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教学情景,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2019-09-10 03:52杨朝珍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2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教学效果有效性

杨朝珍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借助于课本知识,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实施课堂教学,着重的部分便是营造与课程内容相一致的教学情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情景,可以创设较好的情景,从而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氛围中获得有效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情境创设;教学效果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同时充分运用这些有效的教学情景,比如创设和运用问题情景、创设和运用视频情景和图片情景,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教学实际,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挖掘教材,创设情景的有效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一、把握学生心理因素,推动趣味情景生成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是为什么学生在课堂上始终没有学习的兴趣呢?我们思考,是老师就学生的身心了解较为肤浅,尽管学生喜爱游乐园、动物园游玩,但老师只是显示图片很难调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更深入的理解学生的身心所想呢?学生究竟感兴趣的是什么?老师怎样发现兴趣教学的融合点呢?第一,老师应当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待课堂学习,尽量用学生的视角看问题。第二,实施班级考察,充分了解学生喜欢什么课程教材,对什么学习方法有兴趣,进而给予情景有效调整改善。

举例:一年级上册《第几》一课中显示有序排队购票的情景,一位老师依照教学内容重新构思了更有趣味的动物故事,小白兔、小松鼠、小袋鼠、小麻雀一同参加森林运动会,但是排队购票时发生了疑问,原因是他们都不愿意站在队尾(黑板上显示小动物的头像),同学们你能帮他们有序排队吗?继而让所有同学自主组合排序、讲解、说明。这种小动物故事的形式不仅反映了教材中给予的有序排队购票知识,还间接的让所有同学参与课程安排当中,自主思考,具有丰富的实际趣味性,获得很好的教学质量。

二、挖掘教材内涵,强化学生情景感知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简单的一幅画通过老师的有效引导便能让学生学习到众多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方法,了解数学课程的有趣之处,实施有效学前辅导,不可不说这是十分难得的。结合情景课程安排中,深入认识和领会情景的内容是每个老师需要掌握的教学任务,也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当然让学生自主发现并思考情景展现的数学知识才是数学教育的关键所在。假如某一情景主题确立以后,学生不能发现问题所在,或不能有效理解数学问题,那么这样的数学情景没有教育价值。

举例如:课程第一册《分类》一课讲述到,实现事物的有效分类规整。假如只是显示排列有序的学习器具,然后要学生充分思考,这对于知识的理解十分不易,仿佛是老师想让学生认识理解但学生怎么也理解不动的感觉,不益于学生自我认识。所以,老师可以先不显示课程图画,反而让学生看看谁的书桌很乱,然后帮他分类整理,这样一来让学生在自然而然的现实整理中理解分类的知识含义,加深了下一步的课程学习,还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让静止的图画变得具体化,结合实践的操作中强化知识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分析教材,引导学生理解情景

部分老师一味的以为教材情景表述明确,符合學生年龄学习,所以片面相信教材安排,没能实现教学过程的合理调节,只是在教授教材,并没有做到用教材作指导教育学生。举例如:《除法的含义》一课中,教材显示小熊分苹果,图画中显示15个苹果分放在3个篮子中,每个篮子中有5个。类似这样的情景显示让学生明确读出信息,丧失了学习知识中的思考步骤,尽管老师已经做出了一定的设计但成效甚微。如根据情景,你发现了什么,认识了什么,存在什么疑问等。仿佛老师做到了教学的基本过程,但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很容易看出,学生只重点关心图画中的文字,观察图画转变成了观察文字,认识已给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转变成了探索已知问题,主观的提高知识学习难度,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思维僵化,情景方法遗失根本功能,重复的固定化教学形式再次呈现。

可以说课程教材中的情景只是一个媒介、一个跳板,往往是知识结论的综合而缺少中间过程,静止的图画主题不能充分的反映知识的深入理解,需要经过额外的加工使其符合全部学生的知识学习。举例如:《十以上数的认识》一课中展示的交通情景便富含众多内容,引导十以上数的方法不直接,和乡村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很多学生误以为人行道是楼梯。根据这种情况,必须结合实际条件出发实施情景再现帮助学生知识学习。又举例如:《乘法的简单理解》一课中,情景游乐园中包含内容众多,但人物总数较少,导致知识问题点的引导性不明,这也导致了乘法计算的无用性。此时要求老师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游乐场情景,关键显示旋转木马环节,一排木马有2个,一共有8排,计算木马个数,由此一来便很好的帮助学生进行乘法知识理解,强化教学成果。

四、加强引导,提高学生情景运用能力

《加法计算》一课中,运动会的情景教学。老师首先询问学生发现什么?学生便仅仅发现情景内容中的图画信息,完全没有涉及本章知识,老师没能做到合理引导和解释,导致课堂中学生思考图画中小朋友的玩具信息等。诸如此类,部分老师理解为既然将学习的主动性交由学生,自己便不便过多干涉,缺少老师的引导性与重点知识讲解,学生无法有效把握具体的知识结构。

新课标教材规定,老师应转变为学生知识学习的引导者、讲解者、协作者。情景教学更侧重于教学任务的全面性、完整性,但课程教学终归是多样的、复杂的,学习的主体者学生存在多样性,这很明显提高的了教学安排的困难性,也间接的显示了老师对于知识引导的关键作用。老师的有效引导是科学的、合理的、符合规定的而不是专制的、固化的。老师的引导表现在有目的性、有意义性和有计划性,并非无据可循,放任不管。举例如:上述《加法计算》运动会情景,允许老师让学生之间互相倾诉学习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然后让学生在全面理解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假如问题可以经由其他同学很快解决便直接课堂处理,假如不能及时得到处理的疑问允许留待下节课堂再行处理。

五、把握时机,拓展情景教学深度

奥苏伯尔过去曾讲述:“学习对象的知识水平是影响其下一步学习的关键因素,我们可以根据这一因素开展相应教学安排。”所以,学生的所学知识层次对情景知识展示具有重大影响。综上所述,《1--5自然数的相关认识》课程教学中允许结合学生所学知识构建丰富情景再现,提供学生充分的学习思考时间。将1--5的自然数书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分别谈谈他们的认识,继而使用课堂上的事物展示。所以此时的情景重点不是开始的引导,而是知识讲解的借用工具。还比如《除法的含义》情景展现小熊分苹果的主题思想,这允许情景帮助开始阶段知识引入,讲解阶段再次使用,让学生自主发现那些地方能够实现除法计算。同时《20以内自然数的加减法》课程情景反映全部章节的知识内容,因此它不单能够作为知识点的引入,还能够作为知识讲解的应用实例,甚至给予下面课程一定基础认识。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景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对情景进行综合性利用,在深层次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把握学生学习实际,选择性地挖掘教材中“情景”的有利条件,同时与课堂教学较好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付海伦;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2年10期;

[2] 陈树逸;“情景”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尝试[J];数学教学研究;2012年09期。

(作者单位: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示范小学)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教学效果有效性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