定期开展慰问帮困、就业联系等工作。据统计,江西万年梓埠镇在爵溪的8000多个外来务工人员中,通过流动党支部和党员帮助安排就业的就超过了900人。

在流动党支部的带领下,“新爵溪人”群团组织蓬勃发展,“新爵溪人”团工委、妇代会、联合工会、计生协会、志愿者队伍等相继成立,还成功打造了乡音调解室、“霓裳七彩”党员志愿服务队等10个品牌服务项目。

“异乡人”变成“一家人”

在爵溪,有这样一个励志故事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一个外来务工者的孩子,在爵溪上了小学、初中,最后考上了清华大学,目前在读研究生。

在爵溪公立学校就读生中,有90%的学生是外来流动人口子女,他们与本地学生同享免除借读费、学杂费、书费等教育福利。不仅仅是教育,按照“社会事业内外共享”理念,爵溪还建立了公益、文化等共享机制。为鼓励“新爵溪人”参与文化活动,爵溪瀛海社区文化礼堂专门设立外来人口之家,培养文艺骨干100多名。由32名“新爵溪人”参演的《爵溪海达渔鼓》荣获第十四届全国群星表演奖,并受邀参加北京奥运会广场文艺展演、上海世博会广场文艺演出。

按照“企业人才内外并重”理念,爵溪健全完善就业服务、创业扶持等政策,让“新爵溪人”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目前,街道约50%企业的管理层中均有“新爵溪人”,如巨鹰集团的俞能伟、海达公司的冯付刚、恒大公司的夏功党凭着自己的努力从一线工人分别成为副总经理、生产厂长和党支部书记。按照“权益保障内外同等”理念,街道成立“新爵溪人”维权服务站和慈善工作站,进一步健全外来人口的关爱帮扶机制。近3年开展各类慰问帮扶200余次,发送慰问金20余万元。

“街道处处为我们着想,我们也急街道所急。因为在我们心里,我们早已成了‘一家人’。”刘栋兴告诉记者,针织企业是爵溪的支柱产业,为给企业提供稳定的用工队伍,流动党支部书记每年春节返乡后到当地党委报到,都会与当地劳动服务机构一起对空闲劳动力进行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可流出务工人员信息库,并与爵溪街道劳动服务机构联系,为爵溪企业和务工人员提供双向选择信息。

在街道党工委和各流动党支部的关心支持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将爵溪视为“第二故乡”,主动参与交通隐患治理、出租房安全整改等相关工作。2018年初以来,在流动党支部的带动下,爵溪街道完成了1760户出租房的整治,大大减少了安全隐患。在“新爵溪人”综治工作室,外来流动党员充当“老娘舅”主动参与纠纷调处全过程。近两年累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超过200起,受益人数逾千人。同时,建立了一支以外来流动党员为主的志愿者队伍,每天早晚高峰时段劝导电动自行车规范行驶,为文明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我会加倍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服务好自己的乡亲,让他们在爵溪安居乐业、生根发芽。”在信中,刘栋兴这样郑重承诺。

猜你喜欢
党工委务工人员流动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主阅读能力提升的路径
流动的画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流动项目上的党内政治生活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河南省汝州市检察院检察长刘新义
“进城务工人员不想上社保”背后的大问题
宜宾召开离退休干部“两项建设”推进会
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